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1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03404.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D251/38 , C07D413/10 , C07D413/14 , A61K31/5355 , A61K31/53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和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苯基三嗪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N‑苯基三嗪酮衍生物在37.5–150a.i.g/ha剂量下对阔叶杂草具有100%防除效果,部分化合物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该类化合物在低剂量下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PPO类抑制剂及阔叶杂草苗后除草剂开发使用,该衍生物的结构新颖,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603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3853.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D251/38 , A01N43/66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和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苯基三嗪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N‑苯基三嗪酮衍生物在37.5‑150a.i.g/ha剂量下对六种杂草具有100%防除效果;该类化合物在低剂量下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PPO类抑制剂及阔叶杂草苗后除草剂开发使用,该衍生物的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82995.8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D251/38 , A01N43/66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和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苯基硫代三嗪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N‑苯基硫代三嗪酮衍生物为含肟酯基的N‑苯基硫代三嗪酮衍生物或含肟醚基的N‑苯基硫代三嗪酮衍生物;本发明N‑苯基硫代三嗪酮衍生物在37.5‑150a.i.g/ha剂量下对六种杂草具有100%防除效果;该类化合物在低剂量下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且对玉米、小麦、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在农业上可作为选择性除草剂,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PPO类抑制剂及阔叶杂草苗后除草剂开发使用,该衍生物的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2679.5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C251/44 , C07C249/08 , A01N35/1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茚酮衍生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茚酮衍生物,对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辣椒轻斑驳病毒病毒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可以作为制备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辣椒轻斑驳病毒的抗植物病毒药物的活性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3299.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C69/734 , C07C309/73 , C07C69/78 , C07C69/92 , C07D307/68 , C07D333/38 , C07D213/80 , C07D213/79 , C07D213/803 , C07D213/643 , C07C67/14 , C07C67/08 , C07C303/30 , A01N41/04 , A01N37/10 , A01N43/08 , A01N43/16 , A01N43/40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和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然萘醌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天然萘醌衍生物为含芳基羧酸的天然萘醌衍生物或含二苯醚单元的天然萘醌衍生物;本发明天然萘醌芳基羧酸类衍生物、天然萘醌二苯醚类衍生物,部分化合物在300a.i.g/ha剂量下对六种杂草(稗草,马唐,狗尾草,苘麻、反枝苋、马齿苋等)具有100%防除效果;该类化合物在低剂量下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且对玉米、小麦、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在农业上可作为选择性除草剂用作作物,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PSⅡ类抑制剂及阔叶杂草苗后除草剂开发使用,该衍生物的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52679.5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C251/44 , C07C249/08 , A01N35/1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茚酮衍生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茚酮衍生物,对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辣椒轻斑驳病毒病毒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可以作为制备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辣椒轻斑驳病毒的抗植物病毒药物的活性组分。#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9084.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209/48 , C07D209/49 , A01N43/82 , A01N43/38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和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N‑苯基亚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N‑苯基亚胺类衍生物,包括:式1所示结构的含1,2,4‑噁二唑‑N‑苯基亚胺类衍生物、式2所示结构的1,3,4‑噁二唑‑N‑苯基亚胺类衍生物、式3所示结构的N‑苯基亚胺酰胺(酯)类衍生物或式4所示结构的N‑苯基亚胺苯甲酸酯类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含N‑苯基亚胺类衍生物在10a.i.g/亩剂量下对阔叶杂草具有100%抑制效果,甚至在2.5a.i.g/亩剂量下,部分化合物仍对阔叶杂草有100%的抑制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PPO类抑制剂及阔叶杂草苗后除草剂开发使用,其结构简单,应用前景广阔。#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5578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19980.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D231/20 , C07D413/12 , A01N43/56 , A01N43/80 , A01N47/06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吡唑衍生物为含肟醚基的吡唑衍生物或含苯甲酰基的吡唑衍生物;所述含肟醚基的吡唑衍生物是将吡唑苯甲酰上的羰基与O‑取代基羟胺反应生成肟醚;所述含苯甲酰基的吡唑衍生物将吡唑上的羟基被不同基团取代;所述不同基团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甲酰基、4‑硝基苯磺酰基、乙基异丙基碳酸酯基、环丙基异噁唑甲酰基、1,3‑二甲基吡唑甲酰基中任一种;所述肟醚为O‑烯丙基肟醚、O‑苄基肟醚中任一种;该衍生物具有有效的苗前苗后除草及酶抑制活性,能应用于除草剂及酶抑制剂制作;该衍生物的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