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力系的具有旋转轴线的扭振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1673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80876.2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系的具有旋转轴线(2)的扭振减振器(1),所述扭振减振器至少具有以下部件:‑输入侧(4);‑输出侧(5);‑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6、7、8),所述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连接在输入侧(4)和输出侧(5)之间,以便传递扭矩;‑对于每个中间元件(6、7、8),第一滚动体(9)和第二滚动体(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元件(6、7、8)具有用于使所述滚动体(9、10)滚动的相应传递路径(11、12),并且所述输入侧(4)和所述输出侧(5)具有与相应传递路径(11、12)互补的反向路径(13、14);以及‑多个能量储存元件(15、16、17),所述多个能量储存元件对应于中间元件的数量,并且与相应能量储存元件(15、16、17)配对的每个中间元件(6、7、8)借助于所述多个能量储存元件被支撑,以便能够振动。所述扭振减振器(1)的主要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储存元件(15、16、17)布置成使得矢量分量(18)在圆周方向(19)上作用和/或对于每个中间元件(6、7、8),仅将所述第一滚动体(9)和所述第二滚动体(10)设置为滚动体。这里提出的扭振减振器允许使用很少的部件实现对固有频率的低成本和有效的影响。

    用于动力系的具有旋转轴线的扭振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608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80007559.0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系(3)的具有旋转轴线(2)的扭振减振器(1),该扭振减振器具有至少以下部件:‑用于接收扭矩的输入侧(4);‑用于分散扭矩的输出侧(5);‑连接在输入侧(4)与输出侧(5)之间传递扭矩的至少一个中间元件(6、7);‑至少一个能量储存元件(16、17),中间元件(6、7)借助于能量储存元件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输入侧(4)并且相对于输出侧(5)振动;以及‑至少一个滚动体(8、9、10、11),其中,中间元件(6、7)具有属于滚动体(8、9、10、11)的传递路径(12),并且输入侧(4)或输出侧(5)形成路径侧(13),并且另一侧(5、4)形成力侧(14),其中,路径侧(13)具有与传递路径(12)互补的反向路径(15),其中,滚动体(8、9、10、11)在传递路径(12)与反向路径(15)之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引导,以进行扭矩传递。扭振减振器(1)的主要特征在于,力侧(14)借助于能量储存元件(16、17)连接至中间元件(6、7),以便传递扭矩。此处提出的扭振减振器允许使用很少的部件实现对固有频率的低成本和有效的影响。

    用于动力系的具有旋转轴线的扭振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16735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980080876.2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系的具有旋转轴线(2)的扭振减振器(1),所述扭振减振器至少具有以下部件:‑输入侧(4);‑输出侧(5);‑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6、7、8),所述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连接在输入侧(4)和输出侧(5)之间,以便传递扭矩;‑对于每个中间元件(6、7、8),第一滚动体(9)和第二滚动体(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元件(6、7、8)具有用于使所述滚动体(9、10)滚动的相应传递路径(11、12),并且所述输入侧(4)和所述输出侧(5)具有与相应传递路径(11、12)互补的反向路径(13、14);以及‑多个能量储存元件(15、16、17),所述多个能量储存元件对应于中间元件的数量,并且与相应能量储存元件(15、16、17)配对的每个中间元件(6、7、8)借助于所述多个能量储存元件被支撑,以便能够振动。所述扭振减振器(1)的主要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储存元件(15、16、17)布置成使得矢量分量(18)在圆周方向(19)上作用和/或对于每个中间元件(6、7、8),仅将所述第一滚动体(9)和所述第二滚动体(10)设置为滚动体。这里提出的扭振减振器允许使用很少的部件实现对固有频率的低成本和有效的影响。

    带有具备摩擦装置的摇臂式减振器的离合器从动盘以及摩擦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30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80008937.4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摩擦离合器离合器从动盘(1),其带有一个可围绕旋转轴(2)旋转并且具有摩擦片(3)的输入部分(4),一个同样可围绕所述旋转轴(2)旋转的输出部分(5)以及一个用来将所述输入部分(4)与所述输出部分(5)耦合的摇臂式减振器(6),其中,所述摇臂式减振器(6)进一步具有一个与所述输入部分(4)相连的第一法兰区域(7),一个在有限角度范围内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法兰区域(7)围绕所述旋转轴(2)旋转并且与所述输出部分(5)相连的第二法兰区域(8)以及两个分别通过连杆装置(9、10)与所述两个法兰区域(7、8)以可活动方式耦合的中间件(11a、11b),并且其中一个弹簧单元(12)与所述连杆装置(9、10)按如下方式共同发挥作用:当所述法兰区域(7、8)彼此相对扭转时,会通过所述弹簧单元(12)阻止所述中间件(11a、11b)相互靠近的相对运动,其中,一个摩擦装置(13)按如下方式布置在所述弹簧单元(12)的弹簧元件(14)内部或外部并发挥作用,即:在所述中间件(11a、11b)的第一相对运动区域内通过所述摩擦装置(13)生成可阻止所述中间件(11a、11b)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并且该摩擦力高于在与所述第一运动区域错位的所述中间件(11a、11b)第二相对运动区域中所生成的摩擦力。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所述离合器从动盘(1)的摩擦离合器。

