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排水沟的设计方法及带该方法得到的排水沟的广场

    公开(公告)号:CN1066388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25159.2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E03F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场排水沟的设计方法及带该方法得到的排水沟的广场,其中,广场排水沟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广场长度,广场的宽度,则确定广场的总面积;步骤二、根据广场的铺装要求,确定广场中每10*10m2面积的两相对边上均需要建立排水沟;步骤三、根据广场的长度和宽度与广场中每10*10m2面积的两相对边上均需要建立排水沟,计算得到排水沟的条数;步骤四、根据每10*10m2面积两相对边上均需要建立排水沟,确定排水沟的长度;步骤五、确定排水沟的宽度;步骤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降雨强度;步骤七,根据单位时间内排水沟内的流量应该大于等于单位时间的降雨量,计算排水沟的最小深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广场的排水性能。

    一种用于山区村镇的防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35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74943.2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村镇的防灾系统,包括区村镇防灾总体规划子系统和山区村镇防灾具体布局子系统,所述的山区村镇防灾总体规划子系统包括镇域防灾综合规划版块和镇区防灾综合规划版块,所述的山区村镇防灾具体布局子系统包括防灾空间布局版块和防灾控制指引版块;本发明的系统使得现有的山区村镇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同一系统下得到整合,不仅方便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到具体的单元,还为山区村镇的防灾减灾的决策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依据,并且可以实现村镇综合防灾减灾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一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3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0675.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城市空间布局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01、采集预建设山地的相关参数,其中根据坡度和朝向对山体进行划分;S02、设计建筑高度,在城市重要山体周边一公里内的建筑高度不超过山体最高点相对高程的70%,在城市重要眺望点保证重要山头至少20%可见;S03、设计建筑布局,根据坡度分别采用平行、斜交或垂直等高线布置;S04、设计建筑间距,根据建筑的布局对间距进行设计;S05、设计建筑面宽与进深:根据建筑高度对面宽进行设计,采用进深较小的建筑形式;S06、设计建筑容积率:在当地建筑容积率标准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且北坡的建筑单体为非正南正北朝向布置,南坡的建筑单体为≤45°朝向布置。本发明可实现节地与宜居并举。

    一种适合山地地形的海绵绿地及其建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6243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1228018.2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山地地形的海绵绿地及其建设方法,根据山地地形的不同坡度建设不同壤层结构,对3°‑8°缓坡和8°‑15°陡坡分别建设不同的壤层结构,分布排水管网,对对3°‑8°缓坡整体改造成6%的阶梯形坡段,对8°‑15°陡坡设立消能沟并在消能沟中设立固定消能桩。本发明中的海绵绿地符合山地地形地貌特点,使坡地都能具有快速下渗、净化雨水、缓冲径流、水土保持的功能,并且在陡坡的设计上考虑到安全因素,通过设立消能固定桩,不仅可以削弱雨水形成径流之后的动能,减缓其速度,减少一部分径流量,还可以固定构造层,使坡地在履行其“海绵作用”时有安全保障。

    一种适合山地地形的海绵绿地及其建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62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28018.2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山地地形的海绵绿地及其建设方法,根据山地地形的不同坡度建设不同壤层结构,对3°‑8°缓坡和8°‑15°陡坡分别建设不同的壤层结构,分布排水管网,对对3°‑8°缓坡整体改造成6%的阶梯形坡段,对8°‑15°陡坡设立消能沟并在消能沟中设立固定消能桩。本发明中的海绵绿地符合山地地形地貌特点,使坡地都能具有快速下渗、净化雨水、缓冲径流、水土保持的功能,并且在陡坡的设计上考虑到安全因素,通过设立消能固定桩,不仅可以削弱雨水形成径流之后的动能,减缓其速度,减少一部分径流量,还可以固定构造层,使坡地在履行其“海绵作用”时有安全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