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808578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905112.6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IPC: A01G18/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出菇装置,包括出菇架本体,所述出菇架本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在出菇架本体上设有摆放层,所述摆放层包括两根外支撑杆和两根内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低于外支撑杆设置,此出菇架可摆放两排菌包,菌包放置在外支撑杆和内支撑杆上,袋口向外,从而使菌包开口处呈向上倾斜状,倾斜角为15度。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稳定性好,解决了出菇积水的问题,且节约用水,单位面积摆放菌包的数量增多,适用于多数食用菌的出菇,可根据需要调节菌包放置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1080857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915308.3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IPC: A01G18/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高效培养架,包括框架体和支撑架,框架体包括四根支撑柱和四根角钢,四根角钢包括两根上角钢和两根下角钢,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撑架和移动支撑架,支撑柱通过与固定支撑架垂直焊接固定成长方体,两根上角钢呈左右对称分别焊接在两两支撑柱的上端点上,下角钢焊接在两两支撑柱的下端点上,且与上角钢对应,移动支撑架四角铰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夹紧钳和紧固螺母,夹紧钳为U型结构,其U型开口大于支撑柱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便于操作,培养架叠放安全,空间利用率高,可实现工厂化高效栽培,可根据需要调节层高,使用灵活方便,可适用于大部分食用菌的培养,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09360.2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 贵州高山六芝园种植有限公司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菇鱼共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2)菇棚修建;(3)鱼池修建;(4)日常管理;(5)采菇与收鱼。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棚外喷水降温,实现高温季节出菇,能够解决夏季棚内温度高、高温高湿,从而有效避免棚内产生食用菌病虫发生的菌菇培育方法;除了种植食用菌,还可以收获1批鱼,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063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66609.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糖渍油茶菇的制备方法,采用原料预处理→灭菌、灭酶活→糖液调配→真空浸糖→脱糖、滤水→冷冻→真空油炸→真空脱油→风味调制→包装的加工工艺流程。本发明采用真空糖渍,使油茶菇口感独特,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温度低、氧气浓度低,油茶菇不易变质;采用-35~-20℃冷冻处理,有效去除油茶菇的呼吸热,防止加工及贮存过程中变质;采用真空油炸、真空脱油工艺,处理时温度及氧气浓度低,能较好地保持油茶菇的营养及风味。本发明制备的糖渍油茶菇,脆香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风味油茶菇产品的需求,提升了油茶菇的附加值,而且产品携带和食用方便,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60225.9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茶菇菌袋工厂化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培养料的制备,装袋灭菌,消毒接种,菌丝培养,出菇期管理,采收步骤;培养料配方合理,能满足供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营养要求;由两个低压聚乙稀塑料袋组成的培养袋,能防止生产过程中菌袋刺、磨穿孔,减少杂菌的来源,提高了油茶菇的品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工艺条件,促进菌丝及子实体的生长,提高其生物转化率,使油茶菇保持较高的品质和较短的生长周期;搔菌处理能进一步提高培养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油茶菇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其产量。本发明提供的油茶菇菌袋工厂化生产方法,工艺简单,产量高,污染少,品质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651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4192.1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 贵州高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桑香蕈回归自然的栽培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进行马桑香蕈固体菌种制备、菌块固定模型、栽培菌块的制作、然后将已接种的马桑香蕈栽培菌块,抽去6合板,摆放至培养室的架子上,在22℃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待菌丝体长满一段时间后,利用光照、温差、干湿刺激马桑香蕈正常的转色,最后进行出菇管理,在12月至翌年4月出菇阶段,注意通风、保湿、保温,即可培育出优质的马桑香蕈商品菇。采用本发明栽培马桑香蕈,不仅出菇面积大、便于管理,而且培育出的马桑香蕈,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香味浓郁,生物学效率约60%。同时采用马桑生料栽培,操作技术简单,节约能源,营养损失小,生产成本低,可广泛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81495.X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贵州高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IPC: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孢子粉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前处理;破壁处理;超声提取;浓缩;冷冻干燥等步骤。本发明中灵芝孢子破壁方法采用酶解加微波破壁,有效提高了灵芝孢子破壁率,破壁率高达99%,并且能有效保留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超声波方法提取、真空冷冻干燥,有效地保留了灵芝孢子粉多糖的生物活性,避免免受溶剂、温度、压力等理化因素的影响,最终获得蔗糖香甜、纯度高、无有机溶剂残留的灵芝孢子粉多糖,且灵芝孢子粉多糖提取率较高,提取率高达99%。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8051.X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贵州高山六芝园种植有限公司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涉及菌类栽培领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灵芝固体菌种制备;b、椴木灭菌;c、接种与培养;d、子实体培养;e、黑玫瑰芝出芝管理。本发明采用固体菌种方式,菌丝活力高、菌种更纯、成本低、操作简单,培养基的成分及固体菌种的方式,是保证黑玫瑰芝快速生成、保证药用保健价值的核心技术;本发明充分集中各个菌段的营养成分,保证了大黑巨芝子实体的生长需要,仅用6~7个月时间,就可培育出直径达到60cm~80cm、体重6kg以上的黑玫瑰芝。本发明所公开的栽培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所产生的经济价值高,是促进菌类种植户和栽培企业增产、增收的好项目,所以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12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327331.6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贵州高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IPC: C07H15/203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麻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无虫、无杂质、无腐烂的天麻药材粉碎,过筛,然后想天麻粉中加入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浸泡,然后依次进行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过滤,滤渣加入乙醇溶液浸泡后重复以上提取操作两次,合并三次滤液,得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再经旋转蒸发、减压浓缩、干燥,得到所述天麻素提取物。本发明能有效将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素提取出来,且天麻素提取物的提取率比较高,提取率高达88%,且提取时间短,通过后期的蒸发、浓缩等工艺,能够将有机溶剂回收,不仅提高天麻素提取物的质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596895.6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