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820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63506.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暗挖施工上覆土层横向沉降预测方法,属于地铁隧道技术领域。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地铁隧道暗挖施工中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Peck理论公式的修正和神经网络的训练,实现山地城市地铁隧道暗挖施工上覆土层的横向沉降预测,为地铁暗挖施工沉降影响范围划定和支撑结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69441.2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降雨阈值的区域滑坡危险性预警方法,属于灾害预警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基于信息量和负样本选择的信息量‑随机森林IV‑RF和信息量‑BP神经网络IV‑BPNN滑坡易发性预测耦合模型;S2:建立基于多函数拟合的连续概率降雨阈值模型;S3:基于易发性与连续概率降雨阈值的区域滑坡危险性预警。本发明将IV分别与RF和BPNN模型进行耦合,得到两种耦合模型,并在两种模型中进行优选,以获取更高精度的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值。将滑坡易发性值与连续概率值耦合得到连续概率滑坡危险性值,体现降雨的空间分布特点、实现更加准确的滑坡危险性预警分级。
-
公开(公告)号:CN107433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910865.5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新疆交建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套丝‑套筒一体机及其加工系统,属于钢筋机械连接领域。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横向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中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钢筋套筒,所述第一轨道上滑动配合有两个钢筋转动装置,两个所述钢筋转动装置位于固定座的两侧,两个所述钢筋转动装置上连接有与钢筋套筒共轴心线的钢筋,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壳,所述升降壳上竖向设有两条第二轨道,两条所述第二轨道上滑动配合有与钢筋转动装置对应的套丝装置,所述套丝装置位于固定座与钢筋转动装置之间,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电连接的控制装置、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钢筋转动装置、两个套丝装置动力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21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286082.0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nventor: 罗文文 , 袁康 , 刘奕彤 , 雷成 , 彭双庆 , 应中凌 , 聂登攀 , 沈洁 , 朱伶俐 , 李港 , 张宛静 , 黄庆铃 , 赵帅 , 郑振欣 , 秦宇坤 , 陈刚 , 王丽萍 , 蒋利成 ,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受压屈服或屈曲变形控制的耗能装置及工作方法,属于建筑工程结构抗震领域。该耗能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活塞、连接于活塞一侧并伸出壳体外的推拉杆、连接于活塞另一侧的复位机构,以及连接于活塞两侧的作为耗能元件的薄钢片;活塞一侧的薄钢片端部与壳体相抵,活塞另一侧的薄钢片端部与固连于壳体内的上限位挡板相抵;在地震时,薄钢片能够受压屈服或屈曲以减少输入至木构架的地震作用,复位机构能够产生拉力或压力使薄钢片复位。该耗能装置安装在木构架梁柱连接节点夹角处,达到消能减震、降低侧移量、防止大变形甚至倒塌的目的。各个部件可更换,加工、施工、安装等较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造价低廉,适于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22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710078116.0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一种测量结构梁被动产生轴力的装置,包括水平对称设置在结构梁两端的第一钢板、沿竖向设置的一对槽型钢和第二钢板,槽型钢设置在第一钢板背离结构梁的一侧,第一钢板、槽型钢的一端依次穿过结构梁内的螺杆并紧固在结构梁上,第二钢板设置在槽型钢的另一端,第二钢板固接在槽型钢上;在结构梁的侧边设置有钢棒,钢棒穿过第二钢板和槽型钢后通过螺母a与第二钢板紧固连接,钢棒上靠近第二钢板位置处还套设有用于测量轴向力的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装置测量结构梁被动产生轴力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钢棒通过螺母a约束梁开裂后的伸长从而被动产生轴向压力,再通过设置在钢棒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轴向力的数值,进而测得结构梁的轴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28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233727.4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nventor: 罗文文 , 彭双庆 , 雷成 , 应中凌 , 聂登攀 , 沈洁 , 朱伶俐 , 李港 , 张宛静 , 黄庆铃 , 赵帅 , 郑振欣 , 秦宇坤 , 陈刚 , 王丽萍 , 蒋利成 ,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反力地锚整体定位装置及施工方法,本发明能保证单个预埋件水平和竖直及反力地锚整体的间距。包括下定位钢模板、钢支架、预埋地锚结构,钢支架围合出呈矩阵分布的单位施工空间;各单位施工空间内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预埋地锚结构,组成预埋地锚组,各预埋地锚结构分别包括地锚支撑件、反力地锚,地锚支撑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下部固定有钢板,钢板上沿竖向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栓,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内螺纹,反力地锚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与支撑杆的上端螺纹配合,反力地锚的上部固定有内定位板,内定位板通过上连接件与钢梁固定连接,两个预埋地锚组中的相邻两排反力地锚通过中连接件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7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58146.5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04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机制设计方法,包括:S1、根据建筑结构用途、设计荷载、可能遭遇地震的强度,进行初步设计,确定结构平立面布置、构件截面尺寸、荷载大小、材料强度等级;S2、选择结构强震损伤机制,将结构构件分为预期损伤部位和预期非损伤部位;S3、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预期损伤部位进行承载力设计;S4、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下的非线性响应,确定预期损伤部位的变形需求和预期非损伤部位的承载力需求;S5、以节点为单位,根据广义增强系数确定预期损伤部位的变形能力和与之相连的预期非损伤部位的承载能力,并进行变形能力设计和承载能力设计。保证结构实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9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7050.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质条件划分斜坡单元的方法,包括根据调查产状点、岩层界线点进行空间插值获取岩层趋势面;利用岩层趋势面进行表面分析,得到岩层倾向面;利用数字高程数据进行表面分析,得到坡向面;利用岩层倾向面和坡向面进行耦合叠加,得到斜坡结构类型分布图;利用斜坡结构类型数据从斜坡结构类型分布图中获取斜坡结构类型边界线;基于斜坡结构类型边界线获取斜坡单元矢量面,解决了斜坡单元无法揭示滑坡的地质环境边界特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33727.4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nventor: 罗文文 , 彭双庆 , 雷成 , 应中凌 , 聂登攀 , 沈洁 , 朱伶俐 , 李港 , 张宛静 , 黄庆铃 , 赵帅 , 郑振欣 , 秦宇坤 , 陈刚 , 王丽萍 , 蒋利成 ,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反力地锚整体定位装置及施工方法,本发明能保证单个预埋件水平和竖直及反力地锚整体的间距。包括下定位钢模板、钢支架、预埋地锚结构,钢支架围合出呈矩阵分布的单位施工空间;各单位施工空间内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预埋地锚结构,组成预埋地锚组,各预埋地锚结构分别包括地锚支撑件、反力地锚,地锚支撑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下部固定有钢板,钢板上沿竖向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栓,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内螺纹,反力地锚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与支撑杆的上端螺纹配合,反力地锚的上部固定有内定位板,内定位板通过上连接件与钢梁固定连接,两个预埋地锚组中的相邻两排反力地锚通过中连接件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107936.X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式预埋地锚件,该预埋件可以防止外部螺杆的扭矩传递至预埋锚杆导致预埋锚杆损坏。包括预埋螺杆、套筒,套筒具有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分别具有内螺纹,下连接部与预埋螺杆的上端螺纹配合,上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螺杆螺纹连接,上连接部外套有定位筒,下连接部、定位筒外套有护筒,定位筒的内壁形状与上连接部的外壁形状对应,定位筒的外壁形状与护筒的内壁形状对应,上连接部的外壁、定位筒的外壁、护筒的外壁均为周向定位结构,使上连接部、定位筒之间,定位筒、护筒之间,以及护筒与外部浇筑材料之间,均形成周向定位,定位筒的下端轴向定位于限位台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