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65714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194587.3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尺反馈信号的转子不平衡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固定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上滑动连接有采用光栅副作为振动测量的光电柔性梁式软支撑架(18);光电柔性梁式软支撑架(18)上架设有转子(12),所述转子(12)与转子驱动机构联接,并被转子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用于实现伺服电动机(10)转速的控制、振动信号采集和光电传感器(13)控制和采集的功能控制器(8)。与传统动平衡装置相比,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测量精度高,易于实现高速高精度转子的不平衡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57178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10019030.6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式电容传感原理的转子高精度动平衡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实现不平衡振动提取的电容式转子支撑架(3),电容式转子支撑架(3)上架设有转子(5);所述底板(1)上还固定有与转子(5)联接并驱动转子(5)转动的龙门式转子驱动机构。支撑动框架的移动改变了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值,从而实现微弱不平衡振动的提取;龙门式结构可以减小装置传动的误差,从而提高装置的精度。与传统动平衡装置相比,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结构简单、灵敏度较高、响应速度快,更适用于对平衡标准较高的超精密转子进行动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71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94587.3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尺反馈信号的转子不平衡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固定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上滑动连接有采用光栅副作为振动测量的光电柔性梁式软支撑架(18);光电柔性梁式软支撑架(18)上架设有转子(12),所述转子(12)与转子驱动机构联接,并被转子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用于实现伺服电动机(10)转速的控制、振动信号采集和光电传感器(13)控制和采集的功能控制器(8)。与传统动平衡装置相比,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测量精度高,易于实现高速高精度转子的不平衡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46072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5556.3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转子轴承系统空间振动的动平衡抑制方法。本发明在测试转子轴承系统空间振动的基础上,给出位移及振动运动轨迹面积与不平衡量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包含转子位移及轴承振动的优化目标函数,结合优化方法实现两者的同步抑制,兼顾了转子回转精度的提升与失衡振动能量的抑制,并通过权重系数的配置,控制不同方位、不同截面上位移及振动抑制效果的比重。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振动抑制方法鲜有综合考虑转子位移或轴承振动,且振动测试多数仅针对单方向或单截面实施,从而导致时有顾此失彼现象发生的缺点。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能使转子轴承系统振动控制效果达到最优,在保证系统运行精度的同时,亦能有效延长系统运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837947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72017.7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B81C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机构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单个双稳态机构及其外特性的多稳态机构实现方法,包括框架和框架内的柔性双稳态机构,柔性双稳态机构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框架内,其特征是:平行于柔性双稳态机构水平轴线有连杆滑块机构,连杆滑块机构包括导轨、滑块和连杆,滑块在导轨内,下一级连杆滑块机构导轨与相邻的上一级连杆滑块机构导轨相互垂直,第一级连杆滑块机构的连杆连接柔性双稳态机构的梭,通过每一级连杆滑块机构导轨内滑块的移动和柔性双稳态机构的梭的上下位置变化,使最后一级滑块形成N=2M+1数目的稳态位置,其中M是连杆滑块机构的数目,M最小值为1。它依靠柔性双稳态机构存储的弹性势能来保留稳定状态,不需外力的持续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701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74065.X
申请日:2010-05-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稳态机构,特别是一种基于Young双稳态柔性机构的三稳态实现方法,包括两个Young双稳态机构,其特征是:一个Young双稳态机构作为反向Young双稳态机构,另一个作为正向Young双稳态机构,将反向Young双稳态机构在预应变的状态下通过连接连杆和正向Young双稳态机构铰接,两个铰接点分别在反向Young双稳态机构和正向Young双稳态机构的刚性杆上,构成三稳态机构初始的第一稳态;当给连杆施加外力时,三稳态机构从第一个稳态位置经过第一个非稳态平衡位置跳跃到第二个稳态位置,依次直到三稳态机构跳跃到第三个稳态位置。它可以应用于多路开关、多路阀门以及双向旋转加速度传感器、继电器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79805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6583.0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B8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柔性机构领域,涉及一种全柔性四稳态机构及四稳态机构的实现方法,一种全柔性四稳态机构,包括柔性双稳态机构和柔性固定导向机构;柔性双稳态机构是双稳态柔性机构;柔性固定导向机构有一个导向块,导向块的上、下两端各连接两组柔性梁,共四组柔性梁;导向块下面的两组柔性梁的下端固定,导向块上面的两组柔性梁的上端与柔性双稳态机构的梭连接。依据全柔性四稳态机构形成四稳态方法。它能耗小、无需外力或摩擦作用、结构简单、造价低、稳定性好、不需要装配、重复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137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50498.4
申请日:2008-07-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阀门、继电器等领域的柔性多稳态机构,特别是一种平面柔性三稳态机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框架(1),在框架(1)上连接有能够提供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的运动的双稳态机构(2),连接杆(5)一端与双稳态机构(2)连接,另一端与滑块(8)连接;滑块(8)可以在滑轨(3)内自由滑动;滑块(8)在导轨内从导轨中间位置向左侧或右侧运动时,连接杆(5)拉动双稳态机构(2)运动,在经过一个非稳态平衡位置后跳跃到第二个稳态位置,此位置是机构中存储的弹性势能的一个局部极小值点构成稳态位置,滑块(8)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左侧或右侧的稳态位置上。它零件数目少、结构简单、装配简易、造价低廉、结构对称。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38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1113352.3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内圆孔轮廓误差自动测量装置,包括固定于被测孔的端面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实现本发明装置初步定心的刻度标识;支撑架上通过吸附在被测孔端面的电磁吸盘实现与被测孔的固联;支撑架上固定有XY轴位移平台,XY轴位移平台上固定有超声电机,超声电机的旋转轴穿过XY轴位移平台的中心孔与倒T形的测量杆的竖直杆上端固定连接;测量杆的水平杆的一端设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另一端设有用于平衡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重量与测量杆的水平杆重量的配重装置;测量杆的竖直杆上设有当测量杆旋转时可保证导线不会缠绕而影响测量的导电滑环。本发明可以实现内圆孔轮廓误差的精确、高效测量,具有携带方便、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497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36127.8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真空浸渍与热压固化成型方法,包括真空加热预浸渍以及热压浸渍固化成型,并通过真空加热浸渍装置和压浸渍与固化装置实现复合材料的加热浸渍和挤压成形,使得碳纤维布叠层中的气体杂质能够及时排出,能够弥补真空浸渍的不足,使固化溶液更好地充填到碳纤维布的间隙中,且经过挤压后的复合材料气孔、缩孔和缩松等缺陷可明显减少,致密度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本发明可根据上下模配合的形状实现近净成形不同形状尺寸的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