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31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94392.0
申请日:2025-01-21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协同的农牧零碳园区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包括:S1:对农牧零碳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建模得到综合能源系统模型;S2:对农牧零碳园区中的各种用能设备进行分析,构建对应的用能设备模型;S3:对农牧零碳园区中的发电系统进行分析构建对应的发电设备模型;S4: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用能设备模型和发电设备模型构建以农牧零碳园区运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多能源调度优化问题;S5:求解多能源调度优化问题得到最优的能源调度策略;通过最优的能源调度策略实现农牧零碳园区的能源运营调度。本发明构建了以农牧零碳园区运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多能源调度优化问题,进而有效降低园区的运营成本,提高农牧零碳园区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10155.0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牧园区参与电网友好互动的多能协同方法,包括:构建农牧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整体模型;对农牧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整体模型中的多种能源进行分析,构建对应的系统能源子模块模型;基于所有的系统能源子模块模型,构建以日运行成本最少和碳排放惩罚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农牧园区参与电网友好互动的多能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利用SA‑PSO算法求解多能协同运行优化模型,生成最优的农牧园区多能协同优化方案,进而实现农牧园区参与电网友好互动的运维管理。本发明公开的多能协同方法能够提高农牧园区参与电网友好互动的多能协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39792.3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农牧零碳园区与光伏的跨时空柔性互联规划方法,包括:对比分析典型区域柔性互联系统的控制策略及适用范围,建立基于换流器的互联系统运行功率平衡约束;对区域间互联需求进行区域可联性分析,构建区域柔性互联双层规划模型;以最大化光伏利用率、农牧零碳园的经济效益和配电网运行效能为目标,构建光伏‑农牧园区柔性互联双层联合规划模型;求解模型得到区域光伏接入量和最优柔性互联方案,实现光伏待规划区的光伏配置以及农牧零碳园区的光伏消纳和配电网运行。本发明从规划层面提升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整体接纳水平,能够实现农牧园区与整县光伏区跨时空互动,提高整县光伏的消纳水平同时也实现多区域的联合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32549.0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步的二值脉冲图的脉冲卷积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包括第一特征提取器、第二特征提取器、分类引擎和控制器;第一特征提取器设置在第一层,用于卷积计算、膜电位更新以及池化操作;第二特征提取器设置在第二层,用于卷积计算、膜电位更新以及池化操作,该第二特征提取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特征提取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类引擎设置在第三层,用于对目标的分类,其由多个并行设置的全连接单元和一个脉冲计数器组成,分类引擎的输入端与第二特征提取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负责控制输入权重,该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特征提取器、第二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引擎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网络的仿生性,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省了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32526.X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包括A路K×K通道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A路1×1点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以及用于缓冲卷积神经网络和输入输出特征图的片上存储器;卷积神经网络是将神经网络MobileNet采用量化感知训练方法压缩所得的轻量级神经网络;A路K×K通道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多路1×1点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部署在像素级流水线中;每个K×K通道卷积处理单元包括1个乘法器、1个加法器和1个激活函数计算单元;每个1×1点卷积处理单元包括多路选择器、1个两级加法器树和1个累加器。本发明解决了以往加速器在推理过程产生高能耗片外访存问题,同时节省了资源并提高了处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0013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94387.X
申请日:2025-01-21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50/02 , G06N3/006 , H02J3/4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碳耦合市场联动的农牧零碳园区用电调度方法,包括:S1:基于农牧零碳园区的生物衍生链碳流特性构建碳排量计算模型;S2:基于发电商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结合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构建基于电碳耦合市场的发电商收益计算模型;S3:基于农牧零碳园区的购电和发电的特征结合碳排量计算模型构建用电总成本计算模型;S4:构建以发电商的发电总收益最大且农牧零碳园区购电和发电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用电多目标优化问题;S5: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用电多目标优化问题得到最优的用电策略;基于最优的用电策略指导农牧零碳园区的购电和发电工作。本发明能够提升农牧零碳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1031.X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潮流反送的农牧零碳园区多能协同和电网调控方法,包括:为农牧零碳园区构建包含多种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管理系统;通过农牧零碳园区的多能协同管理系统进行多能协同分析,进而生成多能协同调控策略;基于多能协同调控策略管理农牧零碳园区中多种能源系统的运行状态;基于农牧零碳园区的电网拓扑结构建电网潮流模型;通过电网潮流模型的输入分析潮流反送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生成潮流反送调控策略;基于潮流反送调控策略优化农牧零碳园区中多种能源系统及电网的运行状态。本发明通过多能协同和潮流反送来调控农牧零碳园区中的能源系统及电网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农牧零碳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保证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7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32549.0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步的二值脉冲图的脉冲卷积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包括第一特征提取器、第二特征提取器、分类引擎和控制器;第一特征提取器设置在第一层,用于卷积计算、膜电位更新以及池化操作;第二特征提取器设置在第二层,用于卷积计算、膜电位更新以及池化操作,该第二特征提取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特征提取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类引擎设置在第三层,用于对目标的分类,其由多个并行设置的全连接单元和一个脉冲计数器组成,分类引擎的输入端与第二特征提取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负责控制输入权重,该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特征提取器、第二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引擎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网络的仿生性,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省了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79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332526.X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N3/063 , G06N3/0464 , G06N3/086 ,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包括A路K×K通道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A路1×1点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以及用于缓冲卷积神经网络和输入输出特征图的片上存储器;卷积神经网络是将神经网络MobileNet采用量化感知训练方法压缩所得的轻量级神经网络;A路K×K通道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多路1×1点卷积处理单元并行阵列部署在像素级流水线中;每个K×K通道卷积处理单元包括1个乘法器、1个加法器和1个激活函数计算单元;每个1×1点卷积处理单元包括多路选择器、1个两级加法器树和1个累加器。本发明解决了以往加速器在推理过程产生高能耗片外访存问题,同时节省了资源并提高了处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97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107076.4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概率评估方法,采用风速、日照强度等气象要素时间周期特征的新能源出力模型综合反映气象随机波动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概率潮流方法反映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两者结合建立新能源并网系统静态安全概率评估方法;为分析系统的薄弱环节及高风险时段,提出系统潮流越限概率指标;为评估系统N‑1风险水平和新能源接入场景变化导致的风险变化情况,提出系统N‑1风险评价指标;本发明与传统的、确定性的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相比,将新能源并网系统的不确定性考虑在内,用概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估系统静态安全的可能性,为系统运行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为电力系统中长期规划和调度等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