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658488.2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缩短充水时间的船闸动水关阀工艺调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闸室内水位与下游水位齐平、下游人字门关闭、泄水阀门关闭;步骤二、开启充水阀门进行充水,直至充水阀门处于全开状态;步骤三、当剩余水头值达到△H时,开始关闭充水阀门,当充水阀门关至开度n时,停止关阀动作,继续充水直至闸室水位与船闸上游水位齐平,人字门开启至开终,计算等待齐平时间△t值和惯性超高值△h;步骤四、根据△t及△h值,对剩余水头值△H或充水阀门的关阀开度值n进行调整;步骤五、采用调整的△H及n值,重复步骤一~三进行调试,同步计算△t和惯性超高值△h。确定既能保证人字门运行及闸室船舶停泊安全,又能缩短充水时间的阀门提前动水关阀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8488.2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缩短充水时间的船闸动水关阀工艺调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闸室内水位与下游水位齐平、下游人字门关闭、泄水阀门关闭;步骤二、开启充水阀门进行充水,直至充水阀门处于全开状态;步骤三、当剩余水头值达到△H时,开始关闭充水阀门,当充水阀门关至开度n时,停止关阀动作,继续充水直至闸室水位与船闸上游水位齐平,人字门开启至开终,计算等待齐平时间△t值和惯性超高值△h;步骤四、根据△t及△h值,对剩余水头值△H或充水阀门的关阀开度值n进行调整;步骤五、采用调整的△H及n值,重复步骤一~三进行调试,同步计算△t和惯性超高值△h。确定既能保证人字门运行及闸室船舶停泊安全,又能缩短充水时间的阀门提前动水关阀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4691.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流结构,涉及水力发电领域,包括多个依次并排设置的导流板,各导流板的上下两端均用于分别安装于隧洞的顶部和底部,各导流板的起始断面均位于平面转弯段的内部,各导流板的末端断面均位于平面转弯段下游的直线段的内部,至少一个导流板的安装角度偏向平面转弯段的内侧,用于将隧洞内部靠近平面转弯段外侧的水流导向至隧洞的中心及内侧。该导流结构解决了平面转弯段下游进/出水口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适用性强,节约了电站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61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824517.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闸底纵向贯通式出水的船闸双层输水系统,包括船闸闸室、第一分流口、中支廊道、第二分流口、位于船闸闸室两侧的输水主廊道、分别设于输水主廊道上游和下游的充水阀门和泄水阀门,输水主廊道通过T型管与第一分流口的进口连通,第一分流口的出口通过中支廊道与第二分流口连通,第二分流口通过竖井与位于上层的第三分流口连通,第三分流口与出水支廊道连通,出水支廊道与出水孔连通,出水孔上部设有消能盖板,第一分流口、中支廊道及第二分流口的高程与泄水阀门高程保持一致,第三分流口、出水支廊道、出水孔、消能盖板位于闸室底板层。本发明可改善分流口压力特性以避免空化空蚀,还可最大幅度的分散出流,提高船闸输水安全性及输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83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50828.9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大量程量水堰式雾化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无线发射器、集雨漏斗、用于对集雨漏斗进行支撑和稳定的漏斗支撑件、设于集雨漏斗下部的集水腔、设于集水腔下部且与集水腔连通的集沙槽,所述集水腔为腔体结构,腔体的其中一个侧壁设计为消浪栅,消浪栅、量水堰板通过量水堰槽连接,集水腔收集雨水通过量水堰槽流动,自量水堰板的缺口下泄,压力传感器设于量水堰槽侧墙底部,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量水堰水深,压力传感器与无线发射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器用于将压力传感器测量的量水堰水深传至室内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雨量观测设备间断测量、观测雨量小、观测时间有限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98342.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王才欢 , 侯冬梅 , 黄明海 , 黄国兵 , 段文刚 , 杨伟 , 黄卫 , 尹正杰 , 李利 , 郭辉 , 杜兰 , 杨金波 , 胡晗 , 刘熙 , 毕胜 , 向勇 , 林新志 , 耿俊 , 薛阿强 , 殷大聪
IPC: E02B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叠梁门装置,包括拦污栅墩、拦污栅门槽、备用拦污栅门槽、拦污栅,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前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拦污栅门槽,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后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备用拦污栅门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线型平板叠梁门,所述折线型平板叠梁门置于所述拦污栅门槽内,所述拦污栅置于所述备用拦污栅门槽内。本发明与传统平板叠梁门相比,在叠梁门挡水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效果不变),可以减小电站进水口段的总水头损失,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921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090129.5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邬爱清 , 余美万 , 张奇华 , 肖国强 , 周黎明 , 陈昊 , 李玉婕 , 罗荣 , 王法刚 , 罗洁 , 付代光 , 张扬 , 边智华 , 崔建华 , 杨伟 , 钟敬全 , 陈锦 , 杨君 , 易天佐 , 陈彤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桥岩体与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式锚碇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复合式锚碇在悬索桥单侧或双侧,在山体边坡侧开挖前锚室,通过小截面施工洞,进入山体内,开挖后锚室,预留两锚室之间的岩体代替钢筋混凝土锚塞体;在前、后锚面梅花形布置孔位,从前锚面钻锚索孔至后锚室;在后锚室浇筑钢筋混凝土锚板,预留锚孔;从前锚室通过锚索孔将锚索穿过预留岩体、钢筋混凝土锚板至后锚室,然后锚固;主缆通过散索鞍与锚索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岩体自身抗力,避免大体积土石方开挖,减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桥位区生态环境影响小,其造价较隧道式锚碇大幅降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75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4360.3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船闸自动防淤廊道系统,包括输水廊道、分支廊道以及设置在分支廊道上的进出水孔,其特征在于在船闸闸室内外泥沙淤积部位的闸室底板上设置填沙漏斗,填沙漏斗底部与输水分支廊道之间设有连通的排淤廊道,所述填沙漏斗上方设有拦污栅,运行期间利用船闸自身充、泄水实现防淤,措施结构简单、原理清晰,可减少工程维护工作、节省工程运行成本,措施运行时不影响正常航运,建设时同时实施基本不增加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28046.8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系统,包括位于进水口两侧的闸墩,闸墩的侧壁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三个门槽,分别是第一门槽、第二门槽、第三门槽,两侧闸墩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进水口分隔为上层进水口、下层进水口,上层进水口向下游错位,在上层进水口的第二门槽、第三门槽分别安置前道集漂网栅、后道集漂网栅,下层进水口向上游错位,在下层进水口的第一门槽下部安置集沉网箱或网栅,闸墩上安装有坝顶门机。本发明依据漂浮物特性、聚集下沉特点和工程运行清理需要,充分发挥水力作用,在过程中分层利用水流收集、清理漂浮物、下潜物,提升工程运行安全,设施运行、维护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6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24517.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闸底纵向贯通式出水的船闸双层输水系统,包括船闸闸室、第一分流口、中支廊道、第二分流口、位于船闸闸室两侧的输水主廊道、分别设于输水主廊道上游和下游的充水阀门和泄水阀门,输水主廊道通过T型管与第一分流口的进口连通,第一分流口的出口通过中支廊道与第二分流口连通,第二分流口通过竖井与位于上层的第三分流口连通,第三分流口与出水支廊道连通,出水支廊道与出水孔连通,出水孔上部设有消能盖板,第一分流口、中支廊道及第二分流口的高程与泄水阀门高程保持一致,第三分流口、出水支廊道、出水孔、消能盖板位于闸室底板高程面。本发明可改善分流口压力特性以避免空化空蚀,还可最大幅度的分散出流,提高船闸输水安全性及输水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