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94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1607964.7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及用途,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dhs‑330,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846,实验证明,本发明的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发酵生产出的抑藻活性物质对海水以及淡水藻类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环境友好,能生物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3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43202.0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12N1/12 , C12N1/36 , C12N11/082 , C12N11/096 , C02F3/32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生物膜的制备及其在城市二级出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微藻的扩大化培养;(2)微藻的挂膜;(3)藻膜的驯化。本发明利用自养型微藻制备的藻类生物膜技术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与悬浮藻类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易培养收获、固定载体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并且不需要任何固定化药剂,对环境几乎不产生负面影响,在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99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92968.4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12N1/20 , C12N1/16 , C12N1/14 , C12R1/125 , C12R1/01 , C12R1/38 , C12R1/07 , C12R1/645 , C12R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基EM菌剂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红球菌培养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乳酸乳球菌培养液、芽孢杆菌dhs-330培养液、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培养液和放线菌培养液混合,得到EM菌剂母液;离心,洗涤,离心,加入生理盐水,制成EM菌剂浓缩液;加入硅藻土培养,得到藻基EM菌剂。本发明藻基EM菌剂较传统EM菌剂的优势主要有可快速激活,并能快速去除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同时为系统中的活性微生物提供吸附载体,从而显著增强了生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72707.1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芽孢杆菌DAT‑007,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tercoris)DAT‑007于2023年03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870,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tercoris,该微生物菌剂可以应用于污泥无害化处理过程,缩短了发酵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8006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99445.3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02F3/34 , C02F3/32 , C02F7/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沟渠原位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原位生态处理系统布设于海水养殖尾水的排放沟渠中,所述原位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复合生物净化滤床、推流曝气设备、生物载体组件和生态浮床;所述复合生物净化滤床设置于所述排放沟渠的两边邻近护坡的位置;所述复合生物净化滤床自水底而上设置2~4层滤床基质;所述推流曝气设备内部中空,所述推流曝气设备延水流方向设置于水面以下0.5~1m处;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耐盐植物。本发明在排放沟渠中通过激活土著微生物菌群的净污功能,并结合耐盐植物,实现对海水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去除,原位修复排放沟渠生态环境,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入海。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72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244740.9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1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水微生物絮凝剂DHS的制备方法,利用从海岸滩涂淤泥中分离筛选出的地衣芽孢杆菌dhs‑40,接种于发酵培养基获得发酵培养液,再将发酵培养液经过离心、盐析、离心、透析、干燥,制成海水微生物絮凝剂DHS。在25~35℃、溶氧条件为20%~40%条件下,培养1~2d,获得发酵培养液。将发酵培养液经过离心获得发酵上清液,发酵上清液经过盐析后,分离获得的沉淀粗提物溶解于缓冲液,再将溶液经过盐析后喷雾干燥,获得海水微生物絮凝剂DHS。本发明制备的具有高絮凝活力的专门用于海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比较理想,便于应用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603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026811.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12N11/10 , C12N11/14 , C12N11/04 , C12N1/20 , C12N1/16 , C02F3/34 , C02F3/10 , C12R1/63 , C12R1/07 , C12R1/01 , C12R1/645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海水养殖尾水的微胶囊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出的微生物胶囊菌剂包括芯材和壁材。芯材包括功能性微生物、有机营养剂和硅藻土,功能性微生物保括弧菌、微小杆菌、芽孢杆菌、海单胞菌和酵母菌;壁材包括海藻酸钙和壳聚糖。本发明中将生物相容性好、溶解性高的壁材与交联剂相互作用,将芯材包裹其中,既能够保持菌种较高的活性,又能延长菌剂的保存时间,提高微生物对环境的耐受性。在应用时,微胶囊菌剂囊壁降解释放净污菌和生物活性物质,有效发挥生物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1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85422.4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属于生物与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由下述组分组成:复合微生物50~70mL浓度在107~1010cfu/mL范围,酶10~15g,生物表面活性剂3~8g,微生物源抑藻剂5~10g,加水至100mL;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治理黑臭水体,快速、有效地提升水质、修复水生态,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3992.1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土著微生物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培养土著微生物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盐碱地土壤混悬液与营养强化剂混合,培养,得到土著微生物扩增液;(2)将营养强化剂与步骤(1)得到的土著微生物扩增液喷洒至盐碱地土壤。所述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采用直接投加到盐碱地土壤中进行原位修复的方式,无需投加外来微生物,操作流程简单,能快速降低盐碱地土壤中的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70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423013.8
申请日:2018-05-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滤膜应用于隐甲藻胞外多糖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隐甲藻胞外多糖的发酵液离心分离,经微孔滤膜过滤去除藻体,获得发酵上清液;将发酵上清液,经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后采用蒸馏水复溶,获得浓缩液;在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静置离心获得沉淀;将沉淀复溶于蒸馏水,然后置于透析袋,收集透析截留液;将透析截留液采用超滤组器进行超滤。本发明工艺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小,分离提取隐甲藻胞外多糖纯度高。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