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33427.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商业信息技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水质预测方法。所述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位置设置水质自动站,以获取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根据待预测河流段内设置的多个水质自动站,将待预测河流段划分为多个子预测段;通过预设的动态分组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和当前多个子预测段的水流数据,对多个子预测段进行预测分组以得到由多个预测分组组成的预测组别方案;通过预设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以及预测分组当前的水流数据,级联式的对预测组别方案的每个预测分组的水质数据进行预测。本申请能够更精确的对河流水质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333394.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历史遗留矿区地表水环境治理界限及阈值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历史遗留矿区地表水环境资料;S2:搭建地表水环境数学模型;S3:制定典型情景方案并进行水质达标距离模拟;S4:基于典型情景方案设置污染物河流达标断面;S5:基于地表水环境数学模型计算河流污染控制断面污染负荷;S6:设置河流污染控制断面阈值。本发明构造了历史遗留矿区地表水环境治理界限及阈值的确定方法,设置河流缓冲区,将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有机衔接。通过确定地表水治理界限及明确河流断面管控阈值,合理利用河流纳污能力,减少过度控污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84529.6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质年均值限值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核定区域内连续N个年份的年降雨量及各年份的逐月降雨量,筛选出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降雨量及核算逐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占比;将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降雨量按照逐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占比进行分配,获得模拟构造预设保证率最枯年逐月设计水文流量,在该设计水文条件下核算水质污染物浓度年均值;以水质污染物浓度年均值达标为约束条件,估算核定区域各类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该方法以年均值达标的方式反推水环境容量,更加适合当前水环境质量考核体系,且能够避免依据当前90%保证率最枯月或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小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造成治污投入成本偏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76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69720.6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质提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树脂分离富集装置,包括:吸附柱,所述吸附柱用于吸附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质;进水管,所述吸附柱上方设置有进水管;电磁节流阀,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电磁节流阀;出水管,所述吸附柱下方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进水管对齐,所述出水管同样采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吸附柱中的树脂的使用情况以便进行后续系统调整的检测装置。相比现有的淡水有机质分离富集装置,安装有检测装置,利用检测装置的两个PH传感器对淡水进行有机质分离富集之前以及富集之后PH值的检测,以此判断树脂是否饱和,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树脂,避免生产过程中有物料与时间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9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82288.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淤泥监测领域,为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泥沙含量检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包括水流管道、传感器系统和测控系统,传感器系统固定在水流管道上,传感器系统和测控系统电连接;水流管道的上下面上分别设有传感器座a与传感器座b;传感器系统包括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固定在传感器座a与传感器座b;测控系统包括系统电源模块、超声波电源模块、超声波信号发送电路、超声波信号接收电路、存储单元和CPU处理单元。本发明通过从在水流管道中的一侧向另一侧发射超声波,接收通过含有泥沙的水后幅度衰减的超声波,测出与泥沙密切相关的超声声速和超声频率衰减,可以精确测量出泥水的密度及泥水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6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476574.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7/12 , G01N21/64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荧光指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站点的样品,并获取对应站点的样品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选取吸收光谱在254nm和365nm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作为陆源芳香性组分的相对浓度以及水体CDOM的相对浓度,分别定义为a254和a365;根据三维荧光平行因子解析法从三维荧光光谱中划定各个荧光组分的波长范围;根据陆源芳香性组分的荧光强度、水体CDOM的荧光强度以及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建立端元值指标;从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有效指标,根据有效指标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不同来源的贡献值。本发明通过从预设的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一套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有效指标,能够实现对不同来源水体贡献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76574.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7/12 , G01N21/64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荧光指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站点的样品,并获取对应站点的样品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选取吸收光谱在254nm和365nm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作为陆源芳香性组分的相对浓度以及水体CDOM的相对浓度,分别定义为a254和a365;根据三维荧光平行因子解析法从三维荧光光谱中划定各个荧光组分的波长范围;根据陆源芳香性组分的荧光强度、水体CDOM的荧光强度以及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建立端元值指标;从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有效指标,根据有效指标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不同来源的贡献值。本发明通过从预设的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一套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有效指标,能够实现对不同来源水体贡献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39079.4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定河流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核定评价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通过扣除跨界断面超标或达标来水水质的影响,计算指定河流区域内真实水质污染物浓度C考*,按照C考*=(Q考C考‑βQ跨C跨)/(Q考‑Q跨)计算C考*,将C考*与C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真实水质是否超标,若C考*>C阈值,则判定真实水质环境超标,其中C考*越大,则该区域污染贡献率越大,治理力度应增大且需优先治理;若C考*≤C阈值,则判定真实水质环境达标,其中C考*越小,则该区域水质环境越好。该方法以水资源量代替实测难以获取的流量,数据易获取,计算简便,且能够对指定区域真实水质质量或污染贡献大小进行评价,能够实现河流污染的定向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3427.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商业信息技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水质预测方法。所述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位置设置水质自动站,以获取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根据待预测河流段内设置的多个水质自动站,将待预测河流段划分为多个子预测段;通过预设的动态分组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和当前多个子预测段的水流数据,对多个子预测段进行预测分组以得到由多个预测分组组成的预测组别方案;通过预设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根据待预测河流段的起始水流数据以及预测分组当前的水流数据,级联式的对预测组别方案的每个预测分组的水质数据进行预测。本申请能够更精确的对河流水质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4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33394.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历史遗留矿区地表水环境治理界限及阙值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历史遗留矿区地表水环境资料;S2:搭建地表水环境数学模型;S3:制定典型情景方案并进行水质达标距离模拟;S4:基于典型情景方案设置污染物河流达标断面;S5:基于地表水环境数学模型计算河流污染控制断面污染负荷;S6:设置河流污染控制断面阙值。本发明构造了历史遗留矿区地表水环境治理界限及阙值的确定方法,设置河流缓冲区,将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有机衔接。通过确定地表水治理界限及明确河流断面管控阙值,合理利用河流纳污能力,减少过度控污的投入。
-
-
-
-
-
-
-
-
-