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耦合储层流动确定水平井压裂改造体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7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189951.2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耦合储层流动确定水平井压裂改造体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井储层地质模型建立储层网格,并添加初始裂缝单元;计算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判断裂缝的起裂情况,确定裂缝单元总数;计算压裂过程中裂缝单元内的流体压力、储层基质和微裂缝的流体压力分布和含水饱和度分布;根据获取的裂缝参数、气藏压力分布和含水饱和度分布,计算获得水平井压裂改造体积。本发明能够模拟压裂施工全过程中的裂缝扩展、压裂液滤失和储层流体流动,确定水平井压裂改造体积,为页岩气井压裂效果评价、单井EUR评估和产能模拟提供依据,促进页岩气资源的高效开发。

    一种油藏流动全耦合的压采一体化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1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422759.9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藏流动全耦合的压采一体化数值模拟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结构化储层网格和裂缝初始单元;(2)计算压裂过程中的人工裂缝半长、人工裂缝宽度分布、人工裂缝内流体压力分布、基质油相压力分布和基质液相饱和度分布;(3)计算油井返排‑生产过程中储层压力分布和储层含水饱和度分布;(4)计算油井的产能。本发明采用结构化网格和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使用结构化网格能够有利于油藏边界问题的处理,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具有网格划分简单、计算快速、易于处理复杂裂缝等优点。本发明用于模拟油藏开发的压裂、返排和生产过程,通过一体化结合得到更贴近实际情况的油井生产动态,从而指导压裂施工和生产制度设计。

    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781631.1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目标储层人工裂缝模型,计算得到储层中人工裂缝模型的平均缝宽,取平均缝宽的1/3作为支撑剂粒径的上限值D,测量支撑剂粒径为D时的安全加砂浓度R;(2)确定酸化压裂开启目标储层中天然裂缝的临界净压力提升值;(3)对目标储层进行加砂增压酸压施工。本发明基于缝洞型储层加砂后净压力快速提升的特点,通过动态调整泵注程序,实时优选方案,酸压后残酸与支撑剂一同运往裂缝远端,形成近端酸蚀支撑、远端支撑剂支撑,增强酸压波及范围内渗流通道的导流能力,提高缝洞型油气藏的开采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酸压“改造区”理论的酸压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7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537578.5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酸压“改造区”理论的酸压效果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结构化储层网格,并添加初始人工裂缝;建立考虑酸压改造区的裂缝扩展模型,根据所述裂缝扩展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酸压施工过程中的渗流相关参数;建立气井生产模型,计算气井生产过程中储层的孔隙分布和液相饱和度分布;计算气井累计产量,并以此计算施工方案的累计增产倍比,所述累计增产倍比越大,酸压效果越好。本发明额外考虑了酸液对酸蚀裂缝附近“改造区”的渗流模式改善,在此基础上预测累计产量,进行酸压效果评价,其能够有效提高酸压效果评价的准确性,有助于实现碳酸盐岩储层的降本增效开发。

