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78115.0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昌邑市矿产资源服务中心
IPC: G06F30/27 , E21D9/10 , G06F18/27 , G06F18/10 , G06F16/25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9 , G06N3/048 , G06F111/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掘进机施工领域,提供了基于TBM运行参数的风险动态评估方法,包括:获取TBM运行参数数据,利用TOPSIS法对每个循环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生成对应的评价分数;构建并训练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以TBM的掘进速度、刀盘扭矩和总推进力作为输入,评价分数作为输出;构建并训练第二个神经网络模型,三个特征的未来值作为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将第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的未来值输入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中,以实时动态输出TBM的围岩适应性评价分数;本发明能够对TBM的掘进速度、刀盘扭矩和总推进力进行实时预测,并据此输出动态的围岩适应性评价分数,以实现施工方案的自适应调整,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75776.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 , G06V10/20 , G06V10/25 , G06V10/30 , G06V10/46 , G06V10/54 , G06V10/77 , G06V10/82 , G01V11/00 , G01N25/00 , G01N33/24 , G01N23/22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蚀变带检测与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不良地质前兆特征识别领域,包括:通过数值模拟获取地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数据,生成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图像;对空间分布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图像;从预处理图像中提取蚀变带特征;基于监督学习方式,通过蚀变带特征训练卷积神经网络,获得蚀变带检测模型;通过蚀变带检测模型对实际蚀变带数据进行识别,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检测蚀变带的位置、范围和特征,为地质勘查、隧道工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9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87550.0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7/01 , G06Q10/20 , G06Q50/08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隧道维护时间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的本构模型;其中,本构模型包含钢筋锈蚀质量损失;根据本构模型构建失效概率方程;获取隧道的服役时间,将钢筋锈蚀质量损失的偏差因子赋予一个正态分布的先验概率分布,根据失效概率方程,确定隧道维护时间;获取隧道的实时数据,根据先验概率分布,利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将偏差因子更新,获得偏差因子的后验分布,根据后验分布更新失效概率方程,根据更新后的失效概率方程重新计算隧道维护时间。本发明能够精准确定隧道维护时间,能够根据隧道维护时间及时维护隧道,从而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82552.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8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空洞裂纹病害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内部的地质信息数据;地质信息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检测结果;其中,检测结果包含空洞和裂纹的数量、大小及形状参数;检测结果输入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输出隧道的安全性评估分数;通过修正系数更新安全性评估分数,获得更新后的安全性评估分数。本发明能够解决隧道安全性评估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高安全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7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1555403.7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层状岩体在雨水渗透下的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模拟箱体、雨水喷淋机构、施力千斤顶、百分表、滤网和集水槽;模拟箱体置于支撑框架内,模拟箱体内设有层状岩体;雨水喷淋机构包括置于层状岩体顶部的渗水箱和与渗水箱连通的进水管;施力千斤顶的底座安装于支撑框架上,其活塞杆向下指向渗水箱;百分表上杆固定于支撑框架上,测头指向层状岩体;滤网支撑于层状岩体的底部;集水槽设置于滤网的下方。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通过模拟雨水的渗透来实现野外雨水对层状岩体的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渗透带出来的固体岩石质量,从而建立不同抗压强度与试样遭遇水土流失后的质量关系,为野外岩土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79932.0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N3/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软岩大变形风险分级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软岩变形预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复杂艰险山区隧道软岩的基础数据;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强度应力比;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强度应力比构建复杂艰险山区隧道软岩大变形的风险评估指标;将所述风险评估指标输入WOA‑CNN‑LSTM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大变形风险等级;所述WOA‑CNN‑LSTM模型是利用鲸鱼算法对CNN‑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确定的;所述WOA‑CNN‑LSTM模型包括指标输入层和等级输出层,形成多对一输入的预测结构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隧道软岩大变形风险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53224.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数值仿真的TBM卡机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隧道掘进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数值仿真技术,构建卡机数值样本库;基于所述卡机数值样本库利用CNN和Transformer,建立卡机预测模型;利用卡机预测模型,实现对TBM卡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本发明实现了对TBM卡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减轻或避免卡机现象的发生,提高了TBM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0383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770673.5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以及桥梁,属于桥梁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位移传递组件、滑块和光纤光栅,壳体用于固定设置在桥墩柱体上,且位于支座的上支座板的下方;位移传递组件位于壳体内,上端倾斜向上伸出壳体,并且与上支座板相接;滑块与位移传递组件的下端连接,能够在位移传递组件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滑动;光纤光栅沿上下方向设置,上端与壳体固定连接,下端与滑块相接;其中,在支座发生偏转时,上支座板带动位移传递组件摆动,使位移传递组件推动滑块移动,以使光纤光栅产生应变。本发明由于在桥墩柱体上安装了上述传感器,可以在支座的有限测量区间和测量空间内实现实时监测支座倾角,且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97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699425.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nventor: 项宝 , 赵维刚 , 张子航 , 张骞 , 张中安 , 于德涌 , 欧飞奇 , 丁先立 , 吴居洋 , 刘永祥 , 梁岩 , 王冉 , 昝子卉 , 叶亮 , 李潇 , 何晟亚 , 刘春杰 , 李恒一 , 周前 , 张文奇 , 彭潭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试验接口结构及装配式接头压力防水测试试验系统,包括外模、内模和进水管;外模为刚性构件,具有多个拼接体,多个拼接体依次拼接形成筒状的外模中筒,每个拼接体的顶端向外翻折形成外模帽檐;内模为柔性构件,内模具有插设于外模中筒中的内模中筒,内模中筒的顶端向外翻折形成环状的内模帽檐,内模帽檐贴合于外模帽檐的上表面,内模中筒的侧壁开设有与自身内腔连通的进水口,内模中筒底端封闭,顶端形成注水口;进水管贯穿拼接体,且对接于进水口。本发明提供的防水试验接口结构及装配式接头压力防水测试试验系统,保证与接头试件对接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也不会影响接头试件的变形,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59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81104.1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体监测系统、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该系统包括:微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装置、显示报警装置;分析装置用于根据对微震传感器采集、数据采集器处理得到的各个微破裂信号进行反演分析,确定岩体宏观破裂的发展趋势;其中,发展趋势包括破裂将形成的巨石的基本物理参数、位置信息以及巨石的趋势走向;根据基本物理参数确定巨石重量与巨石下边缘距隧道拱顶的围岩重度的比值;根据比值、位置信息、夹角,确定岩体的稳定性评分;显示报警装置用于根据稳定性评分进行相应等级的预警。通过根据微破裂信号分析岩体的稳定性评分,能够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实时获取巨石的状态,预测掘进过程的巨石垮塌风险,保障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