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8461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566478.5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停车、违停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停车检测装置(10)、汽车移动终端(11)、数据中心处理器(12)和管理者终端(13),它们之间通过无线进行信息传输。使用时,当车主通过汽车移动终端(11)输入具体的目的地位置,汽车移动终端(11)搜索目的地附近的停车信息,并将空闲停车位的位置提供给车主,车主在汽车移动终端(11)上根据时间、路程、路况、停车费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空闲车位,车主通过汽车移动终端(11)进行车位预约,预约成功以后,汽车按照相应的导航提示移动到预约车位。这种智能停车、违停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能够将一个地区范围的车位情况及时告知需要停车的车主,极大地节省了车主的停车时间,提高了整个地区范围的车位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033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83623.3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山区村镇规划边界划定的边界系统包括浏览器、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管理员利用浏览器通过网络与系统服务器进行网络连接,公众利用浏览器通过网络与系统服务器进行网络连接,用于山区村镇规划边界划定的边界系统提升了山区村镇规划边界划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与行业信息化的技术集成与数据共享,更好地发挥了公共资源的的效益,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388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25159.2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场排水沟的设计方法及带该方法得到的排水沟的广场,其中,广场排水沟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广场长度,广场的宽度,则确定广场的总面积;步骤二、根据广场的铺装要求,确定广场中每10*10m2面积的两相对边上均需要建立排水沟;步骤三、根据广场的长度和宽度与广场中每10*10m2面积的两相对边上均需要建立排水沟,计算得到排水沟的条数;步骤四、根据每10*10m2面积两相对边上均需要建立排水沟,确定排水沟的长度;步骤五、确定排水沟的宽度;步骤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降雨强度;步骤七,根据单位时间内排水沟内的流量应该大于等于单位时间的降雨量,计算排水沟的最小深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广场的排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035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74943.2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村镇的防灾系统,包括区村镇防灾总体规划子系统和山区村镇防灾具体布局子系统,所述的山区村镇防灾总体规划子系统包括镇域防灾综合规划版块和镇区防灾综合规划版块,所述的山区村镇防灾具体布局子系统包括防灾空间布局版块和防灾控制指引版块;本发明的系统使得现有的山区村镇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同一系统下得到整合,不仅方便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到具体的单元,还为山区村镇的防灾减灾的决策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依据,并且可以实现村镇综合防灾减灾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5846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66478.5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停车、违停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停车检测装置(10)、汽车移动终端(11)、数据中心处理器(12)和管理者终端(13),它们之间通过无线进行信息传输。使用时,当车主通过汽车移动终端(11)输入具体的目的地位置,汽车移动终端(11)搜索目的地附近的停车信息,并将空闲停车位的位置提供给车主,车主在汽车移动终端(11)上根据时间、路程、路况、停车费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空闲车位,车主通过汽车移动终端(11)进行车位预约,预约成功以后,汽车按照相应的导航提示移动到预约车位。这种智能停车、违停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能够将一个地区范围的车位情况及时告知需要停车的车主,极大地节省了车主的停车时间,提高了整个地区范围的车位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03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0675.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4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城市空间布局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01、采集预建设山地的相关参数,其中根据坡度和朝向对山体进行划分;S02、设计建筑高度,在城市重要山体周边一公里内的建筑高度不超过山体最高点相对高程的70%,在城市重要眺望点保证重要山头至少20%可见;S03、设计建筑布局,根据坡度分别采用平行、斜交或垂直等高线布置;S04、设计建筑间距,根据建筑的布局对间距进行设计;S05、设计建筑面宽与进深:根据建筑高度对面宽进行设计,采用进深较小的建筑形式;S06、设计建筑容积率:在当地建筑容积率标准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且北坡的建筑单体为非正南正北朝向布置,南坡的建筑单体为≤45°朝向布置。本发明可实现节地与宜居并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