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7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35450.0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藻土负载石墨氮化碳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硅藻和含氨氮的水溶液在150~200摄氏度下水热反应5~15小时,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将固体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得到含氮硅藻土;步骤B、将尿素和/或三聚氰胺与步骤A得到的含氮硅藻土在500~600摄氏度下煅烧2~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硅藻土负载石墨氮化碳复合材料光催化剂。本发明的方法结合活硅藻氨氮固化以及模板作用的特点,开发高效、无毒的绿色复合光催化剂,在不危害水体中生态动植物的前提下,一方面减少氨氮废水的排放,另一方面对生产高附加值的光催化催化剂,达到水质改善和商业增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62350.X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解PET微塑料的新型硅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ET水解酶基因和MHET水解酶基因整合在硅藻细胞的核基因组中,使PET水解酶基因和MHET水解酶基因能够在硅藻体内成功表达的新型硅藻。所述新型硅藻能够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条件下,解决鱼菜共生项目中,PET泡沫板产生的微塑料颗粒进入水体从而破坏整个循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62594.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修复增产一体含碳硅藻基硅肥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硅藻‑硅藻土‑硅酸盐”三者之间的“硅三角”关系,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修复增产一体的含碳硅藻基硅肥,用于将土壤中原有不溶性硅酸盐持续转化为可溶性硅肥,实现了无需每年施加硅肥的目标,达到了硅资源有效循环利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8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288356.9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蓝藻水华的水体修复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纳米纤维载体、负载于纳米纤维载体上的纳米聚硅酸和附着于纳米纤维载体上的硅藻。其能够在藻类富集区域为硅藻提供生长附着位点,稳定持续释放纳米硅酸,在带入适量目标硅藻的同时有助于土著硅藻快速生长,建立水体硅藻屏障,使硅藻在与蓝藻竞争营养盐时获得优势,抑制蓝藻繁殖。搭载的修复剂在封闭水体或流动水体中均不会流失,无需人力维护和多次投加,可从原位上长期控制蓝藻水华爆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1324.6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11/00 , C02F11/143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镉污泥的处理方法,首先将硅藻土置于碱性溶液中形成悬浊液,充分搅拌,使硅藻土与碱性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加入含镉污泥,继续搅拌,固液分离,获得固体产物。最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加热煅烧,得到内部封存有镉的硅藻土矿物晶体。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不仅对含镉污泥中的镉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还实现了镉在硅藻土矿物晶体中的封存,将镉封存在硅藻土矿物晶体的晶格内,使镉难以溶出进入水体和作物体内,造成危害。本发明含镉污泥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工业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88356.9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蓝藻水华的水体修复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纳米纤维载体、负载于纳米纤维载体上的纳米聚硅酸和附着于纳米纤维载体上的硅藻。其能够在藻类富集区域为硅藻提供生长附着位点,稳定持续释放纳米硅酸,在带入适量目标硅藻的同时有助于土著硅藻快速生长,建立水体硅藻屏障,使硅藻在与蓝藻竞争营养盐时获得优势,抑制蓝藻繁殖。搭载的修复剂在封闭水体或流动水体中均不会流失,无需人力维护和多次投加,可从原位上长期控制蓝藻水华爆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717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11140.X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硅藻的雾化液及其用作吸收化解肺中的硅结节的药物的用途。所述雾化液包括以各成分:生理盐水、沙丁胺醇雾化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雾化液、直径500~600μm的硅藻;其中,上述各成分的比例依次为:2mL:1mL:5mL:2mL:100~300mg。本申请通过在雾化剂中创新型引入硅藻,既能用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减轻痛苦,又能同时利用硅藻的吸硅特性吸收化解肺中的硅结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0055.9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1J20/1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间改性锂皂石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含镁化合物、含锂化合物、相应数量的硅藻土,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混匀,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完冷却至室温后,洗涤收集,干燥得到锂皂石硅藻土前躯体;步骤(2):将锂皂石硅藻土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一定量的乙醇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反应完冷却至室温后,洗涤收集,干燥得到该改性锂皂石硅藻土,然后在氮气气流中加热,得到层间改性锂皂石硅藻土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治理染料废水的用途,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新材料对阴阳离子染料有良好的吸附性,实现了以粘土材料治理环境污染的创新思想。
-
公开(公告)号:CN11231674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35935.5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改性聚酰胺复合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后处理改性提高正渗透聚酰胺复合膜抗污染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聚酰胺TFC膜易生物污染,导致膜出水通量降低,膜清洗频率增加,能耗增高,膜生命周期缩短,从而降低工艺处理效能,增加操作成本的问题。本发明得到的改性TFC膜能有效控制膜的生物污染。对于接枝两性离子聚合物,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具有很大的可控性,可以通过调控参数来控制有机聚合物的接枝长度和密度,进一步对膜包括抗污染和传质在内的性能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67708.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流道单元、污泥回收单元和供光单元;所述反应流道单元由下至上呈往复折弯延伸布置,包括造粒流道以及位于造粒流道上方的沉淀流道,所述造粒流道下端为进液口,造粒流道上端与沉淀流道下端连通,沉淀流道上端为出液口,所述沉淀流道孔径大于造粒流道孔径;所述沉淀流道靠近出液口位置设有集气口,该集气口通过第一支管与造粒流道连通;所述污泥回收单元与造粒流道通过第二支管连接;所述供光单元为反应流道单元提供光线;其运行灵活,管理简便,能够少占地、低能耗、高效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并回收污水中碳氮磷资源,实现污水和废气的零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