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40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0109.3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磨损颗粒老化与土壤渗流动态观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臭氧发生器、老化单元、液体输送设备以及渗流单元通过将轮胎磨损颗粒动态老化与土柱渗流实验相结合,再利用图像处理无损检测土柱里处理过的土壤与土柱流出液中所含轮胎粉末颗粒浓度,从而清晰、准确地完成对轮胎磨损颗粒进入土壤的观测以及对轮胎磨损颗粒的定量示踪。
-
公开(公告)号:CN114230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08024.1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土壤渗滤系统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进水管连接的储水箱和多级土壤渗滤池;多级土壤渗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层、第一透水层、过滤单元、穿孔板以及第二透水层,过滤单元包括若干交替设置的土壤模块层和滤料层,多级土壤渗滤池的侧壁上于第二透水层处设置有出水管;土壤模块层包括若干从左至右均匀间隔放置且开口向上的U型土块,相邻U型土块之间以及U型土块开口内填充有填料Ⅰ。该装置脱氮除磷性能良好,具有建造成本低、运维成本低、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71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71925.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工程结构与地质环境的流程式自动耦合建模方法,包括:接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铁路工程本体结构实体模型,构建工程区域初始三维地质体几何体素模型;接入多源地质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取对应的地质属性信息及特征,基于克里金插值法融合集成得到铁路工程地质环境三维体素模型;基于数值模拟和多场耦合原理,得到工程地质环境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后处理,提取和分析节点或单元的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处理;融合三维体素模型和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属性值空间重采样对体素模型进行空间属性优化,构建铁路工程与地质环境耦合的三维体素模型。本发明方法自动化的解决了地质环境建模时依赖大量的人工交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87111.X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植物‑生物炭协同富氧人工湿地布水系统及使用方法,应用于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挺水植物、基质层和生物炭,基质层为混有生物炭的土壤层,挺水植物的根系置于基质层,基质层的顶部为湿地的水层;使用方法包括经基质层向下进入快速渗透层的垂向渗透、经可渗透反应墙的侧向渗透和从可渗透反应墙顶部溢流;该系统和使用方法,能够通过植物和生物炭协同强化人工湿地的富氧,有效改善湿地内部还原性环境及局部缺氧或厌氧环境,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且能够提供多种水流方式克服水力负荷不确定性,满足各种湿地环境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9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087111.X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植物‑生物炭协同富氧人工湿地布水系统及使用方法,应用于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挺水植物、基质层和生物炭,基质层为混有生物炭的土壤层,挺水植物的根系置于基质层,基质层的顶部为湿地的水层;使用方法包括经基质层向下进入快速渗透层的垂向渗透、经可渗透反应墙的侧向渗透和从可渗透反应墙顶部溢流;该系统和使用方法,能够通过植物和生物炭协同强化人工湿地的富氧,有效改善湿地内部还原性环境及局部缺氧或厌氧环境,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且能够提供多种水流方式克服水力负荷不确定性,满足各种湿地环境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11247.0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铁路场景总成的数字孪生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铁路工程的基于BIM的第一数字孪生模型;根据第一数字孪生模型中各构件的构件信息,将第一数字孪生模型转换为多个不同细节程度的细节层次模型;若检测到对细节层次模型中指定构件的调整指令,根据调整指令在细节程度最高的细节层次模型中,对与指定构件对应的目标三维瓦片进行更新,生成目标节点;根据目标节点的更新信息,对与目标节点对应的各关联节点进行更新,生成目标铁路工程的第二数字孪生模型,从而实现了更加准确的对面向铁路场景总成的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数据更新,并提高了模型加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8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90489.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四川省华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工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基于高级氧化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水体微塑料浓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微塑料或滤膜进行染色;S2、称取步骤S1中所述微塑料配制标准浓度的微塑料水悬浮液;S3、将步骤S2制得的系列微塑料水悬浮标准液中的微塑料分别过滤到所述滤膜上;S4、对步骤S3制得的微塑料标准滤膜进行照片拍摄;S5、去除图片背景并二值化处理,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微塑料的面积,得到微塑料水悬浮液浓度与面积的对应关系;S6、对获取的水样中微塑料进行相同的染色、过滤、图片采集及图像处理,再根据微塑料水悬浮液浓度与面积的对应关系,得待测微塑料水悬浮液样品的微塑料浓度。该检测方法简单高效,可快速完成对水体中微塑料浓度的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71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71939.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耦合的隧道地质环境时空可视化模型动态构建方法,包括以下:针对不同时刻三维多物理场数据进行时空数据结构设计,包括空间位置坐标、物理场属性、时间标记信息;基于领域知识明确各物理场绘制的范围及表达方式,实现单帧显示多物理场数据;映射标量物理场属性到HSV颜色空间,分别设计不透明度转换函数和颜色转换函数,进行多标量体绘制;采用三维向量箭头对矢量物理场进行表达,箭头的尺寸和颜色对应模长,箭头的方向对应向量的方向;分别提取初支、二衬、仰拱隧道工程设施的轮廓线,采用不透明几何绘制的方式表达;根据每一批次数据集记录的时刻,进行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体绘制,实现不同时刻的隧道地质环境动态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230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08024.1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土壤渗滤系统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进水管连接的储水箱和多级土壤渗滤池;多级土壤渗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层、第一透水层、过滤单元、穿孔板以及第二透水层,过滤单元包括若干交替设置的土壤模块层和滤料层,多级土壤渗滤池的侧壁上于第二透水层处设置有出水管;土壤模块层包括若干从左至右均匀间隔放置且开口向上的U型土块,相邻U型土块之间以及U型土块开口内填充有填料Ⅰ。该装置脱氮除磷性能良好,具有建造成本低、运维成本低、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7878795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0510981.4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土壤大孔隙流的实验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布水器、土柱管以及分离收集器;土柱管内从下至上设置配置有若干贯穿管的穿孔板以及具有大孔隙的土柱层,每一根贯穿管与一个大孔隙相连接;分离收集器的侧壁和底部分别具有出液口Ⅰ和出液口Ⅱ,分离收集器内设置有分流控制器,所有贯穿管的出液端通过多通管与分流控制器的进液端连接,分流控制器的出液端之一与出液口Ⅰ通过软管连接,分流控制器的另一出液端位于分离收集器内。该实验装置可实现大孔隙流与基质流的分流收集,从而实现对大孔隙流与基质流中水分或溶质通量的监测,可为大孔隙流驱动水分与溶质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