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矢量光学涡旋阵列的产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74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97680.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矢量光学涡旋阵列的产生方法及装置,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矢量光学涡旋阵列的产生装置和方法通过特殊设计的达曼光栅超表面阵列,然后利用实验光路将两个正一级涡旋阵列线偏振光滤出之后分别调控为右旋和左旋的圆偏振光,并将两束光合成为具有方向性的矢量阵列偏振光,通过设置θ0,n,Θn和Φn可以独立控制矢量涡旋阵列中元素的方向性和偏振结构,实现了具有任意方向性和偏振态的矢量光学涡旋阵列;可以灵活调控矢量光学涡旋阵列中每个元素的方向性和偏振结构,且本发明的实验难度不高,容易实现。

    氧杂螺芴三苯胺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8250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04552.8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杂螺芴三苯胺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的氧杂环螺芴三苯胺衍生物具有很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和热稳定性及空穴传输性质。通过有效地控制主体材料结构的刚性,共轭程度及吸电子强度,使材料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可以精确的调控使之降低,并且显著降低了器件的开启电压。并且,本发明中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共振能量传递性能。与常用的磷光主体材料相比,器件性能和效率滚降得到了质的提高。除此之外,在很低客体浓度(0.5 wt%)掺杂条件下,其功率效率仍可达到基于此类材料的最高效率(58流明每瓦)。这一结果为采用降低浓度来降低有机磷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成本有指导性的作用。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47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06374.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胶体量子点和有机发光材料;所述胶体量子点和有机发光材料的质量比为100:(0.1‑20);所述胶体量子点的分布间隙大于所述有机发光材料的晶胞尺寸。通过选择合适的胶体量子点和有机发光材料进行复配,减少点间隙缺陷,抑制非辐射复合,优化器件功能层结构提高载流子注入效率,从而提高胶体量子点发光层的光电性能。

    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2193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277331.3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化学结构如下:;其中,苯并噻二唑为主体;A为氰基、吡啶、砜基、二(2,4,6‑三甲苯基)硼烷;D为二苯胺、三苯胺、4,4'‑二甲基二苯胺、4,4'‑二甲基三苯胺、4,4'‑二甲氧基二苯胺或4,4'‑二甲氧基三苯胺。本发明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不但保留了D‑A之间强烈的作用,还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通过调节D‑A的强度,可以调节其发光光谱和量子产率,从而找到两者的平衡,进而提高近红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效率。

    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及其钙钛矿电池、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06130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41993.8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芴螺三苯胺衍生物极其钙钛矿电池、用途,所述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 Ⅰ;其中,主体为没有取代基团的芴螺三苯胺;A、B、C、D均为氢、对,对二甲氧基二苯胺、邻,邻二甲氧基二苯胺、间,间二甲氧基二苯胺、对,间二甲氧基二苯胺、对,邻二甲氧基二苯胺、间,邻二甲氧基二苯胺、对,对-二甲基二苯胺或3,6-二叔丁基二苯胺。本发明的材料用于钙钛矿电池的空穴传输层中后,能量转换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显示出很好应用潜力,可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广泛应用,与经典的Spiro-OMeTAD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可广泛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

    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89257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55055.1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用途,所述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化学结构如下:;其中,芴螺三苯胺为主体;A为咔唑、α-N杂咔唑、β-N杂咔唑、γ-N杂咔唑、吡啶、二苯胺、二甲氧基二苯胺、二甲基二苯胺或3,6-二叔丁基咔唑。本发明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空穴传导性,通过简单方法,有效地控制主体材料共轭度,增加化合物分子量,使材料的三重态能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显著降低了开启电压。极性可以通过推/拉电子基团调整,通过调节其推拉电子集团的强度使之双极性性能提高,与常用的磷光主体材料相比,器件性能得到了提高,可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

    一种厚度不敏感的近红外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26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23956.6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度不敏感近红外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本发明的近红外量子点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核壳结构的量子点薄膜,以及所述量子点薄膜表面含有的双功能连接剂;所述双功能连接剂中含有硫醇基团;所述近红外量子点发光器件发光层的厚度大于等于40nm。红外发光器件的发光波长为750nm‑2500nm,通过将量子点封装在I型无机壳中来提高辐射复合,从而获得了80%的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并使用双功能连接剂对薄膜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和平衡整个薄膜的空穴和电子迁移率,制备得到了高效稳定且厚度不敏感的近红外量子点发光器件。

    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8925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255055.1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用途,所述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化学结构如下:;其中,芴螺三苯胺为主体;A为咔唑、α‑N杂咔唑、β‑N杂咔唑、γ‑N杂咔唑、吡啶、二苯胺、二甲氧基二苯胺、二甲基二苯胺或3,6‑二叔丁基咔唑。本发明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空穴传导性,通过简单方法,有效地控制主体材料共轭度,增加化合物分子量,使材料的三重态能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显著降低了开启电压。极性可以通过推/拉电子基团调整,通过调节其推拉电子集团的强度使之双极性性能提高,与常用的磷光主体材料相比,器件性能得到了提高,可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