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04798.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按质量百分比,钢轨组成包括:C:0.14%‑0.19%,Si:1.40%‑1.60%,Mn:1.65%‑1.84%,Cr:0.60%‑0.90%,Mo:0.35%‑0.45%,V:0.02%‑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Mn和Cr的占比总和为2.4%≤Mn+Cr≤2.7%,所述钢轨的显微组织包括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奥氏体以及马氏体,按体积百分比,所述贝氏体铁素体为75%‑85%,所述先共析铁素体为10%‑15%,所述奥氏体为3%‑8%,所述马氏体为小于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成品钢轨抗拉强度在980‑1180MPa之间,延伸率不低于15%,具有优良的强韧综合力学性能,适用于非重载铁路的小曲线半径、线路条件苛刻、接触疲劳伤损突出路段。

    一种轮轨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02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72840.9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轨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的评价方法,属于测试领域,包括:在对待测试材料进行预处理并确定试验参数,将待测材料安装好并做好正式试验准备;将试样卸下,对其进行清洗和干燥,对表面损伤形貌进行拍摄,利用切割设备在车轮试样或钢轨试样圆周纵剖面均匀取多个样,对纵剖面样品进行清洗、干燥、镶样、磨样和抛光,获得剖面裂纹图片,确定滚动接触评价指标并通过测量软件测量后统计与滚动接触评价指标对应的裂纹参数;通过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imgabs0#的计算公式得到该测试试样的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评价值。本发明实现了轮轨材料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的量化评价,有利于推动轮轨材料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化和指导轮轨应用选材。

    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5161.X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冶炼:对炼钢原料进行冶炼处理,得到钢坯;其中,所述炼钢原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5%‑0.20%、Si:1.20‑1.40%、Mn:1.60%‑1.90%、Cr:0.70%‑0.90%、Mo:0.30%‑0.50%、Ni:0.50%‑0.70%、Mo+Ni≥0.90%,V≤0.05%,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2)钢坯轧制:将所述钢坯轧制为50‑75kg/m的断面钢轨;(3)钢轨温控处理:将所述断面钢轨加热至300‑380℃后保温6‑10h,然后冷至室温后得到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产品。本发明通过降低钢轨的屈强比,提高了钢轨的韧性,从而增强了钢轨在瞬时高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造而成的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

    一种轮轨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0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72840.9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轨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的评价方法,属于测试领域,包括:在对待测试材料进行预处理并确定试验参数,将待测材料安装好并做好正式试验准备;将试样卸下,对其进行清洗和干燥,对表面损伤形貌进行拍摄,利用切割设备在车轮试样或钢轨试样圆周纵剖面均匀取多个样,对纵剖面样品进行清洗、干燥、镶样、磨样和抛光,获得剖面裂纹图片,确定滚动接触评价指标并通过测量软件测量后统计与滚动接触评价指标对应的裂纹参数;通过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imgabs0#的计算公式得到该测试试样的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评价值。本发明实现了轮轨材料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的量化评价,有利于推动轮轨材料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化和指导轮轨应用选材。

    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905161.X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冶炼:对炼钢原料进行冶炼处理,得到钢坯;其中,所述炼钢原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5%‑0.20%、Si:1.20‑1.40%、Mn:1.60%‑1.90%、Cr:0.70%‑0.90%、Mo:0.30%‑0.50%、Ni:0.50%‑0.70%、Mo+Ni≥0.90%,V≤0.05%,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2)钢坯轧制:将所述钢坯轧制为50‑75kg/m的断面钢轨;(3)钢轨温控处理:将所述断面钢轨加热至300‑380℃后保温6‑10h,然后冷至室温后得到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产品。本发明通过降低钢轨的屈强比,提高了钢轨的韧性,从而增强了钢轨在瞬时高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造而成的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

    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4798.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按质量百分比,钢轨组成包括:C:0.14%‑0.19%,Si:1.40%‑1.60%,Mn:1.65%‑1.84%,Cr:0.60%‑0.90%,Mo:0.35%‑0.45%,V:0.02%‑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Mn和Cr的占比总和为2.4%≤Mn+Cr≤2.7%,所述钢轨的显微组织包括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奥氏体以及马氏体,按体积百分比,所述贝氏体铁素体为75%‑85%,所述先共析铁素体为10%‑15%,所述奥氏体为3%‑8%,所述马氏体为小于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成品钢轨抗拉强度在980‑1180MPa之间,延伸率不低于15%,具有优良的强韧综合力学性能,适用于非重载铁路的小曲线半径、线路条件苛刻、接触疲劳伤损突出路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