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80332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512285.8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包括壳管、左管箱、右管箱、热回收管束及冷凝管束,壳管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出口,左管箱内设置有二隔板;第一隔板将左腔室分隔成上下的二腔室;弯折的第二隔板将一腔室分隔成第三、第四腔室;右管箱内设置有三隔板并将右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腔室;第一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五腔室;第三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三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四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一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七腔室;第二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八腔室。制冷剂换热时间增加,换热效率提高。

    油分离器和制冷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706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6727.X

    申请日:2013-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和制冷系统,所述油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分离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将所述分离腔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设在所述分离腔内;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所述分离腔内且位于所述导流装置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分离器具有分油率高、压力损失小、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利于制冷系统回油等优点。

    热泵系统
    3.
    发明公开
    热泵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94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1965.2

    申请日:2024-06-17

    Inventor: 崔战奎 向红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换热组件、润滑组件、泄压组件和驱动组件,换热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冷媒循环回路;润滑组件包括与压缩机相连的润滑循环回路;泄压组件包括分别与冷媒循环回路和润滑循环回路相连的泄压流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泄压流道内的流体从润滑循环回路流向冷媒循环回路。本申请中的热泵系统,可提高热泵系统中润滑循环回路的泄压效率,提高热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能源供应系统
    4.
    发明公开
    能源供应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877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55956.4

    申请日:2023-09-07

    Inventor: 赵倩一 向红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供应系统,所述能源供应系统包括热源总管、冷源总管、热源端设备、冷源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其中,热源总管和冷源总管呈环状设备,热源端设备、冷源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都分别与热源总管和冷源总管连接,并且,热源端设备能够将冷源总管中的热转换媒介进行加热后提供给热源总管,冷源端设备能够将热源总管中的热转换媒介进行制冷后提供给冷源总管,用户端设备则能够对热源总管中的热量进行应用,以及对冷源总管中的冷量进行应用。由此,本发明中的能源供应系统能够同时向用户供热供冷,并且无需增加管网,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稳定。

    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8033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12285.8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包括壳管、左管箱、右管箱、热回收管束及冷凝管束,壳管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出口,左管箱内设置有二隔板;第一隔板将左腔室分隔成上下的二腔室;弯折的第二隔板将一腔室分隔成第三、第四腔室;右管箱内设置有三隔板并将右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腔室;第一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五腔室;第三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三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四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一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七腔室;第二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八腔室。制冷剂换热时间增加,换热效率提高。

    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202973674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658909.2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包括壳管、左、右管箱、热回收管束及冷凝管束,壳管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出口;左管箱内设置有三隔板,第一、第二隔板将左腔室分隔成上中下的三腔室,第三隔板将中间腔室分隔成二腔室;右管箱内设置有三隔板,二隔板将右腔室分隔成上中下的三腔室,第三隔板连接于其中一隔板上,并将上部腔室分隔成二腔室;热回收管束分成四组热回收管束;所述冷凝管束分隔成二组冷凝管束;通过热回收管束、冷凝管束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左腔室的各腔室及右腔室的各腔室相连通,实现四流程的液体循环的热回收方式。在制冷剂流动的过程中,制冷剂与热回收管束内的生活用水与冷凝管束内的冷却液体的换热时间增加,换热效率提高。

    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203024513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63027.5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包括壳管、左管箱、右管箱、热回收管束及冷凝管束,壳管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出口,左管箱内设置有二隔板;第一隔板将左腔室分隔成上下的二腔室;弯折的第二隔板将一腔室分隔成第三、第四腔室;右管箱内设置有三隔板并将右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腔室;第一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五腔室;第三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三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四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一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七腔室;第二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八腔室。制冷剂换热时间增加,换热效率提高。

    用于空调器的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5227709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061722.4

    申请日:2015-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用于空调器的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调距管段,第一管段具有第一端,第二管段具有第二端,调距管段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伸入至第一端内或第一端伸入至第三端内,第四端伸入至第二端内或第二端伸入至第四端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器的管路组件,通过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设置调距管段以用于调节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在空调器装配之前对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提前配管,并可以防止由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尺寸不合适而重新配管,提高了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通用性,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装配效率。

    油分离器和制冷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34005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87739.8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和制冷系统,所述油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分离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将所述分离腔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设在所述分离腔内;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所述分离腔内且位于所述导流装置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具有分油率高、压力损失小、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利于制冷系统回油等优点。

    热泵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73560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1383618.6

    申请日:2024-06-17

    Inventor: 崔战奎 向红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换热组件、润滑组件、泄压组件和驱动组件,换热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冷媒循环回路;润滑组件包括与压缩机相连的润滑循环回路;泄压组件包括分别与冷媒循环回路和润滑循环回路相连的泄压流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泄压流道内的流体从润滑循环回路流向冷媒循环回路。本申请中的热泵系统,可提高热泵系统中润滑循环回路的泄压效率,提高热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