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98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81139.6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材料表达式为C‑sphere/S/MoS2,其中C‑sphere表示纳米碳球,尺寸在80nm~150nm之间,S表示升华硫,MoS2为蜂窝状结构,为升华硫和碳提供附着点。该材料可通过水热法和管式炉烧结法制备得到。本发明中,一方面,纳米碳球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电导率,而且为硫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和物理吸附作用;另一方面,蜂窝状MoS2的加入为硫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蜂窝状MoS2特殊的金属‑硫键可以有效地抑制穿梭效应,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性能,本发明C‑sphere/S/MoS2复合材料的容量和容量保留率获得显著提高,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台阶轴毛坯的闭塞精锻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757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10699.8

    申请日:2017-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B21J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台阶轴毛坯的闭塞精锻工艺,包括:1)将加热好的棒料放入下模芯中并合模;2)当模腔内压力P增大到四个上滑块承受的背压Fs时,四个上滑块沿径向向外运动,随着模腔压力进一步增大,增大到四个下滑块承受的背压Fx时,四个下滑块也开始沿径向向外运动;3)由于Fx大于Fs,和四个上滑块接触的坯料沿径向向外流动的速度快,而和四个下滑块接触的坯料沿径向向外流动速度慢;4)最终两者同时到达或者先后到达极限位置,四个上滑块由上档料挡住,而四个下滑块由下挡块挡住,成形终了;5)开模。本发明能够在一台设备上完成该复杂毛坯的成形,具有生产效率高,锻件流线好、质量好,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一种采用分割技术的高效充放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3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67201.2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一种采用分割技术的高效充放电方法,将一块电池分成N份电池单元,各份电池单元按并联关系连接,并给每份电池单元配有独立充电芯头,取其中M份电池单元,M<N,并在M份电池单元与剩余的N-M份电池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开关,在充电阶段,当电量小于告警电量时,为快充模式,开关断开,适配器电流分配至其中M份电池单元上,仅为所述M份电池单元充电;当电量大于等于告警电量时,开关闭合,适配器电流平均分配到每份电池单元上,各份电池单元同时充电。本发明采用内部分割技术,提高充电电池的充电速率,不仅使充电时间缩短,而且对电池的损伤程度减小,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可靠,适应性强。

    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471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38831.0

    申请日:2017-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52 C30B21/04 C30B28/08

    Abstract: 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在Fe‑Al间金属化合物中加入微量的具有强延展性的难熔金属Ta,配制共晶合金或者非共晶合金,通过共晶反应获得Fe(Al,Ta)/Fe2Ta(Al)共晶复合材料或者Fe‑Al‑Ta非共晶复合材料,其中的Laves相Fe2Ta(Al)具有六方C14结构(熔点>1700℃),在温度高于1000℃时有很高的强度,基体相Fe(Al,Ta)与Laves相Fe2Ta(Al)从熔体中同时共生复合,从而改善材料的脆性并提高材料强度,本发明不仅为Laves相合金成分设计和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拓展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种多功能一体Fe-Al-Ta共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438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221058.8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一体Fe‑Al‑Ta共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技术、喷涂和光化学沉积等工艺技术相结合,在制备材料过程中通过改变Fe‑Al‑Ta共晶复合材料的凝固速率,并利用喷涂和光化学沉积等工艺技术对材料某个区域进行特定加工,这个区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或图案,使得制备出材料在图案化区域具有所需的特定性能,从而制备出多重功能集于一体的材料。因此通过三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改变不同区域的凝固速率来改变材料的凝固组织,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在某个特定的区域采用喷涂、光化学沉积技术进行特定加工,由此制备出的试样集多重功能于一体。材料性能被集中化、简洁化、多样化,综合性能由此得以提高。

    采用布里奇曼定向凝固技术制备Fe-Al-Ta多功能一体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09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91697.X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采用布里奇曼定向凝固技术制备Fe-Al-Ta多功能一体材料的方法,通过改变Fe-Al-Ta三元合金不同区域的凝固速率,来改变凝固组织特征,从而得到Fe-Al-Ta多功能一体材料。在低凝固速率时组织为层片状共晶,随着凝固速率的增大,组织向棒状共晶转化,当凝固速率进一步增大时,组织逐渐转变为球状共晶。由于不同凝固速率的凝固组织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不同区域的凝固速率来改变材料性能,从而使材料性能集中化、简洁化、多样化,制备出多重功能集于一体的材料,使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

    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471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438831.0

    申请日:2017-06-12

    Abstract: 一种Fe‑Al‑Ta复合材料的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定向凝固制备方法,在Fe‑Al间金属化合物中加入微量的具有强延展性的难熔金属Ta,配制共晶合金或者非共晶合金,通过共晶反应获得Fe(Al,Ta)/Fe2Ta(Al)共晶复合材料或者Fe‑Al‑Ta非共晶复合材料,其中的Laves相Fe2Ta(Al)具有六方C14结构(熔点>1700℃),在温度高于1000℃时有很高的强度,基体相Fe(Al,Ta)与Laves相Fe2Ta(Al)从熔体中同时共生复合,从而改善材料的脆性并提高材料强度,本发明不仅为Laves相合金成分设计和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拓展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种补偿式定向凝固用液态金属冷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946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1194117.4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偿式定向凝固用液态金属冷却装置,包括液态金属冷却液容器,以及可以手动拆分组合的补偿杆和带补偿装置的抽拉杆。本发明提供的补偿式定向凝固用液态金属冷却装置,能够针对铸件模壳与抽拉杆存在截面差,导致在定向凝固过程中随着铸件被拉入冷却介质,使液态金属冷却液溢出产生浪费的问题,通过手动选择需要进行补偿的截面积,对抽拉杆和铸件模壳的截面差进行补偿,从而减少液态金属冷却介质的损耗。

    采用布里奇曼定向凝固技术制备Fe-Al-Ta多功能一体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0942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491697.X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采用布里奇曼定向凝固技术制备Fe‑Al‑Ta多功能一体材料的方法,通过改变Fe‑Al‑Ta三元合金不同区域的凝固速率,来改变凝固组织特征,从而得到Fe‑Al‑Ta多功能一体材料。在低凝固速率时组织为层片状共晶,随着凝固速率的增大,组织向棒状共晶转化,当凝固速率进一步增大时,组织逐渐转变为球状共晶。由于不同凝固速率的凝固组织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不同区域的凝固速率来改变材料性能,从而使材料性能集中化、简洁化、多样化,制备出多重功能集于一体的材料,使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

    一种渐开线齿轮滚轧模具及成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25646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846924.2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渐开线齿轮滚轧模具及成形工艺,滚轧模具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滚轧模具和第二滚轧模具,两模具的齿数和模数均相同;第一滚轧模具上依次设有第0道次齿区域、第1道次齿区域、第2道次齿区域……第N道次齿区域;每一道次齿区域中的齿型相同;第一滚轧模具和第二滚轧模具结构相同,齿形均采用渐开线;第0道次齿区域至第N道次齿区域在第一滚轧模具上顺时针排布,在第二滚轧模具上顺时针排布。本发明对坯料进行定点滚轧,滚轧模具间的中心距固定,成形过程中滚轧模具无需径向进给,坯料受力均衡、定位准确、不均匀变形少;采用速度强制同步滚轧方式,实现成形过程中齿形的动态分度,消除了自由分度式滚轧引起的齿距累积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