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齿啮合副通用减速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678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10207139.5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齿啮合副通用减速器,包括壳体、设置偏心套的动力输入轴和设置滑齿盘的动力输出轴,滑齿盘以可沿其径向单自由度滑动的方式设置滑齿,固定于壳体设置与动力输入轴同心并可与滑齿少齿差啮合的齿槽,齿槽沿圆周方向的宽度大于滑齿沿圆周方向的齿厚,偏心套沿轴向与滑齿正对且偏心内套于滑齿盘,本发明压力角可通过改变偏心套的偏心量进行调节,可将共轭齿轮的压力角由约60°降低到25°,避免由于压力角过大造成功率的损耗,大大提高了传动效率,并使运动无阻碍的顺利输出;减速比可通过齿槽个数来拟合,扩大传动比范围,可达到5~50,设计简单;结构体积小,部件少,加工成本低。

    独立可调侧隙变厚摆线齿轮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78582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510057445.4

    申请日:2005-12-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独立可调侧隙变厚摆线齿轮传动装置,涉及广泛应用于工业各领域的少齿差行星传动减速器。本发明解决了通常意义下的少齿差行星传动无侧隙传动、特别是独立补偿和消除齿侧隙的难题。本发明是通过采用变齿厚摆线齿轮和变厚针轮相啮合,同时,在变厚针轮大端安置有能独立调节接触载荷的弹性元件,变齿厚摆线齿轮和变厚针齿将在传动过程中保持接触,其齿侧隙将非常小或处于零侧隙状态,并能对由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磨损产生的齿侧隙进行独立补偿和消除,实现无侧隙的精密传动。

    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4011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510057309.5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附加喷管、环形水管、水箱、高压水泵、流量控制阀、总水管,外壳组成,总水管位于附加喷管底部,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环形水管与附加喷管接触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水孔,蒸汽助推装置外表面套有外壳;蒸汽助推装置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相连接。当高温高压燃气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喷入蒸汽助推装置时,与环形水管喷射出来的液态水雾接触,液态水雾吸收燃气中的热量汽化为水蒸气,体积骤然膨胀(1700倍以上)产生推力,实现蒸汽助推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在无需增加燃料的情况下即可以增大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或飞机的续航能力。

    珠传动机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6084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510057095.1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王家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一种珠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珠条、从动轮9,特征在于:珠条为在钢丝绳上穿上球形珠3和隔套4的环形传动条,主动轮及从动轮上具有与球形珠珠形一致的凹圆弧的齿,与珠条上的球形珠啮合,实现定比传动。这种传动机构的优点是,它可以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处于空间任何位置的传动,而且,其传动比能够保持恒定。

    机器人纵向转动关节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3430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117457.4

    申请日:2003-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王光建

    Abstract: 一种机器人纵向转动关节,包括油缸,由直的花键段和多头滚动螺旋段组成的螺杆,花键段外套,螺旋段外套,止推轴承组件,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止推轴承组件是由外环,内环,钢球,堵头和销子构成的三向止推轴承,其中内环由花键段外套兼作,在外环上设有装取钢球的径向孔并由堵头和销子锁定,用螺纹将花键段外套、外环和螺旋段外套连接在一起。由螺杆的螺旋段完成油缸活塞杆往复直线运动到螺旋段外套旋转运动的转换,简化了各组件的连接。是一种通用的,模块化的、标准的机器人基础驱动部件。

    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9546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57309.5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附加喷管、环形水管、水箱、高压水泵、流量控制阀、总水管,外壳组成,总水管位于附加喷管底部,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环形水管与附加喷管接触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水孔,蒸汽助推装置外表面套有外壳;蒸汽助推装置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相连接。当高温高压燃气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喷入蒸汽助推装置时,与环形水管喷射出来的液态水雾接触,液态水雾吸收燃气中的热量汽化为水蒸气,体积骤然膨胀(1700倍以上)产生推力,实现蒸汽助推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在无需增加燃料的情况下即可以增大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或飞机的续航能力。

    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696012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57097.0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机构,属于民用航天领域。包括展直扭簧1、扎紧尼龙带3、扎紧尼龙带熔断机构及太阳能电池帆板展直定位机构;其中,展直扭簧将阳能电池帆板两两面对面或背靠背连接;扎紧尼龙带克服展直扭簧张力将往复折叠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拦腰扎紧;太阳能电池帆板展直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帆板上、能随太阳能电池帆板展直而自动伸出定位销6,及其定位管5,所述定位管设置在相邻的太阳能电池帆板上。太阳能电池帆板在进入太空后,将电阻丝通电,烧断尼龙带,太阳能电池帆板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展开。当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后,利用定位销拉入定位管中,使太阳能电池帆板组构成一个平面阵列。本发明结构简单、重量轻、工作可靠。

    精密转角机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87855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57102.8

    申请日:2005-06-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精密转角机构,属于民用航天器姿态控制及其它需要高精度角度控制的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密切圆减速器,和0~3级双螺旋减速器,减速器之间依次同轴径向排列;在减速器的左面为用发兰固定在侍服电机上的刹车盘4,右面为固定在驱动轴上的驱动盘,刹车盘4和驱动盘分别具与各级减速器对应的刹车电磁铁和驱动电磁铁,减速器控制脉冲由伺服电机输入,通过各减速器逐步输出所需的转角值来逐步提高所需的转角精度,由减速器的外环输出转角值。它与相应的测量仪和微机系统结合,通过各减速器逐步输出所需的转角值来逐步提高所需的转角精度,实现高达10-6″精度的任意转角调节。

    闭燃转叶发动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1066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40892.4

    申请日:2004-10-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一种闭燃转叶发动机,其特征是:转子位于与机壳固定的固定套4内并与旋转套固定,转子上具有至少一个旋转叶片A,位于由固定套、旋转套及转子构成的密封腔内;在所述密封腔内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叶片3,固定叶片与旋转叶片之间的空间构成燃烧膨胀室或上一次燃烧的排气室;固定叶片的底部通过导向头位于旋转套的凸轮槽内,在旋转套转动的过程中由凸轮槽带动固定的叶片沿固定套内壁的导向槽往复运动,完成对旋转叶片的避让及重新与旋转叶片之间构成燃烧膨胀室或上一次燃烧的排气室;旋转叶片在燃烧室气体膨胀的推动下带动旋转套旋转对外作功。克服了往复式连杆曲柄发动机的惯性损失,又消除了燃气轮机不能密封的损失。节油,效率高,结构简化。

    管道安装钻孔机器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1047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40887.3

    申请日:2004-10-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王光建

    Abstract: 一种管道安装钻孔机器人,其特征是:钻头旋转机构由驱动电轴7与导向轴套2键连接构成;钻头的轴向进给驱动机构包括与外壳固定的进给油缸、通过止推轴承与导向轴套连接并位于进给油缸内的活塞套,通过进给油缸活塞的往复运动由活塞套通过止推轴承带动导向轴套及钻头往复运动;在外壳的分别布置有至少一组沿径向设置的前掌5组和后掌13组,所述前掌或后掌的掌端伸出外壳,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完成径向伸缩;电轴通过活塞杆连接位于步进油缸12内的活塞,该活塞通过与前掌或后掌油缸活塞运动的选择搭配,完成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及转向。本机器人能在公路下面钻出管道孔,消除了管线槽的开挖对公路的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