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5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7990.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装置,包括身体稳固主体、支撑限位板、固定支撑座和尾部固定主体,所述支撑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座上,所述身体稳固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限位板上,所述尾部固定主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座的末端,所述尾部固定主体包括固定安装板、夹持固定部和辅助定位部,所述夹持固定部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两端上部,所述辅助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末端中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身体稳固主体可以将不同大小的老鼠身体部位限位固定,从而方便将老鼠的尾部固定,并且使得在穿刺注射的过程中方便,老鼠不会进行移动和位移,使得穿刺注射精准方便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27065.4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的直接观察体外培养哺乳动物活细胞自噬体和初级纤毛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自噬体和初级纤毛交互对话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方法,所述方法能直接在体外培养哺乳动物细胞存活生长的状态下,观察自噬体和初级纤毛的结构、特定实验条件刺激后自噬体和初级纤毛动态变化,使科研工作者研究自噬、初级纤毛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更加简单、便捷、直观、动态,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8879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51895.6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77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抗体结合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待测抗体与固相载体孵育,所述固相载体混合包被有表达靶抗原的细胞和表达荧光蛋白的细胞;抗待测抗体的二抗与固相载体孵育,所述二抗标记有荧光染料;检测所述二抗的荧光信号和所述荧光蛋白的荧光信号,根据所述荧光蛋白的荧光信号将所述二抗的荧光信号分成抗体-靶抗原特异性结合信号和抗体-非靶抗原非特异性结合信号;根据所述抗体-靶抗原特异性结合信号获取所述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力,根据所述抗体-非靶抗原非特异性结合信号获取所述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力。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简便、高效地筛选获得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抗体,降低假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8796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52492.3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543 , G01N33/58 , G01N33/5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抗体筛选的固相载体及试剂盒,其中,所述固相载体上包被混合细胞,所述混合细胞包括表达靶抗原的细胞和表达荧光蛋白的细胞,所述试剂盒包括前述固相载体。本发明所述固相载体和试剂盒能够保持抗原构象,增加抗体筛选的准确性,同时,所述固相载体还能够在筛选抗体时通过单次实验同时获得待测抗体样本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和非特异性结合能力,从而简便、高效地筛选获得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抗体,降低假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4537.0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3/244 , A61P19/00 , A61K47/60 , A61K47/54 , A61K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氧化铈纳米颗粒在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应用方案。通过含羧基或氨基的高分子材料对氧化铈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能够提升其药物载体性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再通过羧基或含氨基的高分子材料进行酰胺反应,得到具有稳定共价键的功能化氧化铈纳米颗粒,将其应用于制备治疗氧化应激引起的椎间盘退变药物。本案可以实现药物的有效载入和持续释放,稳定性好、载药能力强,为治疗药物的精准递送提供了技术保障,能从根本上修复退变的椎间盘,无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3545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232747.1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磷酸钙骨水泥。本发明所述的骨水泥为按照重量比添加1.0%-2.5%丝素蛋白的磷酸钙骨水泥。在保留磷酸钙骨水泥优点的基础上,所述新型骨水泥较磷酸钙骨水泥的抗压强度明显增加,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主要是在制备TTCP/DCPA体系磷酸钙盐与丝素蛋白粉末的基础上,将上述两类物质按比例通过混合形成高性能的骨水泥。
-
公开(公告)号:CN1108879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811051895.6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77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抗体结合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待测抗体与固相载体孵育,所述固相载体混合包被有表达靶抗原的细胞和表达荧光蛋白的细胞;抗待测抗体的二抗与固相载体孵育,所述二抗标记有荧光染料;检测所述二抗的荧光信号和所述荧光蛋白的荧光信号,根据所述荧光蛋白的荧光信号将所述二抗的荧光信号分成抗体‑靶抗原特异性结合信号和抗体‑非靶抗原非特异性结合信号;根据所述抗体‑靶抗原特异性结合信号获取所述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力,根据所述抗体‑非靶抗原非特异性结合信号获取所述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力。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简便、高效地筛选获得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抗体,降低假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76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61517.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控的骨科用限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限位结构、调控弯折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调控弯折结构的上端铰接设有第一限位结构,调控弯折结构的下端限位连接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能够在调控弯折结构上转动调节,且转动幅度采用调控式设计,能够根据病患情况进行调整;第一限位结构,起到上部捆绑限位作用,能够进行上部骨架位置的限制绑定,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连接导杆和铰接控制架,连接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控制架,连接导杆通过铰接控制架与调控弯折结构铰接设置,连接导杆上设有第一绑带。本发明为便于调控的骨科用限位夹紧装置,通过第一限位结构、调控弯折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设置,实现骨科治疗限位夹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370567U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20400058.6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B01L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取PRP的离心管,包括离心管本体,离心管本体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和用于吸取PPP的第一吸管孔,离心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抽取下层红细胞的第二吸管孔,第二吸管孔上设置有弹性橡胶盖。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将第二吸管孔设置在离心管本体的底端,第一次离心完成后,从离心管本体底端的第二吸管孔抽取下层红细胞,然后第二次离心,离心完成后,从第一吸管孔抽取PPP,抽取完成后,离心管里剩下即为PRP,本方案提供的离心管,第一次离心完成后,离心管内液体分层,从上到下依次为PPP层-PRP层-下层红细胞层,从离心管下端抽取下层红细胞,有效减少了对PRP的污染,提高了PRP的提取纯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