    扭振减振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1265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80013410.0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设置一种扭振减振器、尤其摆式减振器,其具有:用于导入扭矩的输入部件(12);与所述输入部件(12)运动耦合的、尤其构型为摆的两个中间元件(16),其中,所述中间元件(16)在线性运动中能够朝向彼此和/或远离彼此运动;作用在所述中间元件(16)上的、尤其构型为压力弹簧的至少一个储能元件(18);与所述中间元件(16)运动耦合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元件(16)扭转的输出部件(22),用于导出被减振的扭矩;和设置在所述输出部件(22)与所述中间元件(16)之间的、尤其弹性和/或柔韧的至少一个补偿部件(28),用于消除所述中间元件(16)相对于所述输出部件(22)的轴向间隙。通过所述补偿部件(28),自发的且不可预测的摩擦效应能够被持续的并且在设计所述扭振减振器(10)的振动特性时所考虑的带有摩擦的减振代替,从而能够在机动车的驱动系(36)中实现良好的扭振减振。

    用于动力系的具有旋转轴线的扭振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60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80007559.0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系(3)的具有旋转轴线(2)的扭振减振器(1),该扭振减振器具有至少以下部件:‑用于接收扭矩的输入侧(4);‑用于分散扭矩的输出侧(5);‑连接在输入侧(4)与输出侧(5)之间传递扭矩的至少一个中间元件(6、7);‑至少一个能量储存元件(16、17),中间元件(6、7)借助于能量储存元件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输入侧(4)并且相对于输出侧(5)振动;以及‑至少一个滚动体(8、9、10、11),其中,中间元件(6、7)具有属于滚动体(8、9、10、11)的传递路径(12),并且输入侧(4)或输出侧(5)形成路径侧(13),并且另一侧(5、4)形成力侧(14),其中,路径侧(13)具有与传递路径(12)互补的反向路径(15),其中,滚动体(8、9、10、11)在传递路径(12)与反向路径(15)之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引导,以进行扭矩传递。扭振减振器(1)的主要特征在于,力侧(14)借助于能量储存元件(16、17)连接至中间元件(6、7),以便传递扭矩。此处提出的扭振减振器允许使用很少的部件实现对固有频率的低成本和有效的影响。

    扭振减振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12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80013410.0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设置一种扭振减振器、尤其摆式减振器,其具有:用于导入扭矩的输入部件(12);与所述输入部件(12)运动耦合的、尤其构型为摆的两个中间元件(16),其中,所述中间元件(16)在线性运动中能够朝向彼此和/或远离彼此运动;作用在所述中间元件(16)上的、尤其构型为压力弹簧的至少一个储能元件(18);与所述中间元件(16)运动耦合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元件(16)扭转的输出部件(22),用于导出被减振的扭矩;和设置在所述输出部件(22)与所述中间元件(16)之间的、尤其弹性和/或柔韧的至少一个补偿部件(28),用于消除所述中间元件(16)相对于所述输出部件(22)的轴向间隙。通过所述补偿部件(28),自发的且不可预测的摩擦效应能够被持续的并且在设计所述扭振减振器(10)的振动特性时所考虑的带有摩擦的减振代替,从而能够在机动车的驱动系(36)中实现良好的扭振减振。

    具有旋转轴线的皮带盘解耦器

    公开(公告)号:CN112065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0528945.6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带盘解耦器(1),其具有用于内燃机(4)的皮带传动机构(3)的旋转轴线(2),皮带盘解耦器(1)包括扭振减振器(5),其至少包含:输入侧(6);输出侧(7);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元件(8、9、10);每个中间元件的两个滚动体(11、12),中间元件具有两个传动轨道(13、14),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具有互补的对应轨道(15、16),滚动体在相应传动轨道和互补的对应轨道之间以能滚动的方式引导;和至少一个能量存储元件(17、18、19),借助能量存储元件可振动地支撑中间元件。能量存储元件布置为具有作用到中间元件上的沿周向方向(22)的矢量分量(20)和/或为相应中间元件仅设置滚动体作为可滚动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