一种基于双光图像融合矩阵的风口测温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7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13721.3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光图像融合矩阵的风口测温的检测方法,通过云台摄像头采集图像视频流,读取可见光和热红外图像,采用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图像中目标物ROI区域,根据ROI区域特征,进行双线性插值缩放至同一分辨率下,利用AKAZE算法进行特征点检测,求取数字变换矩阵,进行图像信息融合;再利用YOLOV5算法进行测温物体目标识别,再利用图像融合矩阵,将可见光图像识别到的物体轮廓坐标投影到红外图像中,从红外图像中提取被测物体轮廓,再结合红外图像的温度数据,实现对直吹管、风口、枪包相关高温区域的测温。本发明使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了红外普测无法找到高温点的问题,提高现场工人巡检的效率。

    一种利用生石灰与高炉煤粉的混合喷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374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44385.2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石灰与高炉煤粉的混合喷吹系统,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生石灰储料仓内的生石灰通过称重气力输送装置输入煤粉喷吹系统内,再通过气流管道均匀混合器与煤粉相混合后喷入高炉内,气流管道均匀混合器包括沿煤粉流动方向设置的多个变径部,且喷吹入高炉内的混合料中生石灰在煤粉中的配比范围控制为3%~5%。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利用生石灰与高炉煤粉的混合喷吹系统,生石灰粉与煤粉按比例经过气力输送,并借鉴脉动气流对粉末流化原理,利用管道变径形成的脉动气流对生石灰粉与煤粉进行强化均匀混合,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炉腹渣量,减少液相集中,大幅度提高高炉风口区域透气性,降低炼铁成本。

    一种钢铁尘泥转底炉法固体危废物料造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3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64890.6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尘泥转底炉法固体危废物料造球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该钢铁尘泥转底炉法固体危废物料造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皮带头轮与造球盘之间增设平料器,布料器安装必须满足不改变物料原落料点位置这一基本原则。该钢铁尘泥转底炉法固体危废物料造球方法,通过增设平料器,实现均匀布料,稳定造球,同时采用六级扇形层级给水,梯度改变给水量,提高生球的各项质量指标,特别是生球粒级得到较好控制,6.3~16mm比例达到95%以上,生球流量波动也减小到±2t以内,为稳定转底炉焙烧气氛、提升脱锌率提供了保证。

    基于炉料结构及冶金性能的高炉透气性指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7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09221.4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炉料结构及冶金性能的高炉透气性指数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若干样本数的烧结矿化学成分检测值以及对应烧结矿的熔滴性能试验检测数据;S2、构建基于烧结矿化学成分的对应烧结矿熔滴性能指标的预测模型A;S3、获取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RDI+3.15指标数据,构建预测模型B;S4、通过检测装置自动获取实际值,对预测模型A和预测模型B进行迭代和更新;S5、获得球团矿以及块矿的RDI+3.15指标以及对应的熔滴性能数值;S6、获取实时孔隙率;S7、构建基于综合炉料冶金性能、孔隙率以及焦炭粒度特征参数的预测模型C。本发明的高炉透气性指数预测模型,其预测±5‰的命中率达到92%以上,可为高炉实际操作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均衡烧结风量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101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305881.3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衡烧结风量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风箱的历史数据来确定风阻剧变的模糊判断条件;S2、基于风阻剧变的模糊判断条件来实时检测当前的风阻剧变起始位置及风阻剧变终止位置;S3、基于变化的风阻剧变起始位置和风阻剧变终止位置来实时调整风箱的蝶阀开度。通过自动跟踪风阻剧变位置,实时动态调整各风箱蝶阀开度,即实时动态调整各风箱风量,稳定各风箱烧结过程的氧化还原气氛,控制高温区散热速度,减少无效抽风量,实现烧结过程在台车运行方向上的均衡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