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7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85988.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天翠 , 查荣瑞 , 周正 , 王忠军 , 胡圣 , 魏屹坤 , 王英才 , 赵培双 , 陈豪 , 普中勇 , 杨关发 , 雷明军 , 简云忠 , 刘海波 , 段必辉 , 熊少凯 , 安可君 , 陈丽雯 , 李金洁 , 夏一丹 , 王玥 , 樊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生藻自动采集与处理装置,包括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采样容器、过滤容器和加药容器,所述采样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过滤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加药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采样支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药剂注射器,所述药剂注射器用来为所述加药容器准确地添加药剂,所述药剂注射器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容器连通。通过自动冲洗的多次运行,解决了手动采样可能将着生藻残留、破坏等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等问题,震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样,提高了着生藻定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91010.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金属构筑物表面的淡水壳菜采集装置及方法,涉及淡水壳菜采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长直金属套,第一长直金属套内嵌设有第一磁铁;微动金属套内嵌设有第二磁铁,多个微动金属套首尾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第二长直金属套,相邻的两个微动金属套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刮刀组件,微动金属套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移动轨道,相邻的两个微动金属套上的移动轨道位置对应,刮刀组件能够沿多个移动轨道移动。本申请工作时,只需网兜框架到达淡水壳菜的位置即可,不要求操作人员能够触及淡水壳菜,通过加装连杆组件扩大淡水壳菜的采集、清除范围,提高了淡水壳菜采集、清除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86402.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藻类密度、生物量与叶绿素a的快速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不同种属的藻类构建细胞体积模型、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藻类目标检测模型和研发群体性藻类细胞统计算法;基于显微镜图像,检测藻类种属细胞并且统计细胞个数;结合相机拍摄视野数和样品分析流道体积,计算藻类密度;基于藻类种属和它的细胞个数,结合藻类细胞体积模型,计算藻类生物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结合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计算叶绿素a含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和藻类密度,计算当前样品藻类的优势种属。通过离线建模和在线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基于显微镜图像下的藻类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的快速计算与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22598.8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游生物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采样容器的浮游生物浓缩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支架,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三固定环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沉降浓缩瓶,沉降浓缩瓶通过圆环可拆卸连接有样品瓶,样品瓶通过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支架可拆卸连接,沉降浓缩瓶外壁的下部开设有半圆开口,半圆开口内嵌设有用于防止沉降浓缩瓶内的水流出的防水硅胶封条,防水硅胶封条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沉降浓缩瓶内部进行分隔的隔水插板,半圆开口上方的沉降浓缩瓶的外壁上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用于防止沉降浓缩瓶内的水流出的单向阀,单向阀伸出沉降浓缩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双通道头。本发明不仅减少了手工的操作,还有效提高了沉淀物浓缩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8941.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水电站监测的水下机器人工作浮台,涉及水利工程智能巡检设备领域包括:浮台,浮台下方设置有多个浮筒,浮筒之间形成一侧开口的平台中轴水道,储藏柜设置于浮台上,储藏柜内限定有能够容纳水下机器人和脐带电缆线轴的容纳腔,起吊机构设置于浮台上,起吊机构能够在容纳腔和平台中轴水道之间吊装水下机器人,脐带电缆限位器设置于浮台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储存、起吊、操控、维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下机器人工作平台。浮台与永久拦污漂相固定并通过浮筒漂浮于水面上,大大减少了自水电站坝顶下吊入水因高空作业而带来的繁琐性和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30389.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生叶附生藻类的分离纯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采集的高等植物叶片上选择3‑5个点,在每个点刮取藻落,加入蒸馏水中,室温放置超过2h,震荡,得到悬浮藻液;稀释后,涂布到BG11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然后室内培养,直至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单藻落;按照每间隔一个孔接种一次的方式,接种到加入BG11液体培养基的96孔板中,然后室内培养,直至每个孔中的藻长到肉眼可见的绿色;将每个孔中的藻液转移至加入BG11液体培养基的12孔板中,然后室内培养,直至每个孔中的藻长到绿色,每一个孔内即为一株分离纯化的藻株。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批量操作分离纯化气生叶附生藻类,简单、便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686402.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藻类密度、生物量与叶绿素a的快速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不同种属的藻类构建细胞体积模型、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藻类目标检测模型和研发群体性藻类细胞统计算法;基于显微镜图像,检测藻类种属细胞并且统计细胞个数;结合相机拍摄视野数和样品分析流道体积,计算藻类密度;基于藻类种属和它的细胞个数,结合藻类细胞体积模型,计算藻类生物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结合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计算叶绿素a含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和藻类密度,计算当前样品藻类的优势种属。通过离线建模和在线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基于显微镜图像下的藻类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的快速计算与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2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0885988.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天翠 , 查荣瑞 , 周正 , 王忠军 , 胡圣 , 魏屹坤 , 王英才 , 赵培双 , 陈豪 , 普中勇 , 杨关发 , 雷明军 , 简云忠 , 刘海波 , 段必辉 , 熊少凯 , 安可君 , 陈丽雯 , 李金洁 , 夏一丹 , 王玥 , 樊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生藻自动采集与处理装置,包括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采样容器、过滤容器和加药容器,所述采样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过滤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加药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采样支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药剂注射器,所述药剂注射器用来为所述加药容器准确地添加药剂,所述药剂注射器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容器连通。通过自动冲洗的多次运行,解决了手动采样可能将着生藻残留、破坏等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等问题,震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样,提高了着生藻定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828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460822.1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构筑物的淡水壳菜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水下构筑物图像;将所述待监测水下构筑物图像输入淡水壳菜计数模型,获取淡水壳菜密度图像,其中所述淡水壳菜计数模型通过包含标注淡水壳菜的水下构筑物图像数据训练得到,所述淡水壳菜计数模型采用深度学习网络构建;将所述淡水壳菜密度图像结合立体视觉原理,获取所述待监测水下构筑物图像中淡水壳菜的个数、覆盖度指标、单位重量和生物量指标。本发明监测的数据较全面,为全面了解水下构筑物上淡水壳菜的附着情况提供了翔实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45506.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淡水壳菜等污损生物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水电站水下淡水壳菜监测预警装置与技术。公开一种淡水壳菜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基质板,连接在拦污栅上,被配置为供淡水壳菜附着;基准单元,固定在基质板表面,被配置为对水下机器人的视觉识别单元定位;其中,水下机器人通过基准单元获取与基质板之间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水下机器人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矫正,以使得视觉识别单元与基质板表面对应匹配。本发明能够实现将基质板布置在拦污栅上供淡水壳菜附着生长,并利用基准单元对基质板进行定位,使得水下机器人上携带的视觉识别单元每次获取基质板表面信息时,视觉识别单元与基质板处于一特定距离和角度,从而取得准确的监测数据,实现淡水壳菜预警的监测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