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7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85508.7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辣椒高辣椒素QTL位点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位于辣椒第2号染色体,所述SSR分子标记LD02‑3为正向引物LD02‑3F和反向引物LD02‑3R扩增的片段;所述LD02‑3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LD02‑3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使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在植株早期(苗期)鉴定辣椒材料和品种是否辛辣,不受环境、季节的限制,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明确每份种质资源的辣味属性,使国内辣椒育种从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转变,对辣椒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20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185508.7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辣椒高辣椒素QTL位点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位于辣椒第2号染色体,所述SSR分子标记LD02‑3为正向引物LD02‑3F和反向引物LD02‑3R扩增的片段;所述LD02‑3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LD02‑3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使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在植株早期(苗期)鉴定辣椒材料和品种是否辛辣,不受环境、季节的限制,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明确每份种质资源的辣味属性,使国内辣椒育种从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转变,对辣椒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58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482894.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型辣椒不易出胚基因型花药培养获得胚状体的培养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培养方法包括将加工型辣椒不易出胚基因型与加工型辣椒花培DH系杂交,获得杂交一代,再将所述杂交一代的花药进行花药培养的步骤。本发明以加工型辣椒花培DH系作为桥梁,与加工型辣椒不易出胚基因型进行杂交,以其杂交一代为花药培养的供体亲本,可以明显地提高加工型辣椒不易出胚基因型花药培养的出胚率。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型辣椒不易出胚基因型花药培养获得胚状体的培养方法,步骤实用、效率高,特别适合加工型辣椒细胞工程领域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8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1371.2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创制加工型辣椒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新种质的方法,包括:加工型辣椒供体亲本植株在26.4±0.4℃温度条件下;花药培养选择处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用于诱导胚状体发生;每天上午9点前取花蕾,置于4℃冰箱中低温预处理1‑3d;于无菌条件下,酒精浸泡,然后消毒,无菌水冲洗,用镊子将花药从花蕾中取出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培养皿接种8个花蕾;在无菌条件下从花蕾中取出花药后均匀分散于诱导培养基上;将诱导出的胚状体转到MS培养基上,当根长达4‑5cm时进行移栽,移栽前需进行炼苗。本发明便于更有效地展开花药培养工作,掌握取材花蕾形态指标,减少操作环节,保证花药培养诱导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26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88237.1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庆地区辣椒双收、越冬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第一次采收、保苗越冬、整枝再生、第二次采收。通过选育合适的辣椒品种,优化种植时间,结合水肥一体化设施、大棚、地膜全覆盖、遮阳网、防虫网、整枝再生等多项技术,在重庆地区实现了辣椒越冬、一种双收,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与重庆地区的应季辣椒上市时间错开,不仅经济效益好,也进一步满足了反季时重庆地区对本地辣椒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535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225823.4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保存备份和加倍方法,属于单倍体植株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的保存备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生长至5‑6叶后,取顶端部分放于培养基中生根,获得新的单倍体植株。本发明提供的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吸水介质在加倍试剂中完全浸湿后,覆于单倍体植株的生长点或腋芽处,密封黑暗培养12‑24h,取下吸水介质,恢复正常光照周期。本发明将植物快繁方法运用于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备份保存,降低了花药培养植株移栽死亡或其他突发因素造成的植株损失的风险,而且在培养瓶中进行单倍体植株加倍提高了加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9080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31770.7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辣椒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工型辣椒抗疫病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花蕾用镊子剥开,取出花药置于培养基的培养皿;将诱导出的胚状体转接到MS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筛选出的抗疫病材料练苗,移栽到营养钵中,移栽成活后人工加倍,将分子标记检测为抗疫病的花培再生植株进行苗期接种疫病抗性鉴定;收种后扩繁,播于穴盘中,待植株长至6-8片叶时采用灌根法接种疫霉菌,接种浓度为103个游动孢子/mL,接种7d后调查发病情况;根据病情指数确定花培再生植株的疫病抗性。从花药培养接种到获得抗性纯合基因型材料,节大量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创制的抗性DH系能尽快的应用到育种实践,大大缩短抗性新品种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74164.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子种苗培育、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反季辣椒双收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辣椒育苗及栽种,7月至8月,完成辣椒育苗和定植;(二)辣椒第一季采摘;(三)辣椒整枝再生,次年2月中旬,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整枝,在辣椒植株第二次分杈到第四分杈之间,保留3~5个健康嫩枝,所留嫩枝均匀分布四周,不保留中心处枝条,其余老枝全部剪除;3月中下旬,晴天抹去腋芽、弱枝、病枝、病叶;(四)辣椒第二季采摘,次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采收及拉秧时间。本方案为重庆及国内相似区域辣椒越冬栽培提供新的技术方案,提高设施大棚冬季利用率,提升设施蔬菜种植效益,保障本区域辣椒供需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40068.5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的SSR引物对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SSR引物对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下游引物。本发明采用SLAF‑seq技术构建高密图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表型数据,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进行QTL分析,利用MISA在定位区间识别SSR位点,结果检测到一个炭疽病抗性相关的QTL(CaR10.1),并在该QTL区间内开发了鉴别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的SSR引物对,并进行了验证。本发明的实验结果可以为辣椒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40068.5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的SSR引物对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SSR引物对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下游引物。本发明采用SLAF‑seq技术构建高密图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表型数据,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进行QTL分析,利用MISA在定位区间识别SSR位点,结果检测到一个炭疽病抗性相关的QTL(CaR10.1),并在该QTL区间内开发了鉴别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的SSR引物对,并进行了验证。本发明的实验结果可以为辣椒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