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844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96268.2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地质聚合物的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为:铝灰35~45%,高炉渣10~15%,钢渣35~40%,偏高岭土8~15%,按原料总质量的30%添加碱性激发剂。将原料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碱性激发剂并搅拌,然后注入模具中,脱模后在室温条件下养护,即得产品。本发明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本发明地质聚合物主要原料采用常见且产量较大的工业废弃物:钢渣,高炉渣和铝灰,实现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844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496268.2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地质聚合物的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为:铝灰35~45%,高炉渣10~15%,钢渣35~40%,偏高岭土8~15%,按原料总质量的30%添加碱性激发剂。将原料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碱性激发剂并搅拌,然后注入模具中,脱模后在室温条件下养护,即得产品。本发明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本发明地质聚合物主要原料采用常见且产量较大的工业废弃物:钢渣,高炉渣和铝灰,实现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07596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833733.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该地质聚合物的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为:铝灰35~45%,高炉渣10~15%,钢渣35~40%,偏高岭土8~15%,按原料总质量的30%添加碱性激发剂。将原料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碱性激发剂并搅拌,然后注入模具中,脱模后在室温条件下养护,即得产品。本发明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本发明地质聚合物主要原料采用常见且产量较大的工业废弃物:钢渣,高炉渣和铝灰,实现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075965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10833733.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该地质聚合物的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为:铝灰35~45%,高炉渣10~15%,钢渣35~40%,偏高岭土8~15%,按原料总质量的30%添加碱性激发剂。将原料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碱性激发剂并搅拌,然后注入模具中,脱模后在室温条件下养护,即得产品。本发明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本发明地质聚合物主要原料采用常见且产量较大的工业废弃物:钢渣,高炉渣和铝灰,实现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控制中低硫低氧钢中硫化锰形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29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15390.2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7/06 B22D7/00 C21C7/0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中低硫低氧钢中硫化锰形态的方法;可在原有生产工艺不变的情况下,经过铝脱氧后,对钢液进行钙镁复合处理来控制钢中MnS的形态。该方法可充分发挥Ca、Mg合金元素各自在硫化物变性过程中的优势。通过在钢中添加(以质量百分比计)0.001~0.02%的Mg和0.001~0.02%的Ca,使钢中硫化物以Mg-Al-O氧化物为核心形核析出,减少硫化物在晶界析出数量。同时将MnS变性为含有Ca、Mg合金元素的复合硫化物,大幅度提高硫化物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有效减低硫化物在轧制过程中变形程度,改善钢的横向冲击韧性的同时不降低钢的切削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