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5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01314.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永磁耦合器设计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永磁耦合器优化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永磁耦合器各待优化参数的取值范围,将各参数划分为多个数据组合;将各数据组合分别输入至训练好的模型中,预测每一数据组合下永磁耦合器各区域的磁位;训练好的模型标签的磁位由对应的训练数据组合、永磁耦合器磁位偏微分方程以及磁位边界条件计算得到;根据每一数据组合下永磁耦合器各区域的磁位,求解对应的输出转矩和转矩密度,根据最大的输出转矩和转矩密度对应的数据组合,确定各待优化参数的最优值。本发明将永磁耦合器满足的物理信息融入神经网络,根据输出的解来计算转矩,减少了待优化参数的求解时间,提高了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42737.5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近场动力学Timoshenko梁剪力自锁的方法:能量平衡法。近场动力学是一种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建模方法,用于模拟复杂结构的本构行为和破坏过程。在解决Timoshenko梁长厚比从(L/h~10)到(L/h>1000)时,标准近场动力学会出现剪力自锁现象。尽管缩减积分区域法可以解决剪力自锁问题,但是近场尺寸大小对计算结果非常敏感,同时缩减积分区域法不适合解决含有损伤的非线性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消除近场动力学Timoshenko梁剪力自锁的方法:能量平衡法。该方法引入能量平衡因子,平衡弯曲应变能和剪切应变能在梁厚度下降过程的变化速率以消除剪力自锁现象。本发明巧妙的运用能量平衡法,有效地解决了标准近场动力学在解决Timoshenko薄梁和极薄梁出现剪力自锁的问题,有效地扩展了标准近场动力学的应用范围,为解决近场动力学多层薄梁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剪力自锁问题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4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19965.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性能的弹簧气缸及其无人机对接装置,弹簧气缸本体包括气缸内腔,气缸内腔沿其活塞杆滑动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路,伺服阀包括用于气缸内腔连通大气降低其刚度的第一连通位、用于气缸内腔断开与大气连通增强其刚度的封堵位,第一连通位和封堵位可切换设置并分别与各第一连接管路连通,通过伺服阀动作使得气缸内腔连通第一连通位,第一连通位中的第一连通位管路与外界大气接通,此时弹簧气缸的刚度单独由其内侧弹簧自身的刚度提供,通过伺服阀动作使得气缸内腔接通封堵位,此时气缸内腔处于关闭状态,气缸内腔中被封闭的气体自身具有刚度,那么此时弹簧气缸的刚度由弹簧刚度和封闭气体的刚度复合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2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627738.5
申请日:2022-06-06
IPC: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遍历的3D打印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待打印的零件生成随机打印路径;对随机打印路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随机打印路径对应的变形量;以随机打印路径为输入对高斯过程代理模型进行训练;建立数据库;根据随机打印路径生成候选打印路径;将候选打印路径输入训练好的高斯过程代理模型得到候选打印路径对应的真实变形量;当最小真实变形量小于设定变形量时,确定待打印零件的3D打印路径;否则,根据候选打印路径和对应的真实变形量对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对高斯过程代理模型再次进行训练并且当更新的次数达到设定更新次数时确定打印零件的3D打印路径。本发明能够提高3D打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217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14411.9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增材制造零件变形预测和数值补偿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库对增材制造零件的待打印路径进行变形量预测;然后,依据变形量预测值对原始几何模型进行数值补偿;最后,补偿后的几何模型在待打印路径下进行增材成型。本发明包括的关键技术有:①零件变形量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②待打印路径节点变形量权重系数的计算;③待打印路径节点变形量的预测;④零件原始几何模型的同比反向变形补偿。本发明巧妙地通过零件变形量数据库来预测待打印路径节点变形量,通过同比反向变形补偿法改变原始几何模型来提高零件的成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87422.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渐进优化方法。首先,将结构几何模型网格化;然后,将结构几何模型的各类参数初始化;接着,应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设计区域内单元的塑性应变值;最后,更新材料替代率和材料替代进化率来达到优化目标。本发明包括的关键步骤有:①模型建模;②参数初始化;③选择塑性应变为优化准则;④选择均布设计区域塑性应变为优化目标。本发明就传统渐近结构优化方法适用性的问题,巧妙地通过修正塑性应变值来代替不断删除低效或无效单元的传统方法,解决了结构的非线性(冲击/碰撞)带来的求解过程不稳定和不收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7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71857.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刚度软体驱动器、机械臂及软体驱动器制备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变刚度软体驱动器和机械臂包括刚度调节器和气动柔性执行器,刚度调节器固定连接于气动柔性执行器的一侧,刚度调节器具有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多个颗粒,刚度调节器上设置有与填充腔连通的至少一个排气孔,气动柔性执行器的气体通道内充入气体时能够朝向刚度调节器产生弯曲变形并挤压刚度调节器,刚度调节器能够在气动柔性执行器的挤压作用下产生变形并使填充腔内的部分气体由排气孔排出。软体驱动器制备方法包括获取气动柔性执行器和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的刚度调节器,将刚度调节器与气动柔性执行器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1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323197.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刚度能够调节的变刚度蜂窝结构,涉及减振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蜂窝主体,蜂窝主体绝缘,蜂窝主体包括顶盖、底座和六个呈六边形分布的侧壁,每个侧壁均为弹性梁;导向杆的底端与底座固连,顶盖滑动套设在全部导向杆上;在竖直方向上层叠设置的若干层变刚度单元,全部变刚度单元位于蜂窝主体内,变刚度单元包括绝缘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片,第一电极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变刚度体,变刚度体包括密闭的包裹体和填充在包裹体中的电流变液,包裹体的材料为弹性薄膜;每个变刚度体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二电极片;支撑板套设在全部导向杆上。本发明刚度能够调节的变刚度蜂窝结构的刚度可变且能够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53743.3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H5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稳态逻辑单元的机械式逻辑门,涉及机械逻辑门领域,包括传动机构、输出端和至少一个输入端,输出端和输入端均为双稳态逻辑单元,双稳态逻辑单元包括支架、滑道、磁体和两个电磁铁组,且各电磁铁组单独通电能够将磁体吸引至该通电的电磁铁组处,传动机构包括触发杆,触发杆的一端与输入端的磁体固定连接,触发杆的另一端与输出端的磁体固定连接,输入端的磁体的位置在两个稳态间切换,能够通过触发杆带动输出端的磁体在两个电磁铁组间变化,能够稳定的进行“与”、“或”、“非”的逻辑运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4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564091.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成型技术的新型细杆件渐进优化方法。首先,将细杆件几何模型网格化;然后,将模型的各类参数初始化;接着,应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设定试验的材料替换标准J值;最后,更新材料替换率RR来达到优化目标。本发明包括的关键步骤有:①细杆件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化;②细杆件参数初始化;③材料参数修正;④依据标准阈值K判断优化目标;⑤增材制造成型技术成型复杂材料分布的细杆件。本发明就细杆件在冲击、碰撞试验中变形大,且变形不均匀等问题,巧妙地通过降低和修正低效或无效区域材料的屈服极限来代替传统渐进优化方法的不断删除低效或无效单元,解决了细杆件在冲击、碰撞试验中变形大,且变形不均匀等现实问题,并结合增材制造成型技术来保障本发明方法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