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蒸汽发动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8845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57308.0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Y02T10/17

    Abstract: 一种内燃蒸汽发动机,属发动机领域,包括环形气缸、旋转叶片、背压叶片盘机构、珠链传动机构、进气系统、喷水系统,珠链传动机构的主动轮安装在输出轴上、从动轮安装在背压叶片轴上,主动轮与从动轮结构相同、大小相等,保证旋转叶片与背压叶片盘的传动比为1∶1;在环形气缸壁侧面上安装有进气电磁阀、喷油器、火花塞和喷水器,在与背压叶片盘顺时针成0°~45°的环形气缸壁侧面上有排气孔;本发明排出水蒸气的温度低,将废气的大部分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并省去了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预计可将效率由0.35~0.4提高到0.5~0.6。

    纯滚动减速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7442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78596.7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潘继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2

    Abstract: 一种纯滚动减速器,包括偏心减速机构、少齿差减速机构和少齿差输出机构,内齿轮1、双联齿轮4和输出齿轮10具有标准齿型压力角且槽宽为齿厚的2~6倍,在内齿轮1与双联齿轮4之间以及输出齿轮10与双联齿轮4之间通过齿轮滚柱5连接,使得内齿轮1与双联齿轮4之间以及输出齿轮10与双联齿轮4的啮合过程为滚动摩擦,齿轮滚柱3两端分别通过弹性隔离套2连接,吸收啮合过程中齿轮滚柱3产生的位移量由弹性隔离套2进行补偿。本发明的优点是内齿轮与外齿轮通过纯滚动进行啮合,摩擦损失小,而且各个齿轮齿型压力角为标准压力角,克服了活齿减速器压力角过大,圆周分力过小,效率低的缺点。

    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4011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510057309.5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附加喷管、环形水管、水箱、高压水泵、流量控制阀、总水管,外壳组成,总水管位于附加喷管底部,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环形水管与附加喷管接触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水孔,蒸汽助推装置外表面套有外壳;蒸汽助推装置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相连接。当高温高压燃气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喷入蒸汽助推装置时,与环形水管喷射出来的液态水雾接触,液态水雾吸收燃气中的热量汽化为水蒸气,体积骤然膨胀(1700倍以上)产生推力,实现蒸汽助推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在无需增加燃料的情况下即可以增大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或飞机的续航能力。

    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9546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57309.5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喷气发动机的蒸汽助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附加喷管、环形水管、水箱、高压水泵、流量控制阀、总水管,外壳组成,总水管位于附加喷管底部,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环形水管与附加喷管接触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水孔,蒸汽助推装置外表面套有外壳;蒸汽助推装置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相连接。当高温高压燃气从喷气发动机尾喷管喷入蒸汽助推装置时,与环形水管喷射出来的液态水雾接触,液态水雾吸收燃气中的热量汽化为水蒸气,体积骤然膨胀(1700倍以上)产生推力,实现蒸汽助推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在无需增加燃料的情况下即可以增大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或飞机的续航能力。

    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696012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57097.0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机构,属于民用航天领域。包括展直扭簧1、扎紧尼龙带3、扎紧尼龙带熔断机构及太阳能电池帆板展直定位机构;其中,展直扭簧将阳能电池帆板两两面对面或背靠背连接;扎紧尼龙带克服展直扭簧张力将往复折叠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拦腰扎紧;太阳能电池帆板展直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帆板上、能随太阳能电池帆板展直而自动伸出定位销6,及其定位管5,所述定位管设置在相邻的太阳能电池帆板上。太阳能电池帆板在进入太空后,将电阻丝通电,烧断尼龙带,太阳能电池帆板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展开。当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后,利用定位销拉入定位管中,使太阳能电池帆板组构成一个平面阵列。本发明结构简单、重量轻、工作可靠。

    闭燃转叶发动机的背压叶片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0460641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10057101.3

    申请日:2005-06-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潘继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一种闭燃转叶发动机的背压叶片机构,包括燃烧室和位于燃烧室内的旋转叶片4;其特征为:燃烧室内设置有两工位旋转的背压叶片2及设置在缸体上的背压叶片室,所述背压叶片包括背压面板和控制爪,当背压叶片在燃烧余气的推动下,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背压面板转入左气缸体壁内,让旋转叶片通过,当旋转叶片推动控制爪使背压叶片逆时针转动时,背压面板与旋转叶片之间形成密闭的燃烧室。上述结构能由燃烧气体余压,打开背压叶片,让旋转叶片顺利通过,再由旋转叶片带动控制爪自动关闭燃烧室。

    内燃蒸汽发动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7889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57308.0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Y02T10/17

    Abstract: 一种内燃蒸汽发动机,属发动机领域,包括环形气缸、旋转叶片、背压叶片盘机构、珠链传动机构、进气系统、喷水系统,珠链传动机构的主动轮安装在输出轴上、从动轮安装在背压叶片轴上,主动轮与从动轮结构相同、大小相等,保证旋转叶片与背压叶片盘的传动比为1∶1;在环形气缸壁侧面上安装有进气电磁阀、喷油器、火花塞和喷水器,在与背压叶片盘顺时针成0°~45°的环形气缸壁侧面上有排气孔;本发明排出水蒸气的温度低,将废气的大部分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并省去了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预计可将效率由0.35~0.4提高到0.5~0.6。

    闭燃转叶发动机的背压叶片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687570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57101.3

    申请日:2005-06-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潘继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一种闭燃转叶发动机的背压叶片机构,包括燃烧室和位于燃烧室内的旋转叶片4;其特征为:燃烧室内设置有两工位旋转的背压叶片2及设置在缸体上的背压叶片室,所述背压叶片包括背压面板和控制爪,当背压叶片在燃烧余气的推动下,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背压面板转入左气缸体壁内,让旋转叶片通过,当旋转叶片推动控制爪使背压叶片逆时针转动时,背压面板与旋转叶片之间形成密闭的燃烧室。上述结构能由燃烧气体余压,打开背压叶片,让旋转叶片顺利通过,再由旋转叶片带动控制爪自动关闭燃烧室。

    纯滚动减速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4753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710078596.7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潘继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2

    Abstract: 一种纯滚动减速器,包括偏心减速机构、少齿差减速机构和少齿差输出机构,内齿轮1、双联齿轮4和输出齿轮10具有标准齿型压力角且槽宽为齿厚的2~6倍,在内齿轮1与双联齿轮4之间以及输出齿轮10与双联齿轮4之间通过齿轮滚柱5连接,使得内齿轮1与双联齿轮4之间以及输出齿轮10与双联齿轮4的啮合过程为滚动摩擦,齿轮滚柱3两端分别通过弹性隔离套2连接,吸收啮合过程中齿轮滚柱3产生的位移量由弹性隔离套2进行补偿。本发明的优点是内齿轮与外齿轮通过纯滚动进行啮合,摩擦损失小,而且各个齿轮齿型压力角为标准压力角,克服了活齿减速器压力角过大,圆周分力过小,效率低的缺点。

    多用途电磁炉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83170Y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20009130.8

    申请日:2005-04-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梁锡昌 潘继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用途电磁炉包括炉壳、变频电路、控制电路、电加热丝圈;其特征在于:电磁炉顶面为凹球面,电加热丝圈沿所述电磁炉顶的球面布置。所述加热线圈可为阿基米德螺线型。本实用新型将电磁炉顶面凹球面,将加热线圈设计成为阿基米德螺线,以达到最高的热效率,将加热线圈设计为变螺距曲线,得以保证全锅温度的均匀性。并配有一套大小不等的汤锅,可满足各种人口家庭的烧牛奶、煲汤、熬粥等不同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