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冶金浇注产生旋涡卷渣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9843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062729.0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冶金浇注产生旋涡卷渣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包括冶金反应器以及浇注接口;浇注接口包括上板、中板以及下板;上下板设有通孔;中板设有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内设有档片;上板下表面设有上凹槽,下板上表面设有下凹槽;中板位于上凹槽与下凹槽组成的空间内;中板可相对于上板以及下板滑动。本发明的方法不同于现有旋涡流动控制模式,在冶金反应器出钢过程中通过变换出钢口内部结构形式的方式消除钢水旋涡流动的切向运动速度,进而可以显著降低产生旋涡的临界高度,防止上层钢渣被卷吸入下游反应器,控制下渣量。

    一种控制中低硫低氧钢中硫化锰形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29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15390.2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7/06 B22D7/00 C21C7/0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中低硫低氧钢中硫化锰形态的方法;可在原有生产工艺不变的情况下,经过铝脱氧后,对钢液进行钙镁复合处理来控制钢中MnS的形态。该方法可充分发挥Ca、Mg合金元素各自在硫化物变性过程中的优势。通过在钢中添加(以质量百分比计)0.001~0.02%的Mg和0.001~0.02%的Ca,使钢中硫化物以Mg-Al-O氧化物为核心形核析出,减少硫化物在晶界析出数量。同时将MnS变性为含有Ca、Mg合金元素的复合硫化物,大幅度提高硫化物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有效减低硫化物在轧制过程中变形程度,改善钢的横向冲击韧性的同时不降低钢的切削性能。

    一种铁水脱硫渣的再生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1304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7326.6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Y02P10/242 Y02W3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脱硫渣的再生处理方法,采用以下步骤:钢铁厂产生的铁水脱硫渣经自然冷却,重锤破碎,再进行球磨处理,球磨过程中石灰颗粒表面硫化钙硬壳被打破。球磨后原料过100~250目筛网,筛上物经除铁后返回进行二次磨细,筛下物细颗粒进入干式磁选机磁选分离,磁场强度为100~150kA/m,得到的含铁物质返回烧结或炼钢回收利用;将磁选尾渣配加10~30%石灰,混匀后在干式压球机上压制成球状脱硫剂,返回冶金流程用于二次脱硫。本发明对铁水脱硫渣中大量未反应石灰颗粒进行了回收利用,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尤其适合采用喷吹石灰粉剂的铁水脱硫渣的处理。

    一种非水溶液电解提取钢中夹杂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1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494354.9

    申请日:2019-06-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溶液电解提取钢中夹杂物的方法,属金属物理研究方法领域。本发明通过配制非水溶液电解液,在一定的电解参数下,将夹杂物与钢基体电解进入非水溶液中,然后通过离心的方法将夹杂物提取分离。非水溶液电解液成分(质量百分比)为10%乙酰丙酮,0.7%四甲基氯化铵,1~5%硫氰酸铵,其余为无水甲醇。电解参数为:电压为2~5V,电流为0.04~0.05A/cm2。本发明通过控制电解液配方和电解参数,使电解过程不损坏钢中的夹杂物,达到无损提取钢中夹杂物的目的。

    抗渣侵耐火材料及其表面原位形成抗渣侵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600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1016023.2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渣侵耐火材料及其表面原位形成抗渣侵涂层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以氧化铝、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镁、氟化钙为原料,配成碱度为0.9~4.0的熔渣粉末,将混合粉末加热至1550~1650℃熔清;以耐火材为负极,以石墨为正极,分别浸入熔渣中5mm;将石墨和耐火材料通过钼棒为引线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构成电化学回路。调整电压为6~12伏,通电一定时间(15~30分钟),即可在耐火材料表面原位形成抗渣侵蚀涂层,并能抵抗熔渣的进一步侵蚀。本发明原位合成的抗渣侵涂层大大延长镁碳砖的服役寿命,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生产实用价值。

    一种含碳耐火材料抗熔渣侵蚀的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66176.X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碳耐火材料抗熔渣侵蚀的保护方法,通过对于熔渣体系提供适宜外加电压,减缓熔渣在耐火材料中的渗透深度,实现对耐火材料的物理保护。以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钙为原料,配成碱度为0.8~2.3的熔渣粉末,将混合粉末加热至1550~1650℃熔清;将含碳耐火材料脱碳处理后与熔渣接触,然后将脱碳处理的耐火材料与熔渣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然后于0~4V通电处理,实现含碳耐火材料抗熔渣侵蚀的保护。可有效抑制熔渣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物理渗透,可显著提高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渣侵能力,可实现提高含碳耐火材料服役寿命3~4倍以上。本发明操作简单,适用渣系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生产实用价值。

    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904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433352.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当钢包内的炉渣为还原性炉渣时,浇铸前,通过底吹砖向钢包内吹气,再开始浇铸,在浇铸末期,停止底吹气体,并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当钢包内的炉渣为氧化性炉渣时,在浇铸末期,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改质剂的喷入方向朝着钢包的出钢口;改质剂为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增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改质剂的粒径为3~10mm。本发明针对现有钢包加盖工艺加剧了浇铸末期的漩涡卷渣,造成钢水质量下降、余钢量增加的问题,开发新的钢包加盖工艺条件下的漩涡卷渣的抑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9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33352.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当钢包内的炉渣为还原性炉渣时,浇铸前,通过底吹砖向钢包内吹气,再开始浇铸,在浇铸末期,停止底吹气体,并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当钢包内的炉渣为氧化性炉渣时,在浇铸末期,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改质剂的喷入方向朝着钢包的出钢口;改质剂为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增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改质剂的粒径为3~10mm。本发明针对现有钢包加盖工艺加剧了浇铸末期的漩涡卷渣,造成钢水质量下降、余钢量增加的问题,开发新的钢包加盖工艺条件下的漩涡卷渣的抑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提高钢高温塑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128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005428.5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钢高温塑性的方法,基于镁处理与二次冷却协同作用提高钢的高温塑性,属于微合金高强钢炼钢连铸生产领域。采用镁处理工艺和新型二次冷却控制方法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微合金高强钢铸坯中第二相颗粒的成分、尺寸和分布状态,抑制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的先共析铁素体膜厚度,用Gleeble3800检测铸坯断面收缩率显著提高,均高于50%以上。证实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微合金高强钢的高温塑性,能够有效抑制铸坯表面裂纹缺陷。

    一种含碳耐火材料抗熔渣侵蚀的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65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466176.X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碳耐火材料抗熔渣侵蚀的保护方法,通过对于熔渣体系提供适宜外加电压,减缓熔渣在耐火材料中的渗透深度,实现对耐火材料的物理保护。以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钙为原料,配成碱度为0.8~2.3的熔渣粉末,将混合粉末加热至1550~1650℃熔清;将含碳耐火材料脱碳处理后与熔渣接触,然后将脱碳处理的耐火材料与熔渣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然后于0~4V通电处理,实现含碳耐火材料抗熔渣侵蚀的保护。可有效抑制熔渣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物理渗透,可显著提高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渣侵能力,可实现提高含碳耐火材料服役寿命3~4倍以上。本发明操作简单,适用渣系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生产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