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7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49464.0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中圣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省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高寒草地季节冻土融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供电系统、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纳米热棒加热控制系统、实验场地。本发明试样组通过纳米热棒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增温,升温速率快,可快速满足试验需求。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冻土融化温度精确控制,试验开展可行性强。本发明通过太阳能和蓄电池供电,可长期进行试验开展,能源节约且环保。本发明试验的开展结果,通过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土壤水热和土壤微生物可对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响应机理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做出有效总结和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86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76511.X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青海省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 , 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地一体化高寒生态气象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实时监测、实时监控和实时传输功能,以高寒高原区域近地层大气环境要素和地面生态环境要素组成的一体式综合监测系统。构成本发明监测系统的模块有数据观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讯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远程数据监控中心和供电保障模块。本发明供电保障模块包括太阳能或市电供电,根据场地环境利用太阳能电池、蓄电池以及市电管理电路进行供电保障。本发明实现了高寒地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气象环境实时性、动态性、连续性、多元性、全方位性、可监控性和智能预警预报的远程监测。本发明提升了高寒环境下的监测质量和监测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222353031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1260365.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青海省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 ,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IPC: G01B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牧草定株观测的装置,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展示机构,所述柱体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定位锥,所述展示机构包括固定帽和展示牌,所述固定帽的内壁与柱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柱体包括基层柱,所述展示牌包括基层牌,所述基层牌的前后两侧均热熔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远离基层牌的一侧热熔连接有第二耐蚀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耐气候层、第二耐气候层、第二耐蚀层、防护层、基层牌和第一定位锥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定位锥插入地面,来提高其主体的支撑稳定性,同时通过多个防护材料的复合叠加,来提高该设备主体的耐气候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61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88979.3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理分区的土壤干旱遥感监测方法,包括:首先对待测区域进行分区,再基于现有数据得到各分区的各干旱等级土壤水分阈值表,最后基于实时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分区的土壤水分,结合各分区的各干旱等级土壤水分阈值表,确定各分区的实时干旱等级。本发明通过对待测区域进行分区,避免了地域差异性的影响,可以精确的得到待测区域各分区的干旱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28003.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15 , G06F18/2411 , G06F18/2431 , G06F18/25 , G16C2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融合异常值检测与LightGBM的CO2通量数据插值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二氧化碳通量数据与气象因子数据;对二氧化碳通量数据进行数据分割与修正,得到半小时二氧化碳通量数据与摩擦风速值;采用基于异常检测的单类支持向量机对半小时二氧化碳通量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得到剔除异常值的半小时二氧化碳通量数据并通过摩擦风速阈值进行不可信值剔除,得到剔除不可信值的半小时二氧化碳通量数据;将剔除不可信值的半小时二氧化碳通量数据与气象因子数据输入LightGBM间隙填充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LightGBM间隙填充模型与插补的二氧化碳通量数据;该方法提高了二氧化碳通量数据计算或插值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32398.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自然降水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自然降水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至少三组试验小区、至少一个减雨装置、至少一个降水收集装置和至少一个增雨装置,所述试验小区的外侧均设有隔水装置,所述隔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试验小区外侧的缓冲区和设置在所述试验小区外围的镀锌铁皮,所述降雨收集装置与所述减雨装置和所述增雨装置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模拟自然降水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装置及方法具有具有更全面的生态系统响应分析、揭示降水变化的复杂影响、提供更精确的预测和评估以及揭示降水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788979.3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35 , G06T7/11 , G06V10/77 , G06F16/21 , G06V20/10 , G06F18/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理分区的土壤干旱遥感监测方法,包括:首先对待测区域进行分区,再基于现有数据得到各分区的各干旱等级土壤水分阈值表,最后基于实时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分区的土壤水分,结合各分区的各干旱等级土壤水分阈值表,确定各分区的实时干旱等级。本发明通过对待测区域进行分区,避免了地域差异性的影响,可以精确的得到待测区域各分区的干旱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08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89970.7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被恢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寒湖滨盐碱湿地秃斑修复方法。其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秃斑治理区边界地表起垅,2、秃斑治理区内添加5-10厘米客土,3、秃斑治理区内补播牧草,4、秃斑治理区内覆膜保温。本发明解决了高寒湖滨地区草场秃斑高盐碱性阻碍补播牧草种子发芽、牧草生长初期高寒低温的问题,使秃斑修复区温度提高1-3℃;出苗数量达7千株/m2以上,与在农田土壤种植牧草出苗率近似,覆盖度提高3~5倍,达到50%;盐碱度降低20%,水分保存率提高10%;地上生物量提高10陪,当年牧草产量达38.5kg/亩,最终达到高寒湖滨湿地秃斑修复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95018.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陆气通量交换数据的高寒区实际蒸散发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研究区域的涡度通量系统观测数据和插补的气象因子数据;S2、对步骤S1中获取的涡度通量系统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蒸散发通量数据;S3、将步骤S1中插补的气象因子数据与步骤S2中得到的蒸散发通量数据输入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中,采用网格搜索交叉验证法对其进行训练,得到性能最优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S4、获取缺失的气象因子数据并输入步骤S3中性能最优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进行数据插补,得到插值后的实际蒸散发通量数据;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插值方法中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缺失问题,提高了对研究区域蒸散发计算过程的准确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1520.8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农田与草地干旱预警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的预报日期前一天土壤储水量、分时段分类型作物系数、降水量以及计算得到的潜在蒸散量,确定预报当日土壤储水量;基于所述预报当日土壤储水量,计算相对土壤含水量;基于所述相对土壤含水量确定干旱等级;所述干旱等级具体包括:特旱、重旱、中旱、轻旱以及无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可以对监测点的干旱等级进行预警,可以用于多部门参与协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体系,通过预警监测点的干旱等级减轻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