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3472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204981.6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F120/06 , C08F120/56 , C08F2/48 , C08F2/44 , C08K5/01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光致发光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上转换白光固体材料及其在产生白光中的应用;将具有温度响应的上转换微乳液均匀分散在固体材料中,固定激光(绿光,532nm)强度,通过控制温度,使上转换体系的发光与光源组合得到白光。本发明的重点在于该材料具有低蓝光辐射、高的发光效率以及易于器件化等优点,相比传统的白色上转换发光材料而言,可以通过温度驱动,精确的得到白光发射,且激发功率低。其次相比主流的白光光源LED(用蓝光激发),本材料采用绿光激发(532nm),大幅度降低了蓝光辐射。可以应用于日常照明、显微成像、激光光纤照明、光纤通信指示灯多科学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6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77260.2
申请日:2018-08-26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487/22 , C07C15/28 , C09K11/06 , G01K11/20 , G01K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温敏性上转换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温度传感器中的应用;在低能量光激发下,该体系随温度升高,实现由红到蓝的发光颜色转变,温度继续升高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温度呈现线性相关。通过低链醇的加入,实现具有不同温度范围的上转换温度传感器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主要的优点在于:材料制备简单,仅仅滴加低链醇类,就可实现不同范围的温度响应,故为测定不同的环境温度,提供了具有不同量程的温度传感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7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04981.6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F120/06 , C08F120/56 , C08F2/48 , C08F2/44 , C08K5/01 , C09K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20/06 , C08F2/44 , C08F2/48 , C08F120/56 , C08K5/01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光致发光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上转换白光固体材料及其在产生白光中的应用;将具有温度响应的上转换微乳液均匀分散在固体材料中,固定激光(绿光,532nm)强度,通过控制温度,使上转换体系的发光与光源组合得到白光。本发明的重点在于该材料具有低蓝光辐射、高的发光效率以及易于器件化等优点,相比传统的白色上转换发光材料而言,可以通过温度驱动,精确的得到白光发射,且激发功率低。其次相比主流的白光光源LED(用蓝光激发),本材料采用绿光激发(532nm),大幅度降低了蓝光辐射。可以应用于日常照明、显微成像、激光光纤照明、光纤通信指示灯多科学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69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977260.2
申请日:2018-08-26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487/22 , C07C15/28 , C09K11/06 , G01K11/20 , G01K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温敏性上转换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温度传感器中的应用;在低能量光激发下,该体系随温度升高,实现由红到蓝的发光颜色转变,温度继续升高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温度呈现线性相关。通过低链醇的加入,实现具有不同温度范围的上转换温度传感器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主要的优点在于:材料制备简单,仅仅滴加低链醇类,就可实现不同范围的温度响应,故为测定不同的环境温度,提供了具有不同量程的温度传感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67917.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波长热带激发TTA‑UC上转换体系及其应用,其中光敏剂为铂(II)八乙基卟啉(PtOEP)、发光剂为9,10‑二苯基蒽(DPA)。本发明的创造性在于突破了现有技术认为光敏剂PtOEP只能在其基态零振动能级(即532 nm)处被激发的吸收规律的技术偏见,公开了该光敏剂(PtOEP)还可以在其基态的一系列热带振动能级(如589 nm、635 nm、655 nm和671 nm)处被激发,开拓了多波长热带激发上转换掺杂微晶(并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所猝灭)的新方法。在多重光学防伪以及信息多重加密方面具有潜在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483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0614535.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C09K11/06 , H01L31/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吩噻嗪弱光上转换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发光剂、吩噻嗪盐在DMF溶剂中混合,得到吩噻嗪弱光上转换体系。本发明的目的报道一类即不含贵金属也不含重原子的吩噻嗪盐作为敏化剂,与红荧烯发光剂组成二元体系,可将655 nm的近红外光转化为~560 nm的黄光,这种红‑转‑黄上转换发光与硅电池耦合,可使硅电池的光电流密度提高。
-
-
公开(公告)号:CN1117329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39634.4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C07D24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杂蒽衍生物作为单光子弱光上转换发光剂材料的应用;以氮杂蒽衍生物作为单光子吸收上转换的发光剂材料,能实现红光655 nm激发,获得610 nm左右桔黄光的红‑转‑黄单光子吸收上转换荧光变色效果,并且不需要除氧就可以获得上转换变色,丰富了单光子吸收上转换领域的发光剂材料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9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59714.3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5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85 , C30B19/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包括:上转换溶液与光子晶体膜;所述上转换溶液与光子晶体膜按照如下方式相互作用:所述上转换溶液进入到所述光子晶体膜中形成单层混合体系,并通过所述光子晶体膜的布拉格镜面反射作用增强所述上转换发光体系的上转换荧光。本发明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其上转换溶液进入到光子晶体膜中形成单层混合体系,通过光子晶体的布拉格镜面发射作用获得弱光上转换效率的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体系发光效率低的问题,上转换效率可达15%,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8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726170.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转换/长余辉多模式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TTA‑UC有机发光分子对(敏化剂和湮灭剂)与具有不同余辉颜色的镧系掺杂荧光粉相结合,实现了一种新型多模发光体系,可以通过双激发模式(365/532nm)实现包括荧光(FL)、上转换(UC)和余辉发光。通过直写技术可以将所制备的发光材料进行图案化,最终实现多维防伪和信息编码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