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413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474600.0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吸潮高强度玻璃前体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软化学法技术领域。该微球包括以下原料:硅溶胶、盐和硼酸;其中,所述盐为醋酸盐和硝酸盐,醋酸盐中醋酸根和硝酸盐中硝酸根的摩尔比为3‑5:1,硼酸和硅溶胶的质量比为6‑8:100,盐和硼酸的质量比为44‑58:6‑8。本发明的玻璃前体微球在不添加稳定剂或高分子粘结剂条件下,不易挤碎、变形,在空气中不易吸潮,可达两个月不板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的玻璃前体微粒易吸潮、强度低和制备过程能耗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74889.6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粒径分布复合硅酸盐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对水玻璃或硅溶胶进行稀释和酸化处理后加入碱金属、碱土金属等无机盐以及黄原胶溶液得到均匀、稳定的复合硅酸盐前驱液,在苯甲醇或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加入乳化剂得到油相;采用二次膜乳化技术制备油包水乳液,通过膜管孔径、气压、磁力泵流速等对乳液的粒径分布进行调控,获得窄粒径分布乳液;采用旋转蒸发法对乳液进行固化,得到窄粒径分布复合硅酸盐凝胶微球。本发明具有实验设备及工艺方法简单,经济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所制备的微球粒径分布窄、球形度好、表面光滑,且含多种有利于调控玻璃性能的金属元素,可应用于高强度、低密度空心玻璃微球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93530.9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科技大学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结构的空心玻璃微珠前体微粒的制备及应用,包括:将硅溶胶与水混合,接着在磁力搅拌下加入水玻璃,得到混合液;将金属醋酸盐和硼酸溶解成饱和水溶液,在磁力搅拌下加入到混合液中,用醋酸调节pH,得到白色乳液,通过匀质机搅拌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多孔结构的空心玻璃微珠前体微粒。本发明的多孔结构的空心玻璃微珠前体微粒内部已有的微孔取代了微粒在发泡成球过程中的气泡成核过程,缩短发泡成球时间,消除球壁中未聚并的气泡,减少发泡不完全的粒子,提高空心玻璃微珠的成品率及性能。本发明采用交联不完全的硅溶胶为原料,用化学键合作用取代了传统软化学法制备微粒的粘结聚集作用,增强了前体微粒的耐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27359.9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C03C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空心玻璃微珠前体微粒的制备及应用,包括:将水玻璃与水混合,然后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其中的钠离子,得到硅酸水溶液;将金属硝酸盐和硼酸溶解成饱和水溶液,在磁力搅拌下加入到硅酸水溶液中,得到掺杂均匀的透明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空心玻璃微珠前体微粒。本发明在前体微粒内预先形成较大尺寸气孔,得到核壳结构的空心玻璃微珠前体微粒,能够有效缩短发泡成球时间,减少发泡不完全的微粒,提高空心玻璃微珠成品率及性能。本发明采用分子级的水玻璃作为主要原料,在过程中完成了部分硅酸盐形成及交联反应,用化学键合作用取代了传统软化学法制备微粒的粘结聚集作用,增强了前体微粒的耐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74600.0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吸潮高强度玻璃前体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软化学法技术领域。该微球包括以下原料:硅溶胶、盐和硼酸;其中,所述盐为醋酸盐和硝酸盐,醋酸盐中醋酸根和硝酸盐中硝酸根的摩尔比为3‑5:1,硼酸和硅溶胶的质量比为6‑8:100,盐和硼酸的质量比为44‑58:6‑8。本发明的玻璃前体微球在不添加稳定剂或高分子粘结剂条件下,不易挤碎、变形,在空气中不易吸潮,可达两个月不板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的玻璃前体微粒易吸潮、强度低和制备过程能耗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509369.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1/25 , G01N21/88 , G01N21/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内窥式检测方法及对应的检测装置,步骤一,基于带光源的内窥镜与受限空间中的目标进行靠近或接触,确保受限空间中目标的光学图像能够通过分光成像模块分别导出到相机、光谱传感器上;步骤二,基于内窥镜进行检测点的标定,以得到对应的标定点;步骤三,通过相机的成像观察受限空间中目标上是否有缺陷、腐蚀点;其中,在步骤三中,在观察中如确定目标上存在缺陷、腐蚀点,则通过移动内窥镜将标定点的位置对准缺陷、腐蚀点,获取相应的光谱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谱内窥式检测方法及对应的检测装置,通过光谱传感器获取视场标定点位置的光谱信息,通过目标图像及内窥镜移动,可实现对目标上感兴趣的位置点进行光谱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490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0273557.0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元件体散射缺陷探测装置,光学元件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多个光束照射面;光学元件体散射缺陷探测装置包括光源、三维平移台、分光单元、照明系统及成像系统,光源用于发出光束L0;三维平移台用于承载和平移光学元件;分光单元用于将光束L0分为两束光束;照明系统用于将两束光束分为多束光束后垂直入射多个光束照射面,以形成多光束交叠照明区域;成像系统用于对多光束交叠照明区域进行成像。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材料体散射缺陷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可实现对体缺陷多角度照明,从而获得材料体内大部分缺陷的清晰成像,对于判断材料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08505.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表面光谱传感系统、确定方法及光谱仪。所述超表面光谱传感系统包括:面阵探测器和超表面分光系统,所述超表面分光系统包括多个超表面单元;多个所述超表面单元设置在所述面阵探测器的上表面;每个所述超表面单元均包括多个相同的超原子;所述超表面单元用于针对设定谐振波长值透过率和非设定谐振波长值透过率不同,起到分光的作用;一个所述超表面单元对应一个设定谐振波长值;所述面阵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超表面单元透过的光。本发明通过在面阵探测器上表面设置集成化的超表面分光系统,以缩小光谱传感系统的体积,进而减小光谱仪的体积,实现光谱仪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689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19900.0
申请日:2023-06-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石英光学元件清洗干燥夹持装置,光学元件清洗技术领域,熔石英光学元件清洗干燥夹持装置包括旋转动力组件、固定支架和夹持组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移动设备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动力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旋转动力组件的转轴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光学元件,所述旋转动力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夹持组件进行转动,能够提高干燥效率,增强残余杂质去除能力并改善光学元件表面残余杂质分布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96191.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相位超表面结构的光谱传感器及光谱重建方法,包括:对入射光进行起偏处理的起偏器;对起偏器出来的光进行二次处理的消色差1/4波片;用于光谱编码的几何相位超表面器件;与几何相位超表面器件相配合的检偏器;与检偏器相配合的面阵探测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相位超表面结构的光谱传感器及光谱重建方法,可以将光谱编码结构压缩为数个平面光学元件的组合,极大简化了光学系统的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