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桑香蕈回归自然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51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4192.1

    申请日:201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C05B1/02 C05G3/00 C05D3/00 C05F5/002 C05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桑香蕈回归自然的栽培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进行马桑香蕈固体菌种制备、菌块固定模型、栽培菌块的制作、然后将已接种的马桑香蕈栽培菌块,抽去6合板,摆放至培养室的架子上,在22℃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待菌丝体长满一段时间后,利用光照、温差、干湿刺激马桑香蕈正常的转色,最后进行出菇管理,在12月至翌年4月出菇阶段,注意通风、保湿、保温,即可培育出优质的马桑香蕈商品菇。采用本发明栽培马桑香蕈,不仅出菇面积大、便于管理,而且培育出的马桑香蕈,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香味浓郁,生物学效率约60%。同时采用马桑生料栽培,操作技术简单,节约能源,营养损失小,生产成本低,可广泛推广使用。

    一种菌块固定装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02740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20061975.4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块固定装置,其主要由外壳、内层、活页、卡扣组成;所述外壳、内层均呈矩形结构;外壳为一整体,包裹在内层的外部,搭接处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所述内层由4块木板拼接而成,有3处相互连接的角端通过活页连接,剩余一端通过卡扣紧固连接;整个菌块固定装置在使用状态时呈矩形结构,在打开状态时呈条形结构。所述外壳的材质为0.5~0.8mm的钢板;内层的材质为3~5mm的木质。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是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试制所得,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最主要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法所制得的菌块因为不能压实容易散落的问题,特别适合在同行业推广和应用。

    一种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8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8051.X

    申请日:2016-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C05F5/002 C12N1/14 C05F11/00

    Abstract: 一种黑玫瑰芝的栽培方法涉及菌类栽培领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灵芝固体菌种制备;b、椴木灭菌;c、接种与培养;d、子实体培养;e、黑玫瑰芝出芝管理。本发明采用固体菌种方式,菌丝活力高、菌种更纯、成本低、操作简单,培养基的成分及固体菌种的方式,是保证黑玫瑰芝快速生成、保证药用保健价值的核心技术;本发明充分集中各个菌段的营养成分,保证了大黑巨芝子实体的生长需要,仅用6~7个月时间,就可培育出直径达到60cm~80cm、体重6kg以上的黑玫瑰芝。本发明所公开的栽培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所产生的经济价值高,是促进菌类种植户和栽培企业增产、增收的好项目,所以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一种灵芝黑茶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038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53905.0

    申请日:2013-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黑茶及其加工方法,加工方法为:洗茶-喷淋灵芝提取物-发酵-低温浓缩干燥-包装;采用本方法加工的灵芝黑茶解决灵芝活性成分不能被有效提取、灵芝与茶叶活性成分不能有效结合并为人体吸收,口感差、色泽不好的产品质量问题。该茶可以补充膳食营养、调理肠胃、促进消化、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保健美容,防癌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并且茶口感好。

    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6279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83106.X

    申请日:2016-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类深加工技术领域,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离并清洗红托竹荪菌托;B、干燥;C、磨粉;D、封装保存。本发明通过制备方法加工出红托竹荪菌托粉,该粉可广泛应用于美容、食品领域,可以为红托竹荪的种植企业带来高额的附加利润。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和预测,仅红托竹荪菌托一项,就可以为企业带来超过30%以上的额外利润,使贵州省的竹荪种植、食品产业,延伸到美容、健康产业,仅此红托竹荪菌托一项,贵州省竹荪产业年收入可从现阶段的约6亿元/年,增长到9亿元/年。所以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

    一种猴菇红茶砖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731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70201.8

    申请日:2016-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14 A23F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猴菇红茶砖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选取的红茶加水浸泡,水份含量控制在55~65%之间,采用巴氏灭菌;然后进行猴头菇菌种液体培养基制备,将所制得的培养基高温灭菌30min;待温度降至25~30℃时,按3~5%菌种量接入猴头菇菌种;将接种后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20~30℃;待菌瓶内形成菌丝球后,直接接入灭菌后的红茶中,并在25℃弱光下发酵培养;当发酵红茶形成白色菌丝体后,将红茶压制成砖形,低温烘干即得猴菇红茶砖茶。采用本发明所制得砖茶同时含有猴头菇和红茶的主要营养成分猴头菇多糖、聚酯型儿茶素及茶黄素,保持了两者独特的色香味,强化了猴头菇、红茶特有的护肝养胃功效。

    一种用空心秸秆为覆盖物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706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41233.9

    申请日:2017-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Abstract: 一种用空心秸秆为覆盖物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制备羊肚菌菌种;b、大田种植准备;c、大田种植;d、田间管理;e、出菇管理。本发明有效提高地膜下的空气含氧量,显著加速羊肚菌丝的生长,缩短羊肚菌栽培周期;避免稻草等空心秸秆收割后焚烧还田所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发明采用空心秸秆作为羊肚菌大田栽培的畦床覆盖物,操作技术简单,节约资源,覆盖物生产成本低,来源广泛,非常适合羊肚菌种植推广使用。最重要的是上述方法提高了羊肚菌的产品品质,比现有人工栽培的羊肚菌香味浓,还大大提高了羊肚菌的产量,可作为特色食用菌产业来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