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6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2538.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道循环供热防冻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箱、管道系统、介质供给系统及测量系统,所述试验箱设置于地面之上;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系统和第二管道系统,所述第一管道系统设置于所述试验箱内,所述第二管道系统设置于所述试验箱外,与所述第一管道系统连通,所述管道系统外侧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介质供给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系统上;所述测量系统用于对所述管道系统内流体介质的温度进行测量,以验证通过理论计算出来的管道系统内流体介质的计算温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2768.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辽宁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中铁(辽宁)本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沈阳建筑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数据双驱动的富水隧道受力机理分析方法。引入了数据驱动模型,这种模型通过对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能够捕捉到富水隧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和变化趋势,从而对受力情况进行更加精准的预测。采用双驱动的方法不仅弥补了单一模型的不足,还能应对复杂工况下的受力分析,为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结合了物理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数据驱动模型的数据捕捉能力,形成了一种更全面和精确的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1424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55363.9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公开了山岭隧道围岩及衬砌温度场、应变场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温度采集模块箱、应变采集模块箱和数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山岭隧道内设定断面内设定位置的温度,应变传感器用于采集山岭隧道内设定断面内设定位置的应力,温度采集模块箱用于与温度传感器通信并记录由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应变采集模块箱用于与应变传感器通信并记录由应变传感器采集到的应力数据;数据处理器与温度采集模块箱和应变采集模块箱通信并处理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得到测试结果。该方法基于该系统而实现。其能够得到山岭隧道围岩及衬砌的温度-应力曲线,从而为认识隧道冻害机理及冻害分类的前提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594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2540.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4H1/20 , F24H9/14 , F24H9/1818 , F24H15/10 , F24H15/219 , F24H15/25 , F24H15/37 , F24H15/31 , F24H15/238 , F17D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消防管道循环供热设备和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及第一出水管路;第二加热系统,所述第二加热系统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管路及第二出水管路;进水主管路,所述进水主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及所述第二进水管路相连接;出水主管路,所述出水主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及所述第二出水管路相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加热系统及第二加热系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向消防管道循环送热,且当设备内部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启用备用设备,同时发出故障报警和维修指令,保障设备长期不间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0660114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427797.8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层结构(4)和路面结构(2)。寒区隧道包括拱圈(10)和仰拱(11),所述拱圈(10)和仰拱(11)之间具有交界线,基层结构(4)水平设置于寒区隧道内,并且,基层结构(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拱圈(10)和仰拱(11)的交界线处,使得基层结构(4)与仰拱(11)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12),基层结构(4)与拱圈(10)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14)。应用其便于对寒区隧道内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209745698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207980.0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机预埋基础承载能力试验的反力架,包括两根支撑梁,两根支撑梁下端可拆卸安装的底座上开设了第三通孔,两根支撑梁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与第二连接螺母可拆卸安装有两根横梁,两根横梁的下端通过第三连接螺栓与第三连接螺母可拆卸安装有加载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者在进行试验前可以快速将支撑梁、底座、横梁和加载平台组装成反力架整体,并且通过地锚和配重块作用在底座上使反力架的位置固定,在试验时可以保证反力架在受力时的结构稳定性,保证试验正常进行,在试验结束后可以快速的将反力架分解为横梁、支撑梁和底座等结构,便于携带搬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