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

    公开(公告)号:CN10555192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036029.4

    申请日:2016-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包括一个阴极、慢波结构、能量输出耦合器以及一个终端匹配器,其中能量输出耦合器为一个三端口元件,阴极产生的带状电子注,从带状电子注入口进入能量输出耦合器,然后从慢波结构连接口输出到慢波结构,产生太赫兹辐射源信号,在终端匹配器反射后,再经过慢波结构,回到能量输出耦合器中,最后,通过太赫兹辐射源信号输出端口输出。本发明具有超宽调谐工作、瓦量级的大功率;起振条件很容易被满足,对于电子注的电流密度要求较低;输出太赫兹辐射源信号稳定,频谱纯净;工作电压低、小型化、易于加工和装配等特点。

    回旋管开槽开放谐振腔

    公开(公告)号:CN101299479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44678.4

    申请日:2008-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旋管开槽开放谐振腔,其特点是该谐振腔(1)的内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轴向槽(2)以切断竞争模式的角向壁电流;或者在谐振腔(3)的内壁上开设角向槽(4),以切断竞争模式的纵向壁电流。当工作模式为非轴对称模式时,在工作模式角向壁电流为零的地方开设轴向槽。轴向槽(2)的宽度较波长λ小得多,轴向槽(2)的深度为0<D<λ/2,D为槽的深度,λ为工作波长;角向槽(4)的宽度较波长λ小得多,角向槽(4)的深度为0<D<λ/2,D为槽的深度,λ为工作波长。

    一种带状线式准微带非可逆器件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7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5294.7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状线式准微带非可逆器件及其实现方法,属于微波领域。所述带状线式准微带非可逆器包括下端陶瓷环旋磁铁氧体一体品、中心导体、上端陶瓷环旋磁铁氧体一体品、匀磁片及永磁体。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状线式准微带非可逆器件的实现方法,两片陶瓷环旋磁铁氧体一体品的非镀层面与中心导体之间通过胶体粘接、匀磁片与永磁体之间通过胶体粘接,下端陶瓷环旋磁铁氧体一体品镀层面与中心导体的三个引脚通过焊锡焊接、上端陶瓷环旋磁铁氧体一体品的镀层面与匀磁片之间通过焊锡焊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便于集成。

    一种视频移动目标的追踪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937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1579112.8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移动目标的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主设备视频图像进行处理;S2.选定追踪目标,建立卡尔曼滤波器模型;S3.通过计算卡尔曼滤波器输出预测位置,判断是否存在遮挡;S4.若无遮挡,建立Meanshift模型,建立搜索窗口像素点颜色值的直方图并归一化,以卡尔曼滤波输出预测位置为起始位置进行Meanshift算法迭代,输出目标位置;S5.存在遮挡,则将预测位置及遮挡信息向辅助视觉观测设备传输,辅助设备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确定追踪目标的移动方向并传输主设备;主设备更新卡尔曼模型参数,输出预测的目标位置;S6.判断视频是否结束;S7.结束追踪,输出最终目标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移动目标的追踪方法,提高追踪目标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一种多源信号辅助定位的车载跟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4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2392.1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源信号辅助定位的车载跟瞄系统及方法,属于光电跟踪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激光测距器、车载云台摄像机、第一编码器、接口通讯模块、综控计算机、显示器、数据采集器、伺服控制器、第二编码器、伺服云台、激光瞄准确认器。本发明通过车载云台摄像机识别和捕捉目标,确认跟踪目标后通过激光测距辅助定位,结合车载云台摄像机上的编码器数据通过定位解算后伺服控制器接收定位解算信号将伺服云台瞄准视轴中心对准目标中心。转台带有激光瞄准确认器,通过车载云台摄像机确认激光光点和目标的匹配,反馈确认信号实行下一步目标任务。本发明反馈机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自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动态环境中不断调整以实现精准瞄准。

