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7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51164.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全井筒油井管腐蚀形貌三维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油井管样本进行有控(考虑服役温度、压力及时间、腐蚀介质浓度等)腐蚀实验,提取腐蚀后油井管腐蚀缺陷的位置及形貌特征数据;借助机器学习技术与实验数据,通过输入实际井下油井管服役温度、压力、生产及运行时间、腐蚀介质浓度/分压及地层水组分,以获得油井管相应的腐蚀缺陷位置及形貌特征预测结果,并结合三维建模软件及Python编程软件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重构全井筒油井管腐蚀三维形貌,降低获得油井管腐蚀形貌的成本,为石油工程师根据现场工况预测全井筒油井管腐蚀情况和研究含腐蚀缺陷的油井管剩余寿命提供依据。本发明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789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087604.4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0 , E21B47/005
Abstract: 一种测试油气井水泥环‑地层界面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包括:环氧树脂、柱状地层岩心、带母螺纹的连接套、第一套筒、第一夹持端、水泥塞、带单向阀的高压管线、第二套筒、第二夹持端、第一公接头、第二共接头、水泥环‑地层界面;通过对第一套筒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套筒的第二夹持端施加拉伸载荷,可测得水泥环‑地层界面之间的抗拉强度;通过驱替泵及带单向阀的高压管线向水泥环‑地层界面之间注入模拟地层水和气体,可测得水泥环‑地层界面的液体和气体密封性能;通过对第一套筒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套筒的第二夹持端施加剪切载荷,可测得水泥环‑地层界面之间的剪切强度。本发明适合于油气井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789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87604.4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0 , E21B47/005
Abstract: 一种测试油气井水泥环‑地层界面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包括:环氧树脂、柱状地层岩心、带母螺纹的连接套、第一套筒、第一夹持端、水泥塞、带单向阀的高压管线、第二套筒、第二夹持端、第一公接头、第二共接头、水泥环‑地层界面;通过对第一套筒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套筒的第二夹持端施加拉伸载荷,可测得水泥环‑地层界面之间的抗拉强度;通过驱替泵及带单向阀的高压管线向水泥环‑地层界面之间注入模拟地层水和气体,可测得水泥环‑地层界面的液体和气体密封性能;通过对第一套筒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套筒的第二夹持端施加剪切载荷,可测得水泥环‑地层界面之间的剪切强度。本发明适合于油气井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70828.7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 , E21B47/005 , G01N3/08 , G01N1/28 , G01N33/38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多次交变载荷下油气井水泥环界面微环隙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模拟工况下的水泥石循环三轴实验测试结果,结合塑性累积理论建立水泥环塑性应变与循环次数关系,基于界面协调变形理论,采用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弹塑性模型计算交变载荷卸载后的水泥环界面应力(套管‑水泥环界面和水泥环‑地层界面),结合室内模拟工况下“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实物测试的水泥环界面径向胶结强度,实现多次交变载荷下水泥环界面胶结状态的判断以及水泥环界面微环隙大小的定量计算。本发明适合于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5525.3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20 , G16C60/00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温‑压交变作用下油气井水泥环系统完整性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限元模拟方法在弹塑性理论、塑性损伤理论的基础上,使用了扩展有限元法(XFEM)、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Cohesive单元法和双线性牵引分离准则,不仅可模拟温‑压交变作用下水泥环‑套管界面的失效过程并表征界面失效的力学行为,而且可模拟水泥环本体的失效过程并表征本体失效的力学行为,综合分析油气井水泥环系统完整性的失效行为,实现温‑压交变作用下套管‑水泥环‑套管组合体系统完整性的真实评价、预测、诊断,有助于优化水泥浆体系、提高固井质量、预防水泥环完整性失效。本发明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42803.0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05
Abstract: 一种油气井水泥环完整性及损伤演化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基于分形理论、图像处理技术及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结构特征及失效机理,采用初始状态下的空白组套管‑水泥环界面形态分形维数、水泥环本体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颗粒形态分形维数及其与水泥环界面径向胶结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来定量评价空白组水泥环完整性;采用交变载荷作用后的条件对照组套管‑水泥环界面形态分形维数、水泥环本体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颗粒形态分形维数、裂纹形态分形维数及其与水泥环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来定量评价条件对照组水泥环完整性损伤演化规律。本发明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542803.0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05
Abstract: 一种油气井水泥环完整性及损伤演化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基于分形理论、图像处理技术及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结构特征及失效机理,采用初始状态下的空白组套管‑水泥环界面形态分形维数、水泥环本体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颗粒形态分形维数及其与水泥环界面径向胶结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来定量评价空白组水泥环完整性;采用交变载荷作用后的条件对照组套管‑水泥环界面形态分形维数、水泥环本体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颗粒形态分形维数、裂纹形态分形维数及其与水泥环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来定量评价条件对照组水泥环完整性损伤演化规律。本发明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