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6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43834.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型模式约束的水道型储层连续性定量表征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工区高精度地层格架;得到单一水道表征级次;建立目标工区沉积构型模式,得到主要的构型单元垂向和侧向接触关系;依据不同构型单元垂向和侧向重叠比例,得到不同构型单元横向重叠和垂向重叠的比例阈值;将横向重叠和垂向重叠比例阈值相乘做倒数,得到描述水道砂体间连续程度的连续系数;采用形态学方法在平面划分水道弯曲段,对弯曲段曲率及连续系数分布关系进行分析,完成深海水道连续性的定量表征。本发明可定量化明确储层范围内不同构型约束的砂体间连续程度,能在生产开发前完成储层连续性定量表征工作,对于深海水道储层高效生产与精细开发有着重要的地质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76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43834.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型模式约束的水道型储层连续性定量表征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工区高精度地层格架;得到单一水道表征级次;建立目标工区沉积构型模式,得到主要的构型单元垂向和侧向接触关系;依据不同构型单元垂向和侧向重叠比例,得到不同构型单元横向重叠和垂向重叠的比例阈值;将横向重叠和垂向重叠比例阈值相乘做倒数,得到描述水道砂体间连续程度的连续系数;采用形态学方法在平面划分水道弯曲段,对弯曲段曲率及连续系数分布关系进行分析,完成深海水道连续性的定量表征。本发明可定量化明确储层范围内不同构型约束的砂体间连续程度,能在生产开发前完成储层连续性定量表征工作,对于深海水道储层高效生产与精细开发有着重要的地质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292441.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生酸酸岩反应速率测试方法,包括:(1)配制自生酸溶液,确定生酸当量浓度C0;(2)计算每1 g自生酸溶液可消耗的碳酸钙质量M;(3)确定自生酸溶液的酸岩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4)将自生酸酸岩反应划分成三个阶段;(5)配制自生酸溶液进行三段酸‑岩反应速率测试;(6)制备待测岩心;(7)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酸岩反应;(8)得到质量浓度为Ki的自生酸溶液在酸岩反应前后的生酸当量浓度差∆Ci;(9)计算自生酸溶液的酸‑岩反应速率Ri;(10)以Ki为横坐标、Ri为纵坐标作图,拟合后得到酸‑岩反应速率Ri与浓度Ki的关系。本发明能够指导碳酸盐岩储层自生酸酸化施工设计,为优化各项工程参数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341738.9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温碳酸盐储层增产改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油管注入环空排出或环空注入油管排出的方式,循环清洗井筒及管线;(2)向地层注入压裂液使地层产生裂缝;(3)向地层注入分散成膜剂;(4)向地层注入缓速酸液,提高裂缝中酸液有效作用距离;(5)向地层注入转向剂,提高酸压效果,实现缝网酸压;(6)重复步骤(3);(7)向地层注入闭合酸,提高近井的裂缝导流能力;(8)向地层注入顶替液;(9)关井1‑5h,开井返排。本发明利用分散型成膜剂在裂缝壁面形成非均匀吸附,使得酸反应时实现非均匀刻蚀,利用包裹酸提高酸作用有效距离和降低酸对油套管的腐蚀,对高温、超高温碳酸盐储层增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964627.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层超深层高温碳酸盐岩储层复相酸深度酸压方法,包括:计算改造储层的破裂压力;在低于破裂压力下向改造储层注入A剂,A剂为低浓度常规酸;在低于破裂压力下向改造储层注入B剂,B剂为常规压裂液;关井10‑30min;在高于破裂压力下向改造储层注入B剂,使地层产生裂缝;将C剂和D剂同时注入改造储层,C剂为常规酸,D剂为粒径小于20目的固体酸颗粒或粉末,C剂与D剂的重量比为10:1‑10:10;低排量下向改造储层注入C剂;注入常规顶替液;关井1‑5h;开井返排。本发明用于温度超过180℃以上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改造施工,在地层中形成一条兼具深穿透和更持久导流能力的酸蚀裂缝,大幅提高酸压井压后产能和延长酸压有效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92441.