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5857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180019833.7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43/10 , B60K2015/053 , B60L11/1818 , B60Y2400/61 , B62D25/087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 Y02T90/16
Abstract: 提供提高车体后部的刚度、能不施加大的负荷地布设充电电缆、防止由于外在原因引起的充电用部件的劣化、且能容易安装充电用部件的车体后部的充电用部件安装结构。车体后部的充电用部件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备用轮胎室(3)内配置电池充电用的充电器(10),在备用轮胎室(3)的车辆后方配置充电连接器(11),充电连接器(11)利用充电电缆(12)与充电器(10)连接,且构成为能对充电器(10)提供电力,在备用轮胎室(3)的周壁部(3a)穿设有插通孔(3b),设有接合于后地板面板(2)而形成封闭截面的盖构件(4),盖构件(4)以使由封闭截面形成的空间和插通孔(3b)连通的方式从备用轮胎室(3)的周壁部(3a)朝向充电连接器(11)延伸设置,充电电缆(12)以插通插通孔(3b)和由封闭截面形成的空间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76026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08133.8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用真空成型或者压空成型得到适合吸收冲击的树脂厚度分布的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一种冲击吸收件,其配设在汽车的车身构件和汽车表面侧的内外饰件之间,在该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改变层叠间距对成型模具进行积层造型,将成形上述突起部的凹模部的内侧面形成为阶梯状,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的阶高越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该成型模具在成形上述基底部的平坦部上设有凹陷状的上述凹模部,接着,向上述成型模具上导入被加热软化的树脂片材,通过真空成型或者压空成型,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形成为大致阶梯状,且树脂的厚度形成为越靠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760265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008133.8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用真空成型或者压空成型得到适合吸收冲击的树脂厚度分布的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一种冲击吸收件,其配设在汽车的车身构件和汽车表面侧的内外饰件之间,在该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改变层叠间距对成型模具进行积层造型,将成形上述突起部的凹模部的内侧面形成为阶梯状,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的阶高越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该成型模具在成形上述基底部的平坦部上设有凹陷状的上述凹模部,接着,向上述成型模具上导入被加热软化的树脂片材,通过真空成型或者压空成型,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形成为大致阶梯状,且树脂的厚度形成为越靠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85857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9833.7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43/10 , B60K2015/053 , B60L11/1818 , B60Y2400/61 , B62D25/087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车体后部的刚度、能不施加大的负荷地布设充电电缆、防止由于外在原因引起的充电用部件的劣化、且能容易安装充电用部件的车体后部的充电用部件安装结构。车体后部的充电用部件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备用轮胎室(3)内配置电池充电用的充电器(10),在备用轮胎室(3)的车辆后方配置充电连接器(11),充电连接器(11)利用充电电缆(12)与充电器(10)连接,且构成为能对充电器(10)提供电力,在备用轮胎室(3)的周壁部(3a)穿设有插通孔(3b),设有接合于后地板面板(2)而形成封闭截面的盖构件(4),盖构件(4)以使由封闭截面形成的空间和插通孔(3b)连通的方式从备用轮胎室(3)的周壁部(3a)朝向充电连接器(11)延伸设置,充电电缆(12)以插通插通孔(3b)和由封闭截面形成的空间的方式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