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18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632998.1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棘籽油掺伪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作为检测工具,通过利用红外光谱特征区域结合相似匹配法分析建立红外检测模型检测沙棘籽油的掺伪。本发明基于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沙棘籽油掺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相关系数法进行有效光谱选择,确定有效光谱范围,以期实现检测精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快速、简便的检测对环境友好和无损伤检测的测定要求,取代传统的高成本、费时、费力的测定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02334476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213976.3
申请日:2009-01-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褐多孔菌(Polyporuspicipes)的发酵液进行分离制备化合物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Ⅱ)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平皿转瓶液体培养的方法,首先用去皮马铃薯,葡萄糖,蒸馏水,pH7.2左右,灭菌制成培养基;然后培养发酵得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得到浸膏,用柱层析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经过多次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C18柱、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得到纯化合物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Ⅱ)。本发明可以将化合物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Ⅱ)开发成为抗病原真菌抗生素的原药,并解决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的原料来源问题,具有培养条件温和、培养基配制简单易行、发酵时间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157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015720.9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69/18 , C07C69/30 , C07C69/533 , C07C69/54 , C07C69/74 , C07C67/08 , A01N37/02 , A01N37/06 , A01N37/0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酯类化合物及其杀菌的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式如Ⅰ所示。本发明的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酯类化合物对水稻稻瘟病、番茄灰霉病、番茄早疫病、苹果腐烂病、苹果炭疽病和马铃薯干腐病六种植物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935946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04788.6
申请日:2006-10-2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微波提供酯交换的能量,以路易斯碱为催化剂的微波辅助路易斯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现有的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过程常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苯磺酸和磷酸等,酸催化酯交换过程产率高,但反应速率慢、能耗高。本发明按物质的量比将油脂1份、甲醇3~10份、路易斯碱用量为油脂重量的1%~5%置于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发生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5~85℃,加热回流2~10分钟后,冷却并离心分离,得到的粗品生物柴油,经水洗、干燥,于220~250℃连续减压蒸馏,得成品生物柴油。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时间大为缩短,能耗大为减少,而且使用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8010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77356.2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45/46 , C07C49/825 , A01N35/04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46 , A01N35/04 , C07C37/001 , C07C49/825 , C07C3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得到的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其中,R=乙基、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或特戊基。具体的合成方法是以2,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还原和傅克酰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合成。经申请人的实验证明,该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且IC50值较低,能够用于制备防治水稻稻瘟病、番茄灰霉病、番茄早疫病、苹果腐烂病、苹果炭疽病的农用制剂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9235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020963.7
申请日:2009-01-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49/825 , C12P7/26 , A01N35/0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褐多孔菌(Polyporus picipes)的发酵液进行分离制备化合物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平皿转瓶液体培养的方法,首先用去皮马铃薯,葡萄糖,蒸馏水,pH7.2左右,灭菌制成培养基;然后培养发酵得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得到浸膏,用柱层析分离,以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经过多次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C18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得到纯化合物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II)。本发明可以将化合物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II)开发成为抗病原真菌抗生素的原药,并解决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的原料来源问题,具有培养条件温和、培养基配制简单易行、发酵时间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062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10020910.5
申请日:2009-01-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J19/00 , A61K31/58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股蓝总皂甙酸水解产物中分离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命名为(3β,23S)-3-hydroxydammar-20,24-dien-21-oic acid 21,23-lactone,分子式为C30H46O3,分子量为454。经申请人所进行的鉴定以及细胞毒活性试验证明,该化合物对乳腺管癌细胞(MDA-MB-435)具有细胞毒活性,能够用于制备抗癌药物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008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104788.6
申请日:2006-10-2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微波提供酯交换的能量,以路易斯碱为催化剂的微波辅助路易斯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现有的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过程常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苯磺酸和磷酸等,酸催化酯交换过程产率高,但反应速率慢、能耗高。本发明按物质的量比将油脂1份、甲醇3~10份、路易斯碱用量为油脂重量的1%~5%置于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发生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5~85℃,加热回流2~10分钟后,冷却并离心分离,得到的粗品生物柴油,经水洗、干燥,于220~250℃连续减压蒸馏,得成品生物柴油。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时间大为缩短,能耗大为减少,而且使用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400199A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01128743.8
申请日:2001-08-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B63/00 , A61K35/78 , C08B37/00 , C07H1/08 , C07C67/48 , C07C69/732 , C07D3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杜仲叶为原料连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一)、以水、甲醇或乙醇为提取剂,通过超声振荡提取或加热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和乙醇洗脱等工序提取杜仲总甙和杜仲总黄酮的方法;(二)、以水、甲醇或乙醇为提取剂,通过大孔树脂分离、乙酸乙酯萃取和混合溶剂重结晶等工序提取绿原酸和杜仲总黄酮的方法以及(三)、以酸性水溶液为提取剂,通过大孔树脂分离、活性碳脱色和乙醇沉淀等工序从提取过其它活性成份后的杜仲叶渣中提取杜仲酸性多糖的方法。本发明的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产品收率高、提高了杜仲叶中具有保健和医疗活性成份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杜仲叶的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