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生酸酸岩反应速率测试方法,包括:(1)配制自生酸溶液,确定生酸当量浓度C0;(2)计算每1 g自生酸溶液可消耗的碳酸钙质量M;(3)确定自生酸溶液的酸岩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4)将自生酸酸岩反应划分成三个阶段;(5)配制自生酸溶液进行三段酸‑岩反应速率测试;(6)制备待测岩心;(7)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酸岩反应;(8)得到质量浓度为Ki的自生酸溶液在酸岩反应前后的生酸当量浓度差∆Ci;(9)计算自生酸溶液的酸‑岩反应速率Ri;(10)以Ki为横坐标、Ri为纵坐标作图,拟合后得到酸‑岩反应速率Ri与浓度Ki的关系。本发明能够指导碳酸盐岩储层自生酸酸化施工设计,为优化各项工程参数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2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7710.7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的逆序酸压方法,包括:S1:基于目标储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计算在注入一定量的前置液条件下形成的水力裂缝几何尺寸和水力裂缝中的平均温度;S2:计算水力裂缝中形成稳定黏性指进所需的高黏酸液与低黏酸液的黏度比和注酸量;S3:开展室内酸液流变性实验,基于S2确定的高黏酸液与低黏酸液的黏度比,确定满足逆序注酸黏度比的酸液体系;S4:由S3确定的酸液体系和S2确定的注酸量,开展逆序酸压施工,即多级交替注入高黏酸液与低黏酸液。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便,通过利用酸液体系的黏性指进现象增加酸液在水力裂缝中的非均匀刻蚀,能够有效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和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5573.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水道渗流屏障成因类型划分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水道渗流屏障成因类型划分方法,包括获取深海水道的沉积过程、规模、岩性、分布位置和重力流成因类型;基于深海水道的重力流成因类型将深海水道的渗流屏障成因类型划分为滑塌成因渗流屏障、碎屑流成因渗流屏障、低密度浊积成因渗流屏障、半远洋沉积成因渗流屏障;再结合渗流屏障的岩性、规模、分布位置以及沉积过程,进一步对渗流屏障成因类型进行精细划分。本发明填补了深海水道内部渗流屏障成因类型划分方案的空白,从而为深海水道储层内部连续性和连通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1264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87215.4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井段碳酸盐岩储层立体酸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候选井所在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特征,将储层划分为I类、II类和III类,以产量增产幅度确定不同类型储层所需的酸压裂缝密度范围ρir;S2:由候选井不同类型储层的井段长度和S1确定的酸压裂缝密度范围ρir,确定候选井第5年经济净现值NPV达到最大时对应的最经济的裂缝条数Ne;S3:根据候选井的完井方式和S2确定的最经济的裂缝条数Ne,确定立体酸压分段布缝工艺;S4:基于S3确定的立体酸压分段布缝工艺,确定储层立体酸压方法。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便,实现了长井段储层的充分动用和段内储层的充分改造,为油气井高效增产提供了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9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857838.5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蚓孔扩展的酸压裂缝动态滤失计算方法,其用于前置液酸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酸液注入人工裂缝的施工时间T划分为间隔相等的m个时间节点,则时间步长tn=nΔt,其中n=0,1,2,3,…,m,t0为初始时刻;S2、计算t0时刻裂缝滤失速度vl(0);S3、计算tn时刻裂缝内流动压力分布P(n);S4、计算tn时刻酸压酸蚀裂缝宽度wa(n);S5、计算tn时刻酸蚀蚓孔扩展和滤失速度vl(n);S6、将滤失速度vl(n)代入步骤S3,依次循环步骤S3~S6,直至注酸结束。本发明考虑了注酸过程中酸蚀蚓孔动态扩展和刻蚀缝宽不断变化对酸液滤失速度的影响,更为准确地计算注酸过程中酸液的滤失,对合理设计酸液用量,预测酸压增产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