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9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95455.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规划的轨道交通协同供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考虑系统综合能量损失和牵引能量消耗,构建储能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协同的多目标能量管理优化模型,通过定义系统的状态变量、动作、奖励、回报及策略,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运行,离线训练采用动态规划方法,采用策略评估、策略改进及策略迭代,逐步逼近最优动作策略,将获取的最优动作策略载入在线运行数据库,传递给在线运行环节,采用贪婪策略实现动作输出,以优化能量管理过程;该方法用于功率融通型轨道交通协同供能系统中,以实现对储能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提升轨道交通协同供能系统的能量利用水平,降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能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035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90647.1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6/23 , G06F16/2458 , G06N20/00 , H02M3/00 , B60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RL的功率融通型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所述能量管理方法根据已建立的电气化铁路能量管理过程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分别构建原始功率数据更新链以及镜像功率数据更新链,进行离散同时并行训练以及在线前后台并行运行;所述能量管理方法用于电气化铁路储能系统中,通过两组更新链实时并行在线更新,实现牵引功率数据的复用,能有效提升动作‑状态价值函数矩阵的收敛速度,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融通装置,对牵引供电系统与储能系统进行自适应能量交换,具备良好的迁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53088.5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6/2458 , G06Q10/20 , G06Q50/4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零部件关联特性时间演化分析方法,包括:获取接触网零部件历史故障关联数据;建立不同时间分布下的故障关联数据库;定义接触网零部件故障关联关系以及随时间演化的故障关联关系;构建故障关联关系的可信度模型以及不可信度模型;计算不同时间分布下各关联关系的风险系数以及某个零部件对系统的风险系数;根据零部件对系统的风险系数,建立零部件对系统的风险系数时间序列;根据风险系数时间序列定义风险衰减节点和风险平稳节点;本发明能揭示接触网零部件之间故障关联关系的时间演化特征,避免对高风险故障关联关系的误判,有效评估零部件故障后对接触网系统造成的风险,为制定主动维修策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5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213320.4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电气化铁路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所述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包括离线预训练以及在线更新,所述电气化铁路储能系统中的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接收二次设备的信息,向铁路功率调节器以及DC/DC变换器发出控制信号,实现储能系统功率交换;该方法建立了电气化铁路能量管理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采用强化学习算法求解各种工况下的最优动作序列,通过对蒙特卡洛抽样过程进行改进以提升收敛速度,控制储能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之间进行自适应功率交换,能够有效提升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效率,同时具有在线更新的能力,可实现在不同的系统间进行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588977.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5 , B60M1/12 , G06F18/20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风险传播模式图的接触网零部件关联特性分析方法,具体包括:获取接触网零部件历史故障关联数据;定义同时故障关联关系和时序故障关联关系;构建故障关联关系的风险系数模型;构建虚拟路径,获取两个零部件之间的虚拟路径集合,根据约简规则得到最短虚拟路径集合;将最短虚拟路径的集合映射成风险关联图;定义风险关联图中各虚拟路径的风险系数权重;构建以任意故障零部件为起点的风险传播模式图,评估各故障关联关系的风险等级;本发明不但可以评估已知故障关联关系的风险程度还能够评估潜在故障关联关系风险程度,并且能揭示不同时间尺度下接触网零部件之间的关联特性,为防止发生连锁故障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127987.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N5/04 , G06N20/00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所博弈的融通型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所述能量管理方法基于电气化铁路能量管理过程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以及多变电所协同工作过程的能量管理数学模型;该方法可根据电力机车的实时功率需求动态调节融通型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实现多变电所在独立运行方式以及协同运行方式下的自适应能量交换;各牵引变电所在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下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协同运行,扩大了能量的传导范围,同时多所博弈算法解决了多所协同下的动态功率自适应分配问题,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3320.4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电气化铁路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所述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包括离散预训练以及在线更新,所述电气化铁路储能系统中的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接收二次设备的信息,向铁路功率调节器以及DC/DC变换器发出控制信号,实现储能系统功率交换;该方法建立了电气化铁路能量管理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采用强化学习算法求解各种工况下的最优动作序列,通过对蒙特卡洛抽样过程进行改进以提升收敛速度,控制储能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之间进行自适应功率交换,能够有效提升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效率,同时具有在线更新的能力,可实现在不同的系统间进行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2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05571.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零部件故障易传播和易感染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接触网零部件历史故障关联数据;定义零部件之间的故障关联路径,构建零部件之间的故障关联路径集合;获取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以及故障易感染关联路径集合,分别映射成故障易传播以及故障易感染风险关联图;构建风险系数模型,并定义风险关联图中各关联路径的风险系数权重;定义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特性和故障易感染特性,构建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和故障易感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各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和故障易感染风险水平;本发明不但可以评估零部件的故障关联路径风险水平,并且能够从故障传播和故障感染两个角度揭示零部件的故障传播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035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090647.1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6/23 , G06F16/2458 , G06N20/00 , H02M3/00 , B60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RL的功率融通型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所述能量管理方法根据已建立的电气化铁路能量管理过程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分别构建原始功率数据更新链以及镜像功率数据更新链,进行离散同时并行训练以及在线前后台并行运行;所述能量管理方法用于电气化铁路储能系统中,通过两组更新链实时并行在线更新,实现牵引功率数据的复用,能有效提升动作‑状态价值函数矩阵的收敛速度,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融通装置,对牵引供电系统与储能系统进行自适应能量交换,具备良好的迁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7987.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N5/04 , G06N20/00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所博弈的融通型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所述能量管理方法基于电气化铁路能量管理过程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以及多变电所协同工作过程的能量管理数学模型;该方法可根据电力机车的实时功率需求动态调节融通型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实现多变电所在独立运行方式以及协同运行方式下的自适应能量交换;各牵引变电所在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下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协同运行,扩大了能量的传导范围,同时多所博弈算法解决了多所协同下的动态功率自适应分配问题,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