    一种岩心渗透率张量敏感性损伤测试设备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672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31769.1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心渗透率张量敏感性损伤测试设备与评价方法,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立方体形实验岩样,基于储层地质资料计算地层压力分布;然后,通过三轴应力加载模拟地层状态下岩心的真实应力和应变状态,设计酸液、碱液、无机盐溶液、地层水和不同驱替速度驱替实验,通过三向顺序驱替实现同一实验条件下岩心三向渗透率张量测定,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通过达西定律进行处理,计算得到三轴应力状态不同敏感性条件下的岩心渗透率张量损伤程度;最后,通过渗透率张量合成明确流体实时流动状态,实现了对储层渗透率张量敏感性的准确、高效测试和评价。本发明能够对储层渗透率张量进行高效、准确地测定,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注采一体井口气体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1330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958960.9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采一体井口气体过滤装置,包括卧式罐体,所述卧式罐体内设有注气气体过滤系统和采气气体过滤系统,所述注气气体过滤系统内设有除氧室,所述注气气体过滤系统的进气口与注气高压气源相连,所述注气气体过滤系统的出气口与采气树注气气井套管相连;所述采气气体过滤系统内设有除氧室、除硫室、以及除二氧化碳室,所述采气气体过滤系统的进气口与采气树采气油管相连,所述采气气体过滤系统的出气口与采气输送管相连。本发明能够对注入高压气体进行除氧,同时对采出天然气进行氧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的去除,仅需加装在井口与采气管之间,无需大幅改动地面管线,安装方便适用性强,大大提高气井安全性,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实现气藏压后返排油嘴尺寸调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26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60120.1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气藏压后返排油嘴尺寸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井身结构数据和压裂工程数据;S2:监测井口数据,获得井口的气体体积流速、液体体积流速、以及油压;S3:进行气液两相管流模拟计算,获得井底处的井底流压和气液体积流速;S4:井底缝口流压梯度校核,计算比较井底缝口气液流压梯度与缝内支撑剂回流临界压力梯度,判断支撑剂回流可能性;S5:油嘴尺寸调控,评估下一级油嘴下的支撑剂回流可能性,确定油嘴调控方案。本发明能够准确指导控制或调整油嘴尺寸,避免因压裂返排过程中井底缝口处流压梯度超过支撑剂临界回流压力梯度而导致支撑剂回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耦合页岩水化膨胀与致裂作用的焖井时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304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491192.1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页岩水化膨胀与致裂作用的焖井时间优化方法,包括:绘制浸泡时间‑岩石抗张强度和浸泡时间‑岩石内聚力曲线图;计算水力裂缝的长度和缝内不同位置处的宽度、缝内压力以及滤失量;计算考虑页岩水化膨胀和水化起裂作用的储层基质和微裂缝的压力分布、含水饱和度分布和孔隙度分布;重复步骤,直至计算时间达到焖井结束时间后,结束循环计算;计算不同焖井时间下的压裂改造体积,并绘制焖井时间‑改造体积曲线图。本发明用于模拟计算不同焖井时间下考虑页岩水化膨胀和水化起裂作用的压裂改造体积,确定合理的页岩气井压后焖井时间范围,为页岩气井压裂改造效果评估和焖井制度优选提供依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一种耦合页岩水化膨胀与致裂作用的焖井时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3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91192.1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页岩水化膨胀与致裂作用的焖井时间优化方法,包括:绘制浸泡时间‑岩石抗张强度和浸泡时间‑岩石内聚力曲线图;计算水力裂缝的长度和缝内不同位置处的宽度、缝内压力以及滤失量;计算考虑页岩水化膨胀和水化起裂作用的储层基质和微裂缝的压力分布、含水饱和度分布和孔隙度分布;重复步骤,直至计算时间达到焖井结束时间后,结束循环计算;计算不同焖井时间下的压裂改造体积,并绘制焖井时间‑改造体积曲线图。本发明用于模拟计算不同焖井时间下考虑页岩水化膨胀和水化起裂作用的压裂改造体积,确定合理的页岩气井压后焖井时间范围,为页岩气井压裂改造效果评估和焖井制度优选提供依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一种基于酸压“改造区”理论的酸压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79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37578.5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酸压“改造区”理论的酸压效果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结构化储层网格,并添加初始人工裂缝;建立考虑酸压改造区的裂缝扩展模型,根据所述裂缝扩展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酸压施工过程中的渗流相关参数;建立气井生产模型,计算气井生产过程中储层的孔隙分布和液相饱和度分布;计算气井累计产量,并以此计算施工方案的累计增产倍比,所述累计增产倍比越大,酸压效果越好。本发明额外考虑了酸液对酸蚀裂缝附近“改造区”的渗流模式改善,在此基础上预测累计产量,进行酸压效果评价,其能够有效提高酸压效果评价的准确性,有助于实现碳酸盐岩储层的降本增效开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