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9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04963.7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兼具高选择渗透性和抗结垢性的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孔超滤膜支撑层依次浸渍于含有多元胺的水相溶液和含有多元酰氯的有机相溶液,使得所述多元胺和所述多元酰氯发生界面聚合反应,生成纳滤膜的聚酰胺分离层;将所述聚酰胺分离层浸渍于功能化溶液中,形成兼具高选择渗透性和抗结垢性的纳滤膜,其中,所述功能化溶液中的功能化单体分子以共价键连接在所述聚酰胺分离层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53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06641.8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渗透性的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多孔超滤支撑层表面与水相溶液接触,并去除表面多余液体,所述水相溶液中包括水相单体和水相添加剂;步骤2,将步骤1处理后的多孔超滤膜支撑层表面与有机相溶液接触,得到待热处理膜片;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待热处理膜片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聚酰胺复合纳滤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相溶液添加多元醚添加剂制备分离一价和二价离子的高选择渗透性纳滤膜,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廉价易得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45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7871.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B01D6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过滤膜的液相原位形貌测试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料液箱、压力泵、原位样品台,压力泵通过管路连接原位样品台的注液通道。该方法采用原位形貌测试的方法,适用于液相环境中压力驱动平板过滤膜的原位微观形貌分析,可调节过滤压力、过滤时间、过滤料液种类、测试温度等多种因素,兼具集成测试、实时操作、适用性广、步骤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42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53508.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封端单体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水相溶液;步骤2,配制有机相溶液;步骤3,将水相溶液与支撑膜的表面接触,得到表面富含水相单体和封端单体的支撑膜;步骤4,将有机相溶液与表面富含水相单体和封端单体的支撑膜表面接触,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得到复合膜;步骤5,将复合膜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基于封端单体的复合纳滤膜,所述封端单体为N‑甲基哌嗪,所述多元胺单体为哌嗪,所述酸接收剂为三乙胺,所述多元酰氯为均苯三甲酰氯。本发明通过水相封端单体的引入,能够调控聚酰胺聚合物的生长和聚集过程,从而优化分离层孔道结构,实现膜选择性和渗透性的协同提升,获得高性能纳滤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47708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72772.7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高选择渗透性和抗菌性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包括多孔超滤膜支撑层、芳香聚酰胺层和抗菌层;其中,芳香聚酰胺层覆盖在多孔超滤膜支撑层上,芳香聚酰胺层中掺杂纳米材料,且纳米材料裸露于聚酰胺层之外的部分通过共价键连接抗菌材料形成超薄抗菌层。本发明采用的纳米材料能提高膜的水通量,并为接枝反应提供接枝位点,在膜表面化学键合抗菌功能基团,而不改变聚酰胺主体材料的结构;硅烷偶联剂类抗菌材料中的硅氧基团与纳米材料中的氢氧根反应,硅烷偶联剂类抗菌材料接枝在膜表面,赋予混合基质膜抗菌性能,从而获得兼具高选择渗透性和抗菌性的反渗透膜,使膜保持长期高效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93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384.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烷‑1,3‑二胺在制备可控脱盐性能反渗透膜中的应用、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反渗透膜制备领域。所述可控脱盐性能反渗透膜包括聚砜超滤膜以及设置于所述聚砜超滤膜的表面的聚酰胺层;其中,所述聚酰胺层由水相胺溶液与有机相酰氯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后经热处理固化形成;且所述水相胺溶液中含有金刚烷‑1,3‑二胺。本发明通过添加金刚烷‑1,3‑二胺制备得到一系列表面形貌相同、渗透通量相同相近,但脱盐性能各异的SWRO膜,可在不改变现有产水工艺和膜清洗工艺的情况下,灵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9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02874.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B01D67/00 , B01D61/02 , B01D69/02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高通量和高脱盐率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制水相溶液;步骤2,配制含有聚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的油相溶液;步骤3,将超滤膜单面于水相溶液中进行浸渍,然后表面干燥处理,再与油相溶液接触反应,得到初生态反渗透膜;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初生态反渗透膜于进行热处理,然后置于pH值为2‑12的水溶液中浸泡清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漂洗干净,得到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本发明创造性地将聚丙烯酸酯作为添加剂制备反渗透膜,并取得了突出效果,反渗透膜的水通量和脱盐率可同时达到45LMH和99.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942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3508.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封端单体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水相溶液;步骤2,配制有机相溶液;步骤3,将水相溶液与支撑膜的表面接触,得到表面富含水相单体和封端单体的支撑膜;步骤4,将有机相溶液与表面富含水相单体和封端单体的支撑膜表面接触,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得到复合膜;步骤5,将复合膜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基于封端单体的复合纳滤膜,所述封端单体为N‑甲基哌嗪,所述多元胺单体为哌嗪,所述酸接收剂为三乙胺,所述多元酰氯为均苯三甲酰氯。本发明通过水相封端单体的引入,能够调控聚酰胺聚合物的生长和聚集过程,从而优化分离层孔道结构,实现膜选择性和渗透性的协同提升,获得高性能纳滤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23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059894.6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污耐氯双功能化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包括多孔超滤膜支撑层、三元聚酰胺分离层和表面修饰层。其中,表面修饰层同时含有耐污基团和耐氯基团,且二者通过共价键连接;三元聚酰胺分离层由芳香族多元酰氯、芳香族多元胺、有机偶联剂界面聚合而成,有机偶联剂的氨基一侧参与界面聚合反应与芳香聚酰胺骨架共价连接,不饱和烷烃一侧与表面修饰层中的耐氯基团共价连接,从而将分离层与表面修饰层连接在一起,并增加了聚酰胺分离层表面可供修饰的活性位点数目。表面修饰层中的两性离子和硫醚基团分别发挥耐污和耐氯作用,有效保障了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6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99853.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乳酸分离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量高强度聚乳酸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含有聚乳酸、稀释剂、成孔剂和有机溶剂的铸膜液;步骤2,在水平基底上制备连续液膜,并对其进行恒温恒湿处理;步骤3,将液膜连同基底一同浸没至纯水凝固浴中使薄膜固化,得到所述高通量高强度聚乳酸分离膜。本发明在铸膜液中引入沸点和粘度均高于有机溶剂的液体作为稀释剂,并对液膜进行恒温恒湿处理,使液膜表面聚乳酸的浓度处于适宜范围的同时诱导液膜发生全基体凝胶化,从而保证了聚乳酸分离膜的高通量和高强度,能够制备得到具有近似对称结构的高性能聚乳酸分离膜。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放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