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性电子共形转印的气动软体机械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71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3872.X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电子共形转印的气动软体机械手系统,涉及柔性电子薄膜的共形转印工艺,该系统包括三轴直线运动模块、气动控制箱和软体机械手。所述三轴直线运动模块包括x轴、y轴和z轴,x轴固定于地面,x、y、z轴上都安装有滑轨,x轴与y轴通过滑块与两滑轨间的相互配合产生连接,y轴与z轴也通过滑块与两滑轨间的相互配合产生连接,各轴上安装有电机驱动,所述气动控制箱固定于z轴上,所述软体机械手通过锥形夹具安装于z轴上,所述气动控制箱与软体机械手之间有两根通气管相连,所述锥形夹具整体呈圆锥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与z轴下端,锥形夹具的圆锥面设计有镂空,锥形夹具的下端与软体机械手的侧面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固定。

    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动拧螺栓工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14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274985.7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动拧螺栓工具及方法,包括手柄,手柄上方与安装固定结构件连接,安装固定结构件上方与上螺栓固定件连接,安装固定结构件下方通过滑块连接件和螺母垫片安装件连接,螺母垫片安装件下方与导轨齿条滑动块相连,导轨齿条滑动块与手柄连接;所述的螺母垫片安装件上设有半圆环形垫片安装定位结构,螺母垫片安装件上设有延伸的六边形螺母安装定位结构,螺母垫片安装件下方的圆柱形导向滑动部分在导轨齿条滑动块内的圆柱形滑道中滑动;上螺栓固定件用于定位紧固待拧螺栓;本发明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

    一种可生物降解锌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308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669151.9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一种可生物降解锌合金的制备方法,将镁粉和锌粉均匀混合后研磨,干燥研磨产物,得到合金化Zn(Mg)粉末;再将合金化Zn(Mg)粉末和铜粉均匀混合后研磨,干燥研磨产物,得到合金化Zn(Mg,Cu)粉末;将合金化Zn(Mg,Cu)热压烧结,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可生物降解锌合金;本发明使用的合金元素简单且价格相对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其核心步骤包括机械合金化制粉和粉末烧结,将机械合金化粉末烧结成块材,得到可生物降解锌合金;该方法制备的锌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适宜的降解速率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达到了可生物降解合金的要求。

    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能源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6821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602705.9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废热能源回收装置,通过在水下航行器高温壳体外侧设置内连接层,内连接层外侧设有外连接层,内连接层与外连接层之间的内连接层外表面贴设有热电组件,内连接层与外连接层之间填充有绝热层,利用热电组件贴设于水下航行器高温壳体外侧于外连接层之间,再通过绝热层进行隔离,水下航行器壳体作为高温面通过连接面将热量传导给热电组件的热面,水层通过连接面为热电组件提供低温面,热电组件将高低温端的温差转换为电参数输出,利用热电组件的热点远离将水下航行器的废热转化成为电能再利用,本装置结构简单,由于热电组件不含运动部件,因此回收结构稳定,将航行器废热转化为电能,提高水下航行器的能源利用效率。

    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754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123195.7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能进行水下人工侧线实验、仿生机器鱼航行实验、光学探测实验、洋流发电模拟洋流实验。结构简单,易于灵活组装与拆卸。包括截面为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侧面垂直方向带有毫米级刻度,底部带有圆形刻度,内部可嵌套等形状截面O型亚克力隔板,形成环形水槽;O型加长水箱内部可以组装由变频调速电机驱动的模拟洋流的螺旋桨;O型加长水箱正上方安装多自由度桁架,其周围布置XYZ轴摄像机设备。本发明以O型加长水箱及多自由度桁架为基础,可添加各功能模块,完成水下多功能实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实验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同时提高实验材料与场地的利用率,节省研制费用。

    一种弯曲状态下的软体双向弯曲气动执行器的数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3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52745.4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曲状态下的软体双向弯曲气动执行器的数模构建方法,该方法将软体双向弯曲气动执行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膨胀侧,另一部分为未膨胀侧。首先分别对膨胀侧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其拉伸变形与弯曲变形,然后对未膨胀侧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其压缩变形与剪切变形,最终通过整体的弯矩守恒,建立输入压力与执行器弯曲角度间的关系。本发明提供了新的适用于软体双向弯曲气动执行器的弯曲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精确得出了驱动压力与双向弯曲气动执行器的弯曲角度之间的关系式,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对其精确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种水下仿生侧线感知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836233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07857.1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一种水下仿生侧线感知阵列,包括仿生侧线阵列结构本体、流道通水孔、内部通道以及若干水流和水压复合传感器,其中,水流和水压复合传感器包括电活性聚合物智能材料纤毛、压强传感器、电极和底座,仿生侧线阵列结构本体沿长度方向内部开设有内部通道,水流和水压复合传感器设置在内部通道内,仿生侧线阵列结构本体一侧开设有若干个与内部通道相连通的流道通水孔;底座设置在内部通道内,底座上设置有四个电极,底座上设置有电活性聚合物智能材料纤毛压强传感器布置在底座上。本发明具有模拟鱼类侧线系统,同时感知水流和水压变化,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和精度高,可以为精确感知侧线阵列周围水环境变化提供测量依据。

    一种自生长机器人变刚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9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03742.5

    申请日:2024-12-23

    Inventor: 郑腾飞 苗茁 周文

    Abstract: 一种自生长机器人变刚度装置及方法,包括自生长机器人主体,自生长机器人主体尾端连接在基座的生长出口,基座上设有一个充气入口,自生长机器人主体尖端头部安装有端盖,端盖和引导扣连接,引导扣上连接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勾面配合连接的魔术贴毛面粘贴在自生长机器人主体表面,自生长机器人主体外翻储存在基座中;基座充气后气压驱动自生长机器人主体尖端外翻而生长,魔术贴毛面随自生长机器人主体尖端外翻向前生长伸出,端盖通过引导扣带动魔术贴勾面向前运动,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贴合,支撑自生长机器人主体硬化,实现自生长机器人变刚度;本发明保证自生长机器人在生长过程中的硬化,一边生长一边硬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