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7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99167.5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苏州三创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气吸收型多孔钢渣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自上而下地设置二氧化钛降解剂环氧树脂涂层和二氧化钛降解剂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磨耗层。所述二氧化钛降解剂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磨耗层中所用的含二氧化钛降解剂多孔钢渣包括以下质量组分:钢渣原料50%,粉煤灰填充料30%,激发剂10%(5%碱渣、3%磷石膏和2%水泥),尾气降解剂10%(光催化剂TiO2为5%,稀释剂3%和硅烷偶联剂(DL602)2%)。本发明在兼顾路面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同时,采用掺拌式和涂覆式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光催化剂TiO2的使用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27755.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立讯精密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测量对比敏感度的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使用时的人眼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得到在不同环境照度下,不同空间频率的虚拟图像恰能被分辨时的对比度阈值,优化对比敏感度可以确保用户在不同光照条件和视觉环境下都能获得清晰、准确的视觉体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测量对比敏感度的方法,为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提高用户使用时的沉浸感与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19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4696.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苏州东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IPC: C08F220/54 , C08F234/00 , E06B9/24 , C09K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水二元溶剂的相转变热响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相转变热响应凝胶体系包括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引发剂、加速剂、离子液体和水。以NIPAm作为热响应单元,离子液体的引入替代了水凝胶聚合常用的交联剂,其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之间形成的多重氢键和离子相互作用赋予了体系相转变的特性。本发明制备的离子液体/水二元溶剂的相转变热致变色智能窗具有高透光、响应快、可调响应温度、稳定性好的特点,并且其克服了传统热致变色水凝胶在产生长期热致变色循环后发生严重体积收缩、热致变色性能下降的缺陷,为热致变色智能窗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9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107772.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黏滞阻尼墙,属于结构工程减震技术领域。该新型阻尼墙融合了自复位技术和黏滞阻尼墙减震技术,并引入了变黏滞阻尼特性。常规黏滞阻尼墙能在高频动力激励下大量耗能而降低地震峰值响应;变黏滞阻尼特性,能使其黏滞阻尼力在较大位移响应幅值时显著提升,兼顾低频动力激励下的减震效果;自复位技术可以在较宽荷载频域内降低结构的残余位移,提升结构在不确定性地震作用后自动快速恢复能力。该自适应黏滞阻尼墙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先进,其刚度和阻尼可以按照预设控制目标自适应地改变,可实现在成本效益、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复位能力和舒适度等多方面的多目标协同减震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0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2412.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集成连接单元以及梁柱节点,包括可更换自复位集成连接单元、预制混凝土梁、柱和预埋件。可更换自复位集成连接单元包括:自复位元件,其包括碟形弹簧组、套筒、活塞筒、活塞盖帽、导杆、挡板和调节螺母等;耗能元件,其包括端板、固定于左端板的圆孔薄钢板、固定于右端板的长孔薄钢板、与薄钢板交替叠合硫化的高阻尼橡胶片,以及销轴和铅芯。本发明自复位梁柱节点施工便捷,具有合理的初始刚度和可变多级刚度,兼备碟形弹簧、铅芯和高阻尼橡胶多源复合耗能机制,可有效控制结构的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对综合控制抗震指标,实现强震作用下的功能可恢复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41377.9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摩擦隔震支座,包括:支承板A、支承板B、可移动端板、SMA螺杆、摩擦芯柱,具有良好的竖向抗压和抗拉能力。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同时作用下,摩擦芯柱的芯柱摩擦面分别与支承板之间产生摩擦力并耗能;摩擦芯柱的水平位移带动可移动端板运动,从而拉伸施加了设计预应力的SMA螺杆,该设计预应力不仅提供一部分初始承载力,且在水平荷载去除后促使摩擦芯柱恢复到初始位置,实现良好的自复位功能。特别地,摩擦系数可设计为常摩擦系数或变摩擦系数,提供不同的耗能能力,可实现工程结构在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等多方面的多目标协同减震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6637.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融合电磁特征和复流形网络的SAR目标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SAR复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获取的SAR复图像数据,提取SAR复图像的属性散射中心,获得重构的复电磁图像;利用预构建的第一复流形多尺度网络从SAR复图像数据中提取多尺度数据特征;利用预构建的第二复流形多尺度网络从所述重构的复电磁图像提取多尺度电磁特征;利用预构建的特征融合模块对所述多尺度数据特征和所述多尺度电磁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多尺度融合特征;利用预构建的卷积分类模块对所述多尺度融合特征进行分类,得到目标识别结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SAR复图像进行快速高精度的识别方面仍有欠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07772.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黏滞阻尼墙,属于结构工程减震技术领域。该新型阻尼墙融合了自复位技术和黏滞阻尼墙减震技术,并引入了变黏滞阻尼特性。常规黏滞阻尼墙能在高频动力激励下大量耗能而降低地震峰值响应;变黏滞阻尼特性,能使其黏滞阻尼力在较大位移响应幅值时显著提升,兼顾低频动力激励下的减震效果;自复位技术可以在较宽荷载频域内降低结构的残余位移,提升结构在不确定性地震作用后自动快速恢复能力。该自适应黏滞阻尼墙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先进,其刚度和阻尼可以按照预设控制目标自适应地改变,可实现在成本效益、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复位能力和舒适度等多方面的多目标协同减震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276425.4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D195/00 , C09D7/65 , C09D7/63
Abstract: 一种净味耐候型高速铁路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层用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改性沥青的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如下:基质沥青60~74.8份、复合改性物20~30份、自由基捕获剂1~2份、橡胶油5~10份、交联剂0.2~0.4份,其中,所述复合改性物的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如下:SBS共聚物20~40份、活化胶粉55~75份、马来酸酐3~6份、交联控制剂0.2~0.4份。本发明将特定处理后的活化胶,SBS,马来酸酐及交联控制剂先造粒形成一定大小的复合胶粒,能够与沥青更好的相容,并且控制交联密度可有效降低改性沥青的黏度,使得材料更适合于制备低空隙率、超长使用寿命要求的高速铁路防水封闭层用沥青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7364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70968.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刚度自复位三维隔震支座,包括:摩擦摆隔震机构,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且两两之间呈滑动摩擦接触的上支座板、上滑板、核心滑块、下滑板与下支座板;竖向自复位隔震机构,其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并固定支撑所述下支座板的压板、以及介于所述底板和压板之间的竖向隔震支座与竖向自复位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三维隔震支座构造简单,传力明确,承载能力强,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发挥不同水平和竖向刚度,可实现多级性能的震、振双控目标,其三向隔震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可有效减少结构震后修复成本,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韧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