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8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3932.2
申请日:2022-03-30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20 , A23K10/30 , A23K2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大蜡螟饲养蜾蠃的方法,包括大蜡螟饲养阶段和蜾蠃饲养阶段,大蜡螟饲养阶段以掺杂塑料的人工饲料作为大蜡螟幼虫食物,蜾蠃饲养阶段以3‑4龄大蜡螟幼虫作为蜾蠃幼虫食物。本发明开发出“含废弃农用薄膜的混合饲料—大蜡螟—蜾蠃”的天敌昆虫三级饲养技术,能够获得丰富的、高质量的天敌昆虫蜾蠃,能够满足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75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60925.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林木及木材建筑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的土栖白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一)确定白蚁蚁巢位置;(二)靠近白蚁蚁巢种植喜蚁植物;(三)靠近白蚁蚁巢移植蚂蚁蚁巢;(四)蚂蚁对白蚁进行自然生物防治。本方案通过组合采用蚂蚁自然种群移植和种植喜蚁植物,有效保证移植蚂蚁的种群数量,快速丰富白蚁发生地蚂蚁种群,对白蚁形成持续的捕食压力,降低白蚁种群数量,消除白蚁对堤坝的危害;且通过种植喜蚁植物等生态调控技术改造蚂蚁生境,构建适合蚂蚁生存的生态环境,维持堤坝环境中蚂蚁合理的种群数量,对白蚁形成持续的控制压力,实现堤坝白蚁的可持续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4176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43957.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繁育方法,包括油桐尺蠖的繁育、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寄生以及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的批量繁育;将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体表,待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寄生后进行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的批量繁育。本发明利用油桐尺蠖幼虫大规模繁育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在发生油桐尺蠖虫害时,将其释放到发生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区,实现绿色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904920.5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B64D1/12 , B64U10/14 , B64U101/40 , B64U101/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投放天敌昆虫的释放装置及投放方法,涉及无人机释放器领域,释放装置包括投放模块、装载天敌昆虫的容纳筒和释放模块,投放模块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无人机的底部,多个容纳筒排列放置在转运箱内,至少一个转运箱安装在投放模块的内腔中,释放模块连接在投放模块的底部,投放时,容纳筒掉落在释放模块上并投放至指定区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集成在投放模块内,释放模块的驱动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构思巧妙,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路径的规划及投放区域的选择,实现投放速度的控制,适应不同规格区域的投放需求,降低了人工成本,且释放均匀,投放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76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43957.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繁育方法,包括油桐尺蠖的繁育、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寄生以及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的批量繁育;将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体表,待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寄生后进行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的批量繁育。本发明利用油桐尺蠖幼虫大规模繁育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在发生油桐尺蠖虫害时,将其释放到发生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区,实现绿色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0810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509006.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天敌昆虫繁育领域,公开了一种十斑大瓢虫的饲养方法,包括准备植物幼苗、蚜虫扩繁和瓢虫繁育等阶段,方案采用蚜虫单独扩繁和蚜虫‑瓢虫共存扩繁两种方式扩繁蚜虫,充分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瓢虫的食物供应;同时采用不同生长周期分段饲养的方式,便于精确监控十斑大瓢虫的生长习性和生长周期。采用本方案繁育十斑大瓢虫,可有效缩短瓢虫生长周期,且具有繁育方法简单、繁育条件温和、繁育设备简易、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饲养等优点,且十斑大瓢虫的存活率高,适于各地规模化繁育十斑大瓢虫用于蚜虫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5968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17736.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控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昆虫控害装置及应用方法,装置包括支撑杆、控制装置、黑光灯、灯罩、至少四个连杆以及雾化模块,支撑杆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固定连接雾化模块,连杆一端与雾化模块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灯罩;黑光灯安装在灯罩底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药液分配模块,药液分配模块、黑光灯以及雾化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药液分配模块通过管路机构与雾化模块连通,药液分配模块用于调配预设的药液类型并将调配好的药液通过管路机构输送至雾化模块,控制器用于控制雾化模块将药液进行雾化,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黑光灯的启闭。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昆虫控害方式存在诱捕时效短,诱捕范围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301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50625.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室内爬虫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防治室内爬虫的药剂,以质量份计,包括硅藻土15‑20份、球孢白僵菌孢子粉30‑40份、沼液喷雾干燥物20‑25份、红糖10‑20份、大豆粉10‑20份,硅藻土为圆筛藻。本发明将硅藻土、球孢白僵菌与沼液喷雾干燥物联用,并对硅藻土进行酸改性处理,硅藻土经酸性改性后比表面积增大,表面更加粗糙,能够加快磨损昆虫表皮蜡质层,一方面能够使昆虫脱水干缩,另一方面变薄的昆虫表皮也有利于白僵菌菌丝的侵入,同时,酸性改性后硅藻土吸附能力增强,能够帮助白僵菌分生孢子吸附在昆虫表皮,更快侵入昆虫体内,释放有毒物质,从而提高室内爬虫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2669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95936.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打药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AGV小车、伸缩臂和喷药机构,所述喷药机构包括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伸缩臂上;所述AGV控制模块,用于控制AGV小车移动至栽培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形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栽培架的空间形态;角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栽培架的空间形态,调整伸缩臂的角度和伸缩量;植株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栽培架上待打药植株的位置;喷药位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待打药植株的位置,生成喷药位置;喷头位置调整模块,用于调整AGV小车的位置,使喷头移动至喷药位置。采用本方案,能够适用于各种栽培设施,实现病虫害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12887.8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G06T7/00 , G06T7/90 , G06K9/62 , G06V10/774 ,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虫害识别检测系统,包括铺设在蔬菜立体栽培工厂内的导航磁条和地标网格,以及行走在导航磁条和地标网格构成的行进路线上的的AGV车,还包括安装在AGV巡检车上的巡检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将拍摄的蔬菜图像发送至虫害云端工作平台。本发明能够对蔬菜上的虫害进行识别,做出对应的措施,保证高效工厂化蔬菜立体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