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2721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267142.4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惯容器及输电塔圆管构件抑振结构,其中可调式惯容器包括支架,该支架上安装有飞轮,该飞轮传动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将所述振动构件的振动转化为飞轮的旋转运动,转动驱动机构与飞轮之间设置有增速传动机构,该增速传动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该增速传动机构允许通过改变其结构来调节惯容器的惯性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增速传动机构来增大惯容器惯性力输出,并允许通过调节增速传动机构来改变惯容器的惯性力,本发明结构简洁,经济成本低,适应实际工程环境,能够有效对输电铁塔圆管构件的微风振动进行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491924.6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串列双圆柱尾流驰振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具体步骤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横向振动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得到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几何模型并对该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几何模型,设立工况,分析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的频谱规律;根据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横向振动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建立含有未知参数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基于能量等效的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拟合出自激力中气动阻尼力参数和涡激力参数,求解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数学模型。建立串列双圆柱尾流驰振模型,利于现有工程建设,提高工程建造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99011.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nventor: 罗文文 , 应中凌 , 王丽萍 , 罗钧 , 蔡欣宇 , 王康 , 张伟 , 雷成 , 沈洁 , 彭双庆 , 朱伶俐 , 黄庆铃 , 张宛静 , 李港 , 聂登攀 , 武文杰 , 邹静颐 , 黄任宁 , 宋丽炜 , 肖文慧 , 李海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削弱式连接盖板屈曲约束系统,包括相邻端面进行拼接的第一H形非屈服钢梁和第二H形非屈服钢梁,第一H形非屈服钢梁和第二H形非屈服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拼接处分别放置有下垫板,下垫板相对于腹板对称,下垫板的前后两侧靠近下垫板分别设置有梁左垫板和梁右垫板,下垫板的外侧放置有狗骨式翼缘连接盖板,狗骨式翼缘连接盖板的中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开有对称的弧形缺口,弧形缺口处放置有弧形垫板,狗骨式翼缘连接盖板的外侧设置有上垫板,上垫板、弧形垫板和下垫板固定在一起,狗骨式翼缘连接盖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梁左垫板和梁右垫板固定在H形非屈服钢梁上。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结构中部分构件的震后可更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0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73340.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nventor: 罗文文 , 沈洁 , 赵帅 , 王丽萍 , 罗钧 , 宋丽炜 , 黄任宁 , 张伟 , 张宛静 , 雷成 , 黄庆铃 , 朱伶俐 , 李港 , 应中凌 , 彭双庆 , 聂登攀 , 李海东 , 肖文慧 , 邹静颐 , 武文杰 , 蔡欣宇 , 王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网工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管竖向加载试验系统;加载组件包括加载压杆连接头、上部加载压杆、定滑轮固定装置、滑块、下部加载压杆、夹具连接头、夹具、钢索、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一定位钩、第二定位钩和滑块限位装置,第一定位钩与滑块固定连接,钢索的顶端与第一定位钩固定连接,钢索的底端与第二定位钩固定连接,弹性地基在试验前可以通过蝶形弹簧的组合实现模拟不同高度不同刚度土层,通过下部加载压杆带动第二定位钩向下移动,钢索带动第一定位钩水平移动,滑块水平移动,加载组件会整体伸长,实现了能够满足单点加载、多点加载和均布加载多种加载方式时不同作用位置不同位移变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123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7218.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重庆致锐远交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参考点迭代摄影测量的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属于测量计算领域。提出工程结构分段摄影测量的策略,基于推导的局部结构相对位移傅式谱与结构整体特征量之间的关系,提出根据局部工程结构的相对位移提取结构整体模态固有频率和振型的方法。使用动态摄影测量法来获得每个局部结构的相对位移响应,能够避免大量的传感器安装和布线工作;其次,根据推导的局部结构相对位移傅式谱与结构整体特征量之间的关系,提出根据局部工程结构的相对位移提取结构整体模态的方法。提出方法采用局部结构的相对位移提取工程结构的整体模态固有频率和振型,实现了工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提出方法更为便捷和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91786.9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1B11/02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动态摄影测量和改进子结构方法的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将剪切型框架结构视为等效弹簧阻尼质量模型并划分为多个子结构;其次获取位移、荷载参数,构建各子结构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表达式;再基于各子结构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利用ARMAX模型进行建模,求解表达式中相关系数;最后选取相关系数,构造损伤指标。采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采用动态摄影测量法来获得每个子结构的相对位移响应,能够避免大量的传感器安装和布线工作;其次,基于动态摄影测量的相对位移测试精度更高,并能消除相机振动的不利影响。采用相对位移作为损伤诊断的数据来源,构建了基于子结构的损伤诊断方法,能够提升损伤定位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9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7050.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质条件划分斜坡单元的方法,包括根据调查产状点、岩层界线点进行空间插值获取岩层趋势面;利用岩层趋势面进行表面分析,得到岩层倾向面;利用数字高程数据进行表面分析,得到坡向面;利用岩层倾向面和坡向面进行耦合叠加,得到斜坡结构类型分布图;利用斜坡结构类型数据从斜坡结构类型分布图中获取斜坡结构类型边界线;基于斜坡结构类型边界线获取斜坡单元矢量面,解决了斜坡单元无法揭示滑坡的地质环境边界特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71482.6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nventor: 罗文文 , 聂登攀 , 李港 , 王丽萍 , 罗钧 , 彭双庆 , 沈洁 , 朱伶俐 , 张宛静 , 应中凌 , 黄庆铃 , 王康 , 武文杰 , 李海东 , 蔡欣宇 , 肖文慧 , 宋丽炜 , 邹静颐 , 黄任宁 , 陈刚 , 秦宇坤 , 赵帅 , 郑振欣 , 雷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滑移地锚连接系统,保证反力地锚件的力学性能的同时,保证其不产生滑移。包括预埋螺杆、外部螺杆、护筒,以及周向定位在护筒中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具有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分别具有内螺纹,所述下连接部与预埋螺杆的上端螺纹配合,上连接部与外部螺杆的下端螺纹配合;护筒顶面与连接套筒顶面具有高度差形成凹槽;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多个凸起,各凸起分别嵌入一个凹槽内定位,用于抗滑移,所述连接件通过多个定位孔与对应的外部螺杆间隙配合定位,各外部螺杆分别通过螺母锁紧,所述凸起上设有让位孔用于对外部螺杆让位,多个定位孔之间的连接件上固定有安装座,用于固定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1924.6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串列双圆柱尾流驰振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具体步骤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横向振动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得到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几何模型并对该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几何模型,设立工况,分析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的频谱规律;根据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横向振动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建立含有未知参数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基于能量等效的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拟合出自激力中气动阻尼力参数和涡激力参数,求解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数学模型。建立串列双圆柱尾流驰振模型,利于现有工程建设,提高工程建造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7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65615.7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圆管构件微风振动的减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现场调查并确定输电塔上需要进行减振的圆管构件,然后在所述输电塔上为每根所述圆管构件选定至少一个靠近所述圆管构件的铁塔固定部,接着在圆管构件与铁塔固定部之间安装可调式惯容器,以抑制所述圆管构件的振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的惯容器结构简单,经济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通过调整其结构来调节其惯性力特性,以满足输电塔圆管构件的减振需求,模拟实验和工程实践证明其能够取得理想减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