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软岩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1284110.7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约束锚固采用“上台阶小管径约束锚固+中台阶大管径约束锚固杆”的布置形式,其中上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42‑50mm、长6‑7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手持风钻斜向下5°‑10°进行钻孔;中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76‑108mm、长6‑9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履带式潜孔钻机斜向下10°‑20°进行钻孔。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手持式风钻钻孔和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的各自优势,不仅大大加快了约束锚固杆施工进度,而且避免了约束锚固杆斜向上打设时易漏浆、难止浆、注浆效果差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约束锚固杆的支护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软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一种提高软岩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4110.7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约束锚固采用“上台阶小管径约束锚固+中台阶大管径约束锚固杆”的布置形式,其中上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42‑50mm、长6‑7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手持风钻斜向下5°‑10°进行钻孔;中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76‑108mm、长6‑9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履带式潜孔钻机斜向下10°‑20°进行钻孔。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手持式风钻钻孔和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的各自优势,不仅大大加快了约束锚固杆施工进度,而且避免了约束锚固杆斜向上打设时易漏浆、难止浆、注浆效果差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约束锚固杆的支护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软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一种隧道约束锚固索及提高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4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38722.2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约束锚固索及提高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隧道约束锚固索包括锚固在围岩中的钢绞线、安装在围岩表面的第一锚垫板和第一锚具、安装在相邻两榀钢架之间的纵向连接件、安装在纵向连接件上的第二锚垫板和第二锚具;所述的纵向连接件设置在初期支护相邻两榀钢架之间,纵向连接件中部设置有方便钢绞线穿过的第三预留孔;钢绞线一端锚固于围岩深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并分别由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对施加预紧力的钢绞线进行锁定。本发明隧道约束锚固索同时实现对围岩的主动加固和钢架的约束固定,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的特点,并避免了对后续施工过程的干扰。

    一种隧道约束锚固索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0707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724407.9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约束锚固索,包括锚固在围岩中的钢绞线、安装在围岩表面的第一锚垫板和第一锚具、安装在相邻两榀钢架之间的纵向连接件、安装在纵向连接件上的第二锚垫板和第二锚具;所述的纵向连接件设置在初期支护相邻两榀钢架之间,纵向连接件中部设置有方便钢绞线穿过的第三预留孔;钢绞线一端锚固于围岩深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并分别由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对施加预紧力的钢绞线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隧道约束锚固索同时实现对围岩的主动加固和钢架的约束固定,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的特点,并避免了对后续施工过程的干扰。

    一种用于软岩隧道高强快硬喷射混凝土的养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980812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2651266.6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岩隧道高强快硬喷射混凝土的养护装置,包括周边密封充气垫圈、密封防水布和支撑钢板,支撑钢板到喷射混凝土之间依次设置有密封防水布和充气垫圈,密封防水布与支撑钢板相对固定在一起;充气垫圈和密封防水布与喷射混凝土之间形成密闭养护空间,用于蒸汽养护;充气垫圈上设置有充气口和自动泄压放气阀用以实现充气和泄气;充气口通过接头连通隧道内风压管路;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同时对喷射混凝土进行加温加湿,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同时避免喷射混凝土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缩裂纹,使喷射混凝土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强度,以满足软散围岩隧道对喷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