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3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9018.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B22F10/28 , B22F1/08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1/04 , C22C1/11 , C22C45/10 , B22F10/85 , B22F10/366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超宽带非晶合金天线的设计制造方法,包括:面向一体化增材制造进行空间微波部件优化设计,以偶极子发射前端为一体化微波部件的代表,利用折叠弓形天线和中心馈电环形天线组合实现天线中的电偶极和磁偶极;通过一对差分馈电实现天线信号的激励,提供可扩展性和易于增材制造实现的结构;基于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的高强度非晶合金实现技术,优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以及扫描策略;根据天线的结构特点调整角度摆放打印成型;对打印成型的非晶合金天线进行测试完成天线性能验证。本发明满足高强度、高可靠和一体化的要求,采用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非晶合金实现了在空间极端温度环境下具有高可靠的微波部件一体化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599915.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P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微凸起大功率铁氧体环行器设计方法,包括:加工得到具有凸台的金属腔体;在铁氧体基片表面上加工出若干个凸起,得到具有凸起的铁氧体;将具有凸起的铁氧体固定在金属腔体的凸台上。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保证电性能不变与不额外增加微波部件体积、重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铁氧体环行器微放电阈值功率的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25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28627.0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37/32 , C01B32/194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转移的电子轰击诱发释气抑制方法,首先,对一致性较好、缺陷少的铜基石墨烯样品采用PMMA(聚甲基丙稀酸甲酯)旋涂的方式制备石墨烯柔性聚合物载体,通过对石墨烯附着在载体上的质量进行表征,优化PMMA旋涂工艺;然后采用氯化铁溶液对铜基进行刻蚀以获得只含有石墨烯的柔性载体;在经过转移目标微波材料的表面活化后,通过旋转并加热的辅助方式对石墨烯进行转移,以获得质量较好的石墨烯修饰微波材料表面;最后,通过XRD和拉曼光谱测量表征转移石墨烯质量后,在电子轰击诱发释气的测试设备中获得表面修饰对释气的改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77005.2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3/2273 , G01N1/32 , G01B21/18
Abstract: 一种原位监测辐照放电表面成键态断层剖面的方法,在设定的真空度环境下,包括:将样品底部连接示波器,判定不同能量电子辐照下样品表面是否发生放电,确定电子辐照门限值;采用原位Ar+离子刻蚀的方法对样品表面的断层剖面进行刻蚀,并标定刻蚀速率;选择辐照条件超过电子辐照门限值,对样品进行辐照;然后对样品表面进行逐步刻蚀,采用XPS获得不同刻蚀深度剖面的表面结合能谱。本发明所提出的原位成键态剖面的测试方法,极大的突破了电子辐照放电后原位表征的限制,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74691.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低无源互调馈源双工器及其用于接收和发射的方法,通过在结构上将双工器腔体与天线馈源底座一体化设计加工,精确计算双工器与天线馈源尺寸,对双工器公共谐振杆和馈源输入接口内外导体共同设计,设计匹配端口阻抗,调节公共谐振杆形状、尺寸和距离,优化两种器件之间的相位,实现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传统设计中用电缆连接双工器与天线馈源,减少了电连接器的使用,去掉了依靠弹力连接的部分,避免了敏感部位的接触非线性,大大的改善了产品的PIM特性,从而达到降低系统PIM的目的,解决了微波双工器与天线馈源系统的无源互调抑制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73215.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放电的调零检测的控制方法:步骤1,监测微放电调零电平发生异常时,频谱仪上的调零电平跳变量;步骤2,采用粗调模式调节幅度控制旋钮,并观察频谱仪上的调零电平跳变量的变化;步骤3,在步骤2进行的过程中,实时观察调零电平跳变量是否出现先快速下降而后保持不变或者上升的现象,是则采用精调模式并进入步骤4,否则继续步骤2;步骤4,判断是否满足调零电平跳变量≤‑70dBm时,若是,则完成调零电平的调整,若否,则采用精调模式继续调整。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调节效率和调节精度,解决了现有调零检测法中手动调整幅度或相位导致调整效率与调节精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6973.1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3D打印的Ka频段波导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Ka频段波导滤波器包括五边形谐振体,五边形谐振体包括一体相连通的矩形谐振体和三角形谐振体;矩形谐振体的一端一体连通有输入谐振器,矩形谐振体的另一端一体连通有所述的输出谐振器;三角形谐振体的侧壁上靠近顶角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电镀孔;金属膜片将五边形谐振体分割为多个五边形谐振器。本发明提出的Ka频段波导滤波器,基于金属3D打印工艺,在三角形谐振体的侧壁上靠近顶角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电镀孔,在保证电磁波不发生泄露及不影响滤波器整体电性能的基础上,使Ka频段波导滤波器在后期化学电镀时液体充分在Ka频段波导滤波器中流动,达到充分电镀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203565.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3D打印的大功率腔体滤波器,包括:至少两个球形谐振器和至少一个耦合孔;相邻两个球形谐振器之间通过一个耦合孔连通;其中,耦合孔的横向截面为封闭形状,纵向截面为通孔。本发明采用球形谐振器结合耦合孔的设计实现了无调谐双模设计,在达到预期电性能的前提下避免了传统调谐结构及可能的窄间距引发的微放电效应,提高了微放电阈值;提出了大耦合窗结构,在微波部件内部避免了窄间距和微小结构,进一步实现了微放电阈值的提升;同时兼顾考虑了3D打印的工艺特点,在一体化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降低了大功率腔体滤波器对加工精度的需求,实现了抗无源互调设计;在空间工业和卫星大功率微波产品领域极具工程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00072.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P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M模介质谐振机构,包括:谐振腔体、上盖板、弹性盖板、TEM金属谐振柱、TM介质谐振器和紧固螺钉。所述谐振腔体为方腔结构,谐振腔体底部具有TEM金属谐振柱;该TEM金属谐振柱顶部设有限位坑,谐振腔体内设有TM介质谐振器,TM介质谐振器外直径与所述限位坑直径相同;该TM介质谐振器位于TEM金属谐振柱限位坑与弹性盖板之间;上盖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谐振腔体的顶部,使谐振腔形成电磁密闭的环境;TM介质谐振器的底面和顶端均进行被银处理。在保持介质谐振器和高度和内外直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计金属台阶的外部直径D1来改变谐振器和滤波器的工作频率,使滤波器满足设计指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475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1374691.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低无源互调馈源双工器及其用于接收和发射的方法,通过在结构上将双工器腔体与天线馈源底座一体化设计加工,精确计算双工器与天线馈源尺寸,对双工器公共谐振杆和馈源输入接口内外导体共同设计,设计匹配端口阻抗,调节公共谐振杆形状、尺寸和距离,优化两种器件之间的相位,实现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传统设计中用电缆连接双工器与天线馈源,减少了电连接器的使用,去掉了依靠弹力连接的部分,避免了敏感部位的接触非线性,大大的改善了产品的PIM特性,从而达到降低系统PIM的目的,解决了微波双工器与天线馈源系统的无源互调抑制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