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3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20997.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古田溪水力发电厂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气装置、使用该储气装置的抽水蓄能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储气装置包括:通过增压阀连接的多级储气空间;位于储气空间最底端的第一级储气空间储存有水和气体;第一级储气空间包括输水管路,用于将水输入到储气空间,以压缩储气空间中的气体;该系统使用储气装置中的压缩气体作为补偿水头;该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时,将下水库中的水输入第一级储气空间,储气空间中的气体被压缩,当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增压阀关闭;在发电时,第一级储气空间中的压缩气体向上水库中的水施压,当第一级储气空间中的气体压强小于预定值时,开启增压阀。利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压缩气体补偿水头来建设较高效率的大规模储能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0759.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B41/06 , F04B39/06 , F04B41/02 , F01K3/14 , F01K7/22 , F01K13/02 , F01K9/00 , F01D15/10 , F03G6/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级间余热循环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将待压缩空气输入第一级压缩侧结构进行气体压缩后,控制第一蒸汽发生器对第一级压缩侧结构压缩后的气体余热进行换热处理,依次循环操作直至最后一个蒸发器对最后一级压缩侧结构压缩后的气体余热进行换热送入气体冷却器进行冷却后存储至储气室;从储气室出来的气体通过最后一级蒸汽发生器进行再热,经过再热后的气体进入第一级透平侧结构进行透平发电,依次循环操作直至第一个蒸发器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再热后通入膨胀机最后一级透平侧结构进行透平发电。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利用换热器回收部分余热的回收率较低且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5691.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00 , H02J3/38 , F03D9/00 , F03D9/17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电化学储能的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扩稳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包含耦合电化学储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电网日前运行模型,其中,包含耦合电化学储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电化学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将电网日前运行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得到混合储能电站的日前运行计划。由此,解决了在呈现“双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压缩机较窄的输入功率范围并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的新能源并网要求的灵活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1256.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用多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调控方法,包括盐穴储气室,盐穴储气室的入口端连接多级压缩装置和第一热交换器,盐穴储气室的出口端连接多级膨胀发电装置和第二热交换装置,第一热交换器的储热液体出口端经高温罐、第二热交换装置和低温罐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的储热液体入口端;盐穴储气室和高温罐分别连接基于庞压卡材料的压力势能‑热能耦合转化装置,压力势能‑热能耦合转化装置用于在压力升高时释放热能,同时在压力降低时吸收热能。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需要进行跨月甚至跨季度储能时,通过压‑热转换装置利用多余压缩空气势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改善提升势能出力,提高系统效率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5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02816.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构建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侧的传递函数模型和三回路控制框架,构建三回路反馈的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律;利用目标数据集训练预先设置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更新增量式PID的目标控制参数,并根据目标控制参数优化增量式PID控制律,以利用优化的PID控制律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执行压缩侧功率跟踪控制动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仅根据工程经验和实验测试进行整定的PID控制参数,无法实现效率与动态性能的综合权衡与优化,降低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压缩侧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7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812379.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忠亮 , 杨振峰 , 梅生伟 , 陈来军 , 陈任峰 , 常思哲 , 唐琳 , 王志勇 , 赵金泉 , 张小龙 , 郑天文 , 崔森 , 刘满君 , 贾云鹏 , 孙建民 , 李珍 , 韩恬
IPC: H02J3/24 , G06Q50/06 , G06Q10/067 ,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00 , H02P9/10 , H02P101/15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日内在线调度方法,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日内在线调度方法包括:确定当前的待调度子时段所属的基准时段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获取所述待调度子时段中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初始储能数据、可用发电功率,并基于初始储能数据、可用发电功率所述获得针对当前时段的基准发电功率的第二约束条件;基于所述第二约束条件对所述动态规划模型进行调整,并得到所述动态规划模型输出的、对应所述待调度子时段的目标储能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储能数据控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储能。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10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1812393.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分级压缩系统,分级压缩系统包括:第一压缩部、第二压缩部和存储装置,第一压缩部具有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压缩部具有连通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存储装置内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端口构造为分级压缩系统的介质进口,第二端口选择性地与第三端口或第一腔体连通,第三端口还选择性地与第一腔体连通,第四端口选择性地与第二腔体连通,且分级压缩系统的介质出口选择性地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压缩部的工作功率小于第二压缩部的工作功率。由此,分级压缩系统能够对空气分级压缩处理,减少弃电情况的发生,并且分级压缩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以满足不同的供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97836.4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均流控制方法。该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模组;其中,每路空气压缩机模组包含有位于空气压缩机前的均流模块及位于空气压缩机后的修正模块;控制器,用于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的电网储能需求,及根据所述电网储能需求,通过控制所述均流模块控制各路空气压缩机模组的空气进气量均流输入,及通过所述修正模块调节各路空气压缩机模组输出的压缩空气量均衡输出,实现储能容量扩容,同时实现各路空气压缩机模组的进气量均衡控制及各路空气压缩机模组压缩空气量均衡输出,从而有利于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670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94708.8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青海大学 , 清华大学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的基于水压补偿的恒压非补燃式抽水耦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第一空气预热器、第二空气预热器分别与一级蓄热器、二级蓄热器相连,第一空气预热器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至气水共容空间,第二空气预热器与压缩机高压级相连;压缩机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分别接入一级蓄热器、二级蓄热器;一级蓄热器、二级蓄热器分别接入膨胀机低压级、膨胀机高压级;膨胀机低压级与大气连通,膨胀机高压级接入一级蓄热器;二级蓄热器通过第二阀门连接至气水共容空间;上库分别通过第四阀门、第五阀门接入气水共容空间、水轮机。本发明解决了高压环境下空气溶于水,压力降低后空气逸出腐蚀水轮机叶片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28826.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氢耦合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和氢储能数据;根据所述电储能和氢储能数据特性,建立电氢耦合系统混合储能的多时间尺度运行模型进行日内调峰和季节性调峰;对所述多时间尺度运行模型进行优化,建立考虑系统年运行成本以及惩罚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生成最优调度策略,进行电氢耦合系统混合储能的优化运行管理。本发明实现系统日内调峰和季节性调峰多场景需求,并考虑储能间的能量交互,以避免系统消纳水平低和储能利用率低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