    一种圆波导TE02模式低损耗直角转向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18040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5981.4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波导TE02模式低损耗直角转向波导,属于微波传输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两个模式变换器、两个移相段以及一个平面反射镜五个部分组成,首先将圆波导TE02模式通过第一模式变换器转换成TE0n混合模式,转换后的TE0n混合模式经过第一移相段,使TE0n混合模式中的各个模式的相位差为零,让其在反射镜处汇聚到一起,从而减少损耗,再通过在45°平面镜处进行反射改变方向,最后经过第二移相段后并在第二模式变换器中将TE0n混合模式转换成TE02模式,第二个模式变换器的作用和第一个模式变换器作用相反,第二个相移段的作用和第一个相移段相反。实现圆波导微波TE02模式在传输方向改变90°的情况下仍可以远距离、低损耗传输。

    一种高功率微波低损耗稳态模式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326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524479.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微波低损耗稳态模式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能够实现矩形波导TE10模式到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的方圆过渡组件和能够实现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成圆波导TE01模式的同心弯曲波导组件,方圆过渡组件和同心弯曲波导组件外侧设置有用于冷却的水冷组件,同心弯曲波导组件内部的同心弯曲波导腔体内壁轮廓结构为同心弯曲曲线结构。通过TE11‑TE01的转换效率达到99.91%的同心弯曲波导腔体内部轮廓线,使圆波导TE11模式到圆波导TE01模式进行高效变换,并使得波导输出端中心和输入端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在转换装置的外部设计了通过水流进行主动冷却的水冷组件,移除了转换装置高功率长期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保证了高功率微波的稳态传输。

    一种基于滤波算法的图像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4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3139.2

    申请日:202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波算法的图像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视频图像进行处理获取逐帧图像信息;S2.读取图像帧信息,从相关帧图像中设定初始搜窗口,确定目标跟踪的对象;S3.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目标进行粗跟踪;S4.利用KCF_DCF目标跟踪算法求取每个划分区域粒子滤波的位置及尺度响应;S5.将区域响应结果进行判断比较,通过加权响应系数L进行阈值判断,若大于设定阈值则执行步骤S6,若小于阈值则执行步骤S7;S6.若大于阈值则直接输出定位结果作为最终结果;S7.若小于阈值则判定为遮挡区域并对未遮挡区域粒子进行卡尔曼滤波预测,将预测结果作为目标定位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滤波算法的图像跟踪方法,解决遮挡问题并提升目标跟踪系统的鲁棒性。

    一种高功率微波低损耗稳态模式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32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4479.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微波低损耗稳态模式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能够实现矩形波导TE10模式到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的方圆过渡组件和能够实现圆波导TE11模式变换成圆波导TE01模式的同心弯曲波导组件,方圆过渡组件和同心弯曲波导组件外侧设置有用于冷却的水冷组件,同心弯曲波导组件内部的同心弯曲波导腔体内壁轮廓结构为同心弯曲曲线结构。通过TE11‑TE01的转换效率达到99.91%的同心弯曲波导腔体内部轮廓线,使圆波导TE11模式到圆波导TE01模式进行高效变换,并使得波导输出端中心和输入端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在转换装置的外部设计了通过水流进行主动冷却的水冷组件,移除了转换装置高功率长期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保证了高功率微波的稳态传输。

    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

    公开(公告)号:CN10555192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6029.4

    申请日:2016-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包括一个阴极、慢波结构、能量输出耦合器以及一个终端匹配器,其中能量输出耦合器为一个三端口元件,阴极产生的带状电子注,从带状电子注入口进入能量输出耦合器,然后从慢波结构连接口输出到慢波结构,产生太赫兹辐射源信号,在终端匹配器反射后,再经过慢波结构,回到能量输出耦合器中,最后,通过太赫兹辐射源信号输出端口输出。本发明具有超宽调谐工作、瓦量级的大功率;起振条件很容易被满足,对于电子注的电流密度要求较低;输出太赫兹辐射源信号稳定,频谱纯净;工作电压低、小型化、易于加工和装配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