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TiO2多孔纳米结构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84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26302.6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TiO2多孔纳米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电子束蒸发法,采用双源掠射角沉积,同时沉积Si和TiO2两种材料,通过控制两种材料的沉积速度比和沉积时间,得到Si掺杂的TiO2纳米棒;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Si掺杂的TiO2纳米棒进行退火处理并放入氢氧化钾水溶液中进行蚀刻,烘干后得到TiO2多孔纳米结构。本发明操作简单,重复性高,成本低。所得材料增大了材料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能够提升材料的性能。此外,此方法同样可以实现其他材料的多孔纳米结构,拓展材料在光催化、传感器、电池等方面的应用。

    一种硫化法制备ZnSe/ZnS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91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6525.2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法制备ZnSe/ZnS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密闭腔体中采用掠射角沉积技术,制备ZnSe纳米棒。然后,将ZnSe纳米棒样品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硫化处理,得到ZnSe/ZnS异质结光催化剂。本发明具有制备周期短、低成本、易操作、环境友好等多个特点,具备大量生产的基础。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异质结光催化材料不仅大幅提升了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同时利用异质结的特性显著地提高材料的光电催化本领。

    一种Ti3C2/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09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12791.5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i3C2/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技术领域,通过Ti3C2纳米片与TiO2纳米棒之间的密切接触导致光生电子从TiO2纳米棒的导带向Ti3C2纳米片的转移,并且沿纳米棒散布的一些小尺寸纳米片互相连接形成电子通道,将电子转移到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从而抑制TiO2纳米棒表面电子和空穴的重组,促进TiO2中大部分电荷的分离和转移。在转移到Ti3C2纳米片上后,光诱导电子进一步穿过表面快速传输到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衬底上,将电子传输到外部电路,从而加速电子的传输,提高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制备的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性能优于TiO2,在裂解水制氢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一种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73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484191.X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V和ZnO作为靶材,控制基底自转,让两个靶材同时进行磁控溅射,退火处理后得到ZVO薄膜层,然后再以ZnO作为靶材,在ZVO薄膜层上磁控溅射一层ZnO薄膜层,退火处理后得到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本发明的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先由V和ZnO两个靶材同时进行沉积制得ZVO薄膜层,然后由ZnO作为靶材在ZVO薄膜层表面进行沉积制得ZnO薄膜层,通过将掺杂样品与材料自身结合构建复合半导体材料,使得半导体光催化剂在不引入新杂质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掺杂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一种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7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84191.X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V和ZnO作为靶材,控制基底自转,让两个靶材同时进行磁控溅射,退火处理后得到ZVO薄膜层,然后再以ZnO作为靶材,在ZVO薄膜层上磁控溅射一层ZnO薄膜层,退火处理后得到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本发明的ZVO/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先由V和ZnO两个靶材同时进行沉积制得ZVO薄膜层,然后由ZnO作为靶材在ZVO薄膜层表面进行沉积制得ZnO薄膜层,通过将掺杂样品与材料自身结合构建复合半导体材料,使得半导体光催化剂在不引入新杂质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掺杂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