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95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55213.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酸钠‑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公开的方法包括:将植酸钠与壳聚糖乙酸水溶液混匀后制得成膜液;之后将成膜液平铺于成膜模具中,室温干燥后得植酸钠‑壳聚糖膜。本发明方法所用原料绿色天然,无毒无害,可食用等优势。所制备薄膜膜机械性能,溶胀率、水蒸气阻隔性能良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能阻止外界微生物与食品接触,抑制食品腐烂,从而达到食品保鲜及延长货架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873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1201972.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和治疗功能的抗菌止血冷冻凝胶,由纳米复合材料FITC/LYZ@ZIF‑8与四元化壳聚糖(QCSG)交联制备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QCSG/FLZ冷冻凝胶经体内外止血模型评估、细菌感染的可视化监测测定及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能力评价,结果表明,QCSG/FLZ冷冻凝胶具有出色的止血能力,并且能实时监测出血部位的细菌感染,加快伤口愈合及组织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4873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01972.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和治疗功能的抗菌止血冷冻凝胶,由纳米复合材料FITC/LYZ@ZIF‑8与四元化壳聚糖(QCSG)交联制备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QCSG/FLZ冷冻凝胶经体内外止血模型评估、细菌感染的可视化监测测定及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能力评价,结果表明,QCSG/FLZ冷冻凝胶具有出色的止血能力,并且能实时监测出血部位的细菌感染,加快伤口愈合及组织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585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300560.5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69 , G01N33/577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信号探针、检测大肠杆菌的试纸条及应用。本发明首次在免疫层析试纸条(ICTS)检测中构建了一种基于亚甲基蓝嵌入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MB)作为捕获载体和双信号探针。免标记、有色的UIO@MB可以摆脱传统探针一系列麻烦的标记步骤和固有的缺点实现直接捕获细菌,在检测线上形成可见条带,并且通过引入Al3+激发高强度荧光响应,产生绿色荧光带。设计的免标记和双信号ICTS(UIO@MB‑LDICTS)在比色和荧光模式下的检测限均为103CFU/mL,比传统的基于金纳米颗粒的ICTS灵敏度高100倍。发明的UIO@MB‑LDICTS展示了一种通用设计,为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进行现场分析提供了前瞻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5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25241.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pH比色传感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原料包括成膜基体、增塑剂和茜素溶液。根据酸碱条件而变化,pH比色传感膜从低pH值的黄色变为高pH值的紫色,并且在反复的pH变化下,颜色变化会再次重现;同时由于肉制品变质时,微生物生长增加和生物胺的产生使得其酸碱环境发生变化,pH比色传感膜在食品肉类的新鲜度监测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在用途,整体具有使用便捷、安全、无毒、可降解、可食用、食品pH监测潜力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5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125241.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pH比色传感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原料包括成膜基体、增塑剂和茜素溶液。根据酸碱条件而变化,pH比色传感膜从低pH值的黄色变为高pH值的紫色,并且在反复的pH变化下,颜色变化会再次重现;同时由于肉制品变质时,微生物生长增加和生物胺的产生使得其酸碱环境发生变化,pH比色传感膜在食品肉类的新鲜度监测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在用途,整体具有使用便捷、安全、无毒、可降解、可食用、食品pH监测潜力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00560.5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69 , G01N33/577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信号探针、检测大肠杆菌的试纸条及应用。本发明首次在免疫层析试纸条(ICTS)检测中构建了一种基于亚甲基蓝嵌入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MB)作为捕获载体和双信号探针。免标记、有色的UIO@MB可以摆脱传统探针一系列麻烦的标记步骤和固有的缺点实现直接捕获细菌,在检测线上形成可见条带,并且通过引入Al3+激发高强度荧光响应,产生绿色荧光带。设计的免标记和双信号ICTS(UIO@MB‑LDICTS)在比色和荧光模式下的检测限均为103CFU/mL,比传统的基于金纳米颗粒的ICTS灵敏度高100倍。发明的UIO@MB‑LDICTS展示了一种通用设计,为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进行现场分析提供了前瞻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11090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47462.X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功能因子修饰的纳米抗菌材料及抗菌膜片的制备,首先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铜溶液中,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硼氢化钠和食品功能因子,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微波下辐射1~2min,冷却后透析36~48h,冷冻干燥后得到食品功能因子修饰的纳米抗菌材料;本发明的抗菌材料的制备原料安全性高,加工工艺避免了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赋予了该纳米抗菌材料更强的抗菌活性。将该纳米抗菌材料制备成膜片后贴合在医药胶带上,由于抗菌材料属于纳米级别,分散均匀,比表面积大,提供大量活性抗菌面,实现优良的抗菌效果;并且防水效果极佳;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