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紫外发光闪烁体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610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3163.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紫外发光闪烁体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紫外发光闪烁体纳米材料为Ce3+/Gd3+共掺杂的LiLuF4纳米晶,可通过高温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该材料在X射线激发下具有优异的Ce3+紫外发光(300‑350 nm),可用作辐射闪烁发光的理想基质材料;并且,该材料可通过Gd3+和Ce3+的能量传递作用,显著提升X射线激发的紫外发光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在分子光激活领域的应用,利用X射线激发的紫外发光激活前体分子释放一氧化氮。因此,该闪烁体纳米材料具有高效紫外发光、形貌可控性、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辐射探测、光化学反应、X射线诊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蛋黄-蛋壳型UCNP@MgSiO3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017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85537.9

    申请日:2019-07-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黄-蛋壳型UCNP@MgSiO3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将上转化纳米粒子(UCNP)包覆二氧化硅壳层(UCNP@SiO2),以及通过水热方法将UCNP@SiO2刻蚀得到UCNP@MgSiO3。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可控性强,同时拥有良好的重复性,纳米粒子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特殊的纳米花状蛋黄-蛋壳结构相较于其他普通核壳结构的介孔硅材料具有更高的负载效率,且可为粒子与负载小分子间的主-客体反应提供场所。该纳米材料可搭载的光敏剂及药物、成像分子等,有望在药物的靶向治疗及生物传感、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实现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一步结合,展现出广阔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应用前景。

    一种硒化钴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91105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36165.9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钴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是将含硒化合物和钴盐加入到溶剂中,室温剧烈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倒入反应釜,于180℃下加热反应10~20小时,得到的沉淀离心、洗涤后加入到含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经过超声、搅拌得到稳定剂修饰的水溶性硒化钴纳米材料。本发明硒化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能耗低且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度均匀、分散性好,可作为光声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在肿瘤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硒化钴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9110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6165.9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9/04 C01P2004/04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钴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是将含硒化合物和钴盐加入到溶剂中,室温剧烈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倒入反应釜,于180℃下加热反应10~20小时,得到的沉淀离心、洗涤后加入到含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经过超声、搅拌得到稳定剂修饰的水溶性硒化钴纳米材料。本发明硒化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能耗低且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度均匀、分散性好,可作为光声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在肿瘤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疏水磁性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36433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34003.7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磁性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疏水磁性介孔微球制备过程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反应,以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在磁性无机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上掺杂疏水基团的具有有序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材料;(2)再通过溶剂萃取除去表面活性剂,得到疏水磁性介孔微球。本发明制得的疏水磁性介孔微球具有良好的核-壳形貌,磁场感应性好,特异性强,在蛋白质组学等领域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微生物保藏方法及冻干保护剂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7801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90161.5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保藏的新方法,通过负载材料玉米秸秆生物炭YBC‑500对微生物进行负载的同时利用冻干保护剂(配方为脱脂奶粉3.56 g,海藻酸钠3.01 g,丙三醇2.37 mL,水100 mL)对微生物进行二次保护,使得在冷冻真空干燥后微生物的存活率大大增加,达到了87.65%,微生物菌群组成在保藏前后仍然保存完好,同时保证了微生物菌群的降解天然橡胶的功能在保藏后复苏仍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因此本发明为微生物菌群的保藏提供了一种新的保藏方法和材料以及一种新的保藏思路。

    一种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67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61428.8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肾清除性稀土荧光探针包括稀土离子配合物或者其标记的可激活型智能纳米探针。该稀土离子配合物具有长寿命荧光,利用时间分辨技术可克服生物自荧光背景干扰,基于其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和肾清除特点,通过尿液荧光分析评估其肾清除情况可实现活体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发展监控;并且,该稀土离子配合物可包埋于可降解硅球中构建可激活型智能纳米探针,其在活性氧特异性激活下释放肾清除性稀土离子配合物,从而实现活体肝损伤的高灵敏尿液诊断。该稀土荧光探针具有无背景荧光、灵敏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通过体外尿液检测实时分析体内疾病信息。

    一种中空碳化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21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1261589.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碳化钨(WC)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将SiO2纳米粒子经表面氨基修饰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在其表面包覆盐酸多巴胺及磷钨酸,以形成SiO2@PTA/DA,再将其经高温煅烧,氟化氢铵处理去除SiO2后,得到尺寸均一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将所得中空WC纳米粒子进行表面透明质酸(HA)修饰,可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肿瘤细胞的功能。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及可控性强,同时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并克服了传统碳化钨纳米材料高温合成过程中易团聚烧结的问题,所得透明质酸修饰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可作为良好的纳米载体有效搭载成像及药物小分子等,有望在肿瘤靶向治疗及生物传感、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中空碳化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21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1589.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碳化钨(WC)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将SiO2纳米粒子经表面氨基修饰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在其表面包覆盐酸多巴胺及磷钨酸,以形成SiO2@PTA/DA,再将其经高温煅烧,氟化氢铵处理去除SiO2后,得到尺寸均一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将所得中空WC纳米粒子进行表面透明质酸(HA)修饰,可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肿瘤细胞的功能。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及可控性强,同时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并克服了传统碳化钨纳米材料高温合成过程中易团聚烧结的问题,所得透明质酸修饰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可作为良好的纳米载体有效搭载成像及药物小分子等,有望在肿瘤靶向治疗及生物传感、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株绿产色链霉菌及其在降解天然橡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40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683883.X

    申请日:2023-06-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绿产色链霉菌FZUW‑1及其在降解天然橡胶中的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绿产色链霉菌(Streptomyes viridochromogenes),该菌株已于2023年3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6909。绿产色链霉菌FZUW‑1能以天然橡胶作为碳源,在橡胶表面进行生长,从而氧化天然橡胶的碳链,使天然橡胶的碳长链被破坏,达到降解天然橡胶的目的。本发明为微生物降解天然橡胶提供了菌株资源以